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两个“基本国策”一起抓,实现人地之间的动态平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他进一步指出:“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一论述是我们今后开展土地管理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要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做到两个“基本国策”同时抓,即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千方百计提高土地人口承载量;另一方面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辉 《实事求是》2000,(6):35-37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包袱 ?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会不会在向西部转移时出现断裂层 ?西部大开发要深入 ,新疆的关键问题在哪里 ?所有这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呈逆向运动的经济现象给我们新疆人的启示新疆要实施大开发战略 ,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新疆有着丰富的蕴藏 ,应当有效利用。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要素的资源 ,其相对地位已随着对发展贡献度的高低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 ,新疆实施大开发战略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寻求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遵循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过程,倡导在物流不断循环作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一次革命,它强调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     
国家严控未利用土地开发 国土资源部日前强调,今后土地开发整理在有效补充土地资源同时,将严格控制未利用土地开发。 据悉,任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将要求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加大生态退耕地区基本农田的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保护生态环境。要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永红 《求实》2004,(8):56-58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两种路径 :一是以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 ;二是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经济增长在以物质资源为主的时代总体上具有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而在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时代 ,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不同于物质资源的一些特性 ,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土地利用是其.目前所涉及的最敏感也是最直接的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讲,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办法是尽早进行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需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具有良好地溶解社会矛盾和自我创新的内在机理,但要使之更加有利于发展农村和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支持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还需要明晰农民集体和个体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强化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组织配置和收益处置上的功能,以及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变动的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王爱党 《党史博采》2007,15(9):17-1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具有良好地溶解社会矛盾和自我创新的内在机理,但要使之更加有利于发展农村和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支持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还需要明晰农民集体和个体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强化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组织配置和收益处置上的功能,以及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变动的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福州市土地资源开发仍存在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偏低等一些问题,立足福州市土地资源开发实践,应从统筹布局、推进更新、市场优化、政策调节、模式创新、建立制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举措,提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高效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形势十分严峻,土地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异常突出。除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外,造成有关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它是以牺牲土地资源数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代价,走的是以掠夺开发、粗放经营、低效浪费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不...  相似文献   

11.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陈云的生态文明观蕴涵着统筹兼顾思想:正确处理控制人口规模与经济建设关系;森林、土地和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保护,促进生态资源环境的永续开发利用等。陈云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涛 《新长征》2008,(4):32-32
要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着力开发和推广有利于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使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要在转变发展观念上做足文章.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义乌——驰名中外的国际商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改革开放的春风, 滋润了义乌这块神奇的土地,成千上万的义乌人走出田头,涉足商品市场,用拨浪鼓奏响了市场经济的进行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4年,义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2亿元,经济连续27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义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一个人们日渐耳熟能详的新词条。它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牛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凯 《求是》2005,(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  相似文献   

16.
于万臣 《奋斗》2002,(4):38-3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发显现出来。因此,以调整土地供求关系、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步加以完善,农地制度的产生是人们对土地资源争夺性使用达到均衡的结果,它有利于社会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玉屏侗族自治县从1985年以来,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开发为龙头,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全县相继建立起瘦肉型猪、大板栗、柑桔、杂稻种、网箱养鱼、蕌头等商品基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建设步伐。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开发前1984年的4582.77万元上升到1994年的19599万元,增长了3.2倍,财政收入由1984年的274.4万元上升到1994年的1459.8万元.增长了4.3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984年的278元上升到1994年633元,增长了1.2倍。 几年来,玉屏自治县在运用科学技术,加快县域经济建设时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立足本地资源。玉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有利于发展科技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一、贵州优势资源及障碍因素分析 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类型多,藏量大,而且质量、分布、组合及开发条件都相当优越,便于形成相互配套的资源开发体系。 1、优势资源分析 (1)类型复杂的土地资源与生物资源相结合,便于农业的多种经营、综合开发,为轻工业提供较丰富的原材料。 (2)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和富足的水能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煤电互济,水火互补,协调发展的能源优势。 (3)富集的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发展材料工业及其加工工业,特别是发展高能耗的冶金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0,(12)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涉及现代化建设各个主要方面的战略举措,是与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城镇化等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相辅相成的全局性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的战略保障,是全社会各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战略综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有利于从战略上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开发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个亮点。但是 ,旅游业在给新疆这个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给新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挑战。要坚持以人为本 ,处理好新疆经济发展与开发新疆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新疆经济增长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 ,使新疆的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