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诸多困境,集中表现为治理“缺位”:农民参与村务治理“边缘化”、农村协商民主缺位及乡村治理制度规范缺失等。这不仅有悖于基层民主自治初衷,亦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人民当家做主的完整程序和制度链条,强调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在场”性、全过程性、有效性,并秉持协商原则,确保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全过程在场”。由此观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有效嵌入乡村治理过程,通过构建“两化三治”路径,即在坚持乡村民主治理政治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下,构建以公共理性加强德治、以行动赋权推动自治、以制度规范保障法治的乡村多元治理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激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价值,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郝堂村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3.
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在实践中将民主贯穿于每一个环节,重在强调全过程,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要求。以此来看,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两个环节恰恰在实践中无法保障民主的充分实现,为此需要嵌入协商民主机制。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神要义上,它要求在民主实践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村民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村庄治理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此而论,村民自治由于常常受村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以及受村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差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实现村民的当家作主,因此需要用“权责清单”来合理划分乡村关系、两委关系并且用“微自治”机制来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由此才能优化村民自治制度,从而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村民自治中得以彻底执行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卢国祥 《人民政坛》2023,(12):12-13
<正>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实践。近年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以新时代基层民主探索实践,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老区答卷”,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触。11月30日至12月1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八闽采访活动走进龙岩市上杭县、连城县,探访全过程人民民主“闽西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发展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优势的体现和治理效能的发挥,都与“全”的特征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全”的要求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一种复合结构,要素的完整、结构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结合恩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合力效应,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要求。这个“全”,首先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意义重大,通过对甘肃省D区G村的个案研究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面临五方面的问题:一是村两委能力建设不足影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水平,二是县乡公权力运作不规范影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信度,三是人口社会流动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巨大挑战,四是民主方式变革不足影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范围,五是群众民主规范参与不够与民主管理意识下降影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果。只有加强两委组织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方式,推动民主方式变革,培育乡村公共精神,引导群众有序表达,才能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王腊生 《群众》2022,(19):34-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充分认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意义,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地方立法提出的各项要求,全面掌握推进民主立法的实际情况,对标找差、精准施策,探寻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石狮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并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听民声、解民忧、搭桥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听民声——9个活动室26个工作室"全覆盖"石狮市人大常委会采取经费补助、制度保障、建设运行指导等措施,推动全市9个镇(街道)均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并延伸设立村、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舞钢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创建“三级体系”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台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统筹谋划,确立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干、人大代表工作室为分支、人大代表服务岗为基点的“三级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升级版”为民服务阵地。  相似文献   

10.
<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专章论述,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确定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这是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后,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再度深化和高度升华。  相似文献   

11.
<正>春山茂,春日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围绕浙江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目标,宁波市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红领巾民主学堂”校园实践样板,通过“童视角”民主课程、“童参与”民主渠道、“童议事”民主实践三条路径,有序引导中小学生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培育树立广大少年儿童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以生动的基层校园实践展现最真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宫宜希 《中国人大》2023,(10):39-40
<正>初夏的上海,草木勃发,满目葱茏。一片生机盎然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时代画卷已在这座“人民城市”的土地上铺展开来。“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虹桥街道,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023年4月18日至19日,  相似文献   

14.
顾全 《群众》2023,(10):35-36
<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生态化、轻量化、市场化、艺术化、价值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获“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镇党委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和实践,要从制度化、法治化拓展到道德化、主体化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上具有“三全”特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给予了理论回答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精神,主要有人民至上、公益为重、理性植根、平等奠基、权责对称等,它们符合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就是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好的德育。民主制度之政治上的“好”、道德上的“善”与教育上的“行”,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  相似文献   

16.
王群 《人大研究》2023,(1):41-4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阐释和部署,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同时在报告第七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特别强调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1]。公众参与立法是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义,也是新时代推进民主立法的必然要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主立法”议题的“思想交汇”和“实践交集”。然而,立法是系统性的专门法律法规的立废改释活动,公众参与立法仅是立法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刘诗铭 《理论月刊》2022,(10):41-4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海外学界研究中国的新视角。目前海外学界主要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动因、本质内涵以及价值影响等方面展开较为集中的研究,并在整体上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评价。海外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立足中国本土的实践探索和世界经验的有益借鉴、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和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途径、应对西方民主挑战和充分释放中国民主巨大优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的主要动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在于“全”,优势在于“过程”,本质在于“人民”,是一种治理取向的新型民主形态;在未来发展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中国之治”推向更高境界,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保障,也为世界民主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陈发祥 《人大建设》2023,(10):19-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南阳市宛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和创新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创新引领、开拓进取,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激发、促进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以人大代表联络站“小阵地”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大作为”,以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凝聚人民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滑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20.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特色和优势的新概括。比较视野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特质,包括坚持共同价值的民主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观、坚持实践导向的民主观。而“人民至上”的民主与“资本至上”的民主、“过程性”的民主与“一次性”的民主、“协作式”的民主与“对抗式”的民主则是比较视野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的重要表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制度构建与民主实践的良性互动,以守正创新不断拓展中国式民主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