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官者因其位高权重影响大,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为官者德高,则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能得以真正提高。官者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反腐倡廉,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官德乃为官为政之德,为人要讲人品,为官须讲官德。官员要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把修德、养德、立德放在首要位置,用道德的力量去感染人、鼓舞人。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的好坏就像是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座风向标,能折射出社会风尚的好坏,能引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家风。它关乎老百姓的福祉,关乎法律的公平正义,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  相似文献   

3.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一个人若欲生活得有头有面、有声有色,在众多人心目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三力”:一是人格力量,二是智慧力量,三是感情力量。仔细品味,此话还真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对一个为官者,此“三力”似乎更为重要。先说人格力量。“人格”者,道德品质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具体到为官者,首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官德。一个官是否有此官德,众百姓是最权威的试金石。两千余年前的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意思是,一个官在为政中若将官德放在首位,即使…  相似文献   

4.
闲谈官德     
闲谈官德张克健旧称担任国家或政府职务的人员为官。后来,为着不与旧社会群众恶之的官老爷名称相混淆,军队中改称首长,政府中称领导干部,最近又听到一些为官者自谦为小小公务员。而实际上,官字并不是褒贬之词。清官、青天就是群众对官者的赞颂,贪官、赃官才是对为官...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6,(5):8-8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固之基。做人。应该身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德为官之魂。官德就是从政道德,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共产党人的“官德”做出了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常修为政之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苦,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当官,怎样当官的问题。当教师的要有师德,做医生的要有医德,当领导的要有官德。所谓官德,就是为官者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理念和行为准则。共产党的干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国家机关第二批“三讲”教育单位负责人和巡视组组长会议上,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负责人张全景指出:领导干部在“三讲”中要搞好自我剖析,必须解决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 他指出,要正确对待自己。知人难,知己更难,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难上加难。“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试点和第一批“三讲”  相似文献   

8.
官德建设论     
张卫国 《新东方》2002,11(5):40-41
为官者在组织中处于关键地位,官德在道德结构中最为重要。官德差,对社会危害大;官德好,人民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加强官德建设是促进党风、民风、学风、作风等根本好转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官德的传统。一方面是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另一方面是以德修身、感化他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党历来重视官德建设,毛泽东、邓小平在这方面多有论述。江泽民同志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兴邦的重大方略提  相似文献   

10.
做人要讲道德,做官也须有"官德"。道德是人的思想品行人格修养的总和,它通过人平时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官德则是为官者当政时期执政理念、处事风格、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官德高尚的官员主政一方,既能成就一番实业,也能引领地方风尚,留下好的口碑。若反之,则影响甚至阻碍地方的发展,自己也会留下骂名。具备官德的官员至少应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  相似文献   

11.
<正>据《周礼》记载,我国在周代就有了“以吏为师”的传统。师什么?师其德。“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指修身成圣贤之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内圣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也是历代为官之道,强调德行是治国的前提。为官从政只有注重修身立德,才有正确的方向,“治人”必先“修己”。因此,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官德。一是“为政以德”,即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二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和感化百姓。《周礼?地官》列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道德经》列出三德:礼、义、仁。儒家列出五常:仁、义、礼、智、信。  相似文献   

12.
人品官德是讲团结之魂。剖析领导班子搞不好团结或团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领导者在人品官德上出了偏差。解决班子团结问题,必须注重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修养。 一是要加强人品修炼。人品,要靠自己去修炼。人品修炼即"修身"。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  相似文献   

13.
高龙尧 《湖湘论坛》2003,16(6):28-29
建设湖南全面小康 ,从何着手 ?这虽然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 ,但关键的一环 ,就是要讲政德 ,以干部的模范行为引导群众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因为人的文明 ,是实现湖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条件。群众文明了 ,就可以创造出上述三个文明。而群众文明 ,又不是自发产生的 ,因此 ,干部的模范行为的先导作用 ,就至关重要。政德与官德相连 ,是干部为官从政的道德规范。政治品德在干部从政活动中起着“总开关”和“方向盘”的作用。讲政德 ,就是要厚德载物 ,以德治国、以德治吏、以德兴业。天地之间 ,一个“德”字 ,可以维系众心 ,…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官员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特殊、身份特殊,处于领导地位,握有公共权力,官德缺失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产生问题,其危害不可估量。无数事实证明,官德缺失往往是官员腐败的第一道溃口。因此,官德非小事,乃为官之本。不可否认,当前由官员失德导致的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问题非常突出,也警示我们官德建设刻不容缓。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德建设是防范官员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科学的可行的官员道德考核评价体系,是当前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项不  相似文献   

15.
闻道 《创造》2009,(12):46-47
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如此,为官者更要讲道德,除了遵循常人必守的道德,更应做遵守道德之模范,以身先士卒之表率,引领民众之良风。  相似文献   

16.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不会伸出贪污受贿的罪恶之手,也不会堕入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所以,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的道德防线。我们在为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而痛心,为他们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愤慨的同时,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这条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官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中的优良传统。我国历来强调"官德","以德治官""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官德"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闪耀着光辉。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更是蕴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宣传的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云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一像“”一不像”,折射出张云泉的做人准则、为官之道。“做人必须像人”“,像人”,就是遵守做人规范。俗话说,物有物状,人有人样。这里的“样”是指做人的标准、做人的规格。什么标准、什么规格?孔老夫子说的是仁、义、礼、智、信。毛泽东讲的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公民道德规范提出的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  相似文献   

20.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今年开始,省、市、县、乡(镇)将集中换届,一大批领导干部将面临进退留转的考验。这时,最能看出一名从政者的官德。所谓官德,就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是个人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的综合反映,体现于领导、管理,服务、协调等各项工作中。历史表明,官德好坏与政权兴衰密切相联,官德彰则政权稳,官德丧则政权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官德建设。9 0年来,中国其产党人倡导的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