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航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颖 《中国发展》2009,9(4):67-72
该文分析了直航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直航有利于提高两岸农业经贸交流效率,有利于促进台湾地区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和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直航后两岸农产品贸易仍需面对的问题,为促进两岸农产品发展应采取明确目标客户、尽快统一两岸检疫和减少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非  赖文凤 《两岸关系》2006,(11):18-20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与特点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不断发展,至21世纪初期形成相当规模。(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第一阶段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起步,到第二阶段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再到第三阶段政策开放与互动,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7):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尚处恢复过程,两岸农业交流基本上以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为主。初期,台商为规避台湾方面的政策管制,在大陆投资农业多以迂回的方式进行“投石问路”,或化明为暗,或化整为零,表现出隐蔽、零星、…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4月8日就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炳才说,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近二十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贸人士往来日益频繁,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经济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截止1999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604亿美元。台湾从两岸间接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对台湾产业转型、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炳才表示,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  相似文献   

4.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5,(4):56-57
2004年11月,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率由台湾省及主要县市农会负责人组成的“台湾农业交流访问团”到祖国大陆参访,与祖国大陆有关部门负责人会晤,就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近日,许信良先生再次来到北京,继续推进两岸交流与合作。采访中,当谈到两岸农业合作交流问题时,一向寡言的许信良变得十分健谈。亲切的“三农”问题记者:2004年11月,您率“台湾农业交流访问团”到祖国大陆参访,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会晤,就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2月25日国台办记者会上专门提到了这…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
正2008年以后,两岸和平稳定,投资政策利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也步入了深化互动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两岸农产品贸易快速增加和大陆对台政策的优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项目日益增多,大量的台湾农产品随之进入大陆。与此同时,2015年,大陆多个省、市赴台采购和对台契作成果丰硕。这些采购既帮助了台湾农民解决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同时也为大陆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台湾农产品,实现两岸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了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祖国大陆首先单方面开放市场,曾对台湾地区商品进口实行优惠税率,到1995年底,两岸贸易大陆累计逆差达536亿美元.容许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充分显示了祖国大陆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的决心和诚意.  相似文献   

8.
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发展,对促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形成两岸经济利益与共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两岸各自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目前,两岸贸易的年规模已达300多亿美元,两岸现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台湾工商业者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投资领域涉及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投资项目累计达5万多个,投资金额(实际到资)累计近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正>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是祖国大陆的一贯主张。30年来,两岸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互访交流频繁,规模不断扩大,人数大幅增加,层次显著提升。两岸媒体之间相互协作采访、交换稿件、合作创办节目、共同举办活动,合作形式日益多样、领域持续扩大。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充实了两岸交流内涵,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1.
正祖国大陆改革开放走过40年进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合作也经历了30年岁月。30年来,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由间接走向直接,从单向走向双向,从一般交往走向实质性合作。展望未来,新形势下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不断融合,将共同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不凡历程两岸出版交流始于1988年。1988年10月,台湾出版  相似文献   

12.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4月中旬的两岸经贸论坛会上,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了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其中7项涉及海峡两岸的农业交流。这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台湾同胞从两岸经贸中获取利益增加了更多的机遇,受到了台湾同胞尤其是农渔业者和从事两岸农渔产品贸易业者的欢迎。这次新出台的惠及台湾农、渔民的政策和举措,涉及水果、蔬菜、渔业以及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方面的便利措施和增加农业合作实验区和创业园。这些政策和措施,处处为台湾农、渔民着想,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诚意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 告中指出,为了两岸 同胞的共同利益,应扩大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并预期两岸统一后,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所证实,也为面向经济全球化大潮流,进一步提升两岸农业竞争力,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局面开启了新的发展思路。 勿庸讳言,由于两岸客  相似文献   

15.
两岸在农业资源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农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大陆与台湾农业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不足,表现在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偏小和种类受限,农业资金合作具有单向性,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规模偏小,投资领域和区域高度集中,两岸农业技术合作还较多停留在人员交流,农业园区建设的状况和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克服存在不足,可以释放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吴鹏 《统一论坛》2005,(5):52-53
今年春天,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祖国大陆,为两岸政党交流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了会谈,在发表的新闻公报和会谈公报中都把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及解决台湾地区农产品在祖国大陆的销售问题作为共同推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向台湾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祖国大陆方面确定了两项基本原则:台湾农产品经由指定口岸——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进口;建立海关、检疫等部门通关便捷化的“绿色通道”。为切…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国台办、原外经贸部、农业部批准把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列为祖国大陆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时隔8年,2005年7月18日,在“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自2005年7月起,在福建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批准福建将该试验区扩大至全省范围。在今年2月28日国台办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维一介绍了关于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李维一指出,总体来看,包括试验区、创业园的台资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有90%以上获得了大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有60%以上的企业成为省部级或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以来,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和农业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法规制度,使得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形势越来越好。齐景发还表示海峡两岸下一步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主要在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杨志富说,农民创业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为有祖国大陆的支持,农民创业园数量会越来越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使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今年春天,台湾产生了新的领导人,他至今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使人们难以看到两岸关系改善的前景,恢复两岸政治商谈无望。在这种情况下,反倒是两岸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7月,祖国大陆批准台资项目1644个,同比增长16。4%,合同资金额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6.47%。           回顾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始于1979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发展贸易,…  相似文献   

19.
闽台农业高层次合作的必要性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两岸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尤其是福建与台湾之间的农业往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局面.闽台两省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很强的互补性,此种优势互补关系是构成两地农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佳条件.然而,由于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落差,更重要的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上仍处于敌对状态,因此两岸的农业交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闽台农业交流的层次,最终达到优势互补和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主办的《两岸关系》杂志与读者见面了。 创办这一刊物,旨在适应海峡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形势,促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回祖国大陆投资兴业的广大台胞服务,也为关心两岸关系的海内外读者服务。 从七十年代未到现在,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经过近20年的交流,如今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合作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这个局面的形成,的确可书可赞。人们清楚记得,当初台胞投资者只是在祖国大陆沿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