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语境密切相关。20世纪初的中国,动荡起伏、,波澜壮阔,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交织汇集成新的学术生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近些年学界关于20世纪初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能够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原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刘春丽 《理论参考》2009,(11):3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与动力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增智 《理论参考》2009,(11):26-28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昭示着中国现代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塑造现代社会基本构架的强大力量,也是决定现代人生存命运的关键要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现代性都有不同的实现形式。现代性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是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和方向。厘清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化因此成为贯穿国家和民族社会实践与生活的宏大主题.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传入中国并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寻中实现了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又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独特的路径与模式选择.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历史实践之中,移植和嫁接的不同样式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与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械地搬运到中国的物理位置意义上的移植,而是进行化学反应意义上的嫁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矢”射准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作为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出的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两个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上实现新的飞跃。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必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陈荣荣  古世平 《学理论》2013,(16):33-34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在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互动融合等内容展开探讨,并认为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必须要继续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中国的性格、中国的气象、中国的风韵,使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获得其现代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指导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指南。其核心要义是阐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并进一步明确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途径、方针政策以及贯彻落实的基本原则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王莉 《理论视野》2012,(2):8-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这是共识。但20-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引领“中国化”时代潮流,营造“中国化”的时代语境,创造“中国化”的集体意识,对推进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心理认知基础,起到了思想先导和舆论准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学术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文化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也在同时开展。这一过程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30年代,而在1938年后得到繁荣和深化。这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学术成果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形成、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铁键 《学理论》2013,(13):32-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进程是相互交互、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追求,这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历史主题、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应有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始终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面临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客体即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主体的结合则重视不够甚至忽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都是通过主体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21,260(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不是逻辑的演绎与书斋的思考,而是源于中国现实的迫切需求。百年前,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历史因素,也有两者在文化上的内在契合。之后,在历史的每个关键转折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经过了"蜕变",不断地自我修正与发展,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成为百年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的设计者。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完成自身现代化任务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条新的现代性道路与新文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既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提供了条件,也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消极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另一方面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在扬弃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是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流变,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维度,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又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具体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维度的扩展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应用化、通俗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90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深入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付吉佐 《学理论》2013,(23):3-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其实际效果看,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现代化是一种互动关系.从目标取向(民主和法治)、权威系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核心内容(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路径选择(体制内渐进改革)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闫周秦 《学理论》2009,(5):40-41
儒学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它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是任何外来思想都不可代替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能回避其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但是,儒学的主体思想毕竟已经不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因此,儒学又必须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儒学现代化就是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儒学也必须马克思主义化才能获得它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