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芙  刘博 《行政与法》2006,(4):15-1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与现状,阐述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大胆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措施,在加快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立法进程中,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宽容的社会,特赦即是一种制度化的宽容形态。但是,自1975年以来我国便从未实行过特赦,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现行法律未对特赦作出具体规定,缺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所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赦制度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比较了古今中外关于特赦制度理论与实践,分析了特赦制度的现代发展趋势,进而对我国特赦制度的构建理念作出选择,最后在制度构建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还有坚强的制度保证和前人的艰苦探索及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拥护,只要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不懈奋斗,这一美好建国蓝图是完全有条件变为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新世纪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地界定。正确地理解和有效地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对社会和谐进行辩证的思考,必须充分利用矛盾分析方法才能真正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目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如何从多渠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对和谐社会问题的认真学习,将所思所想所得整理出来,发表于此,冀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的充分发展、协调和谐为基础。因而也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既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又面临着经济不发达、不成熟所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相似文献   

7.
不同社会模式图景有不同的荣辱观。和谐社会作为新的社会模式图景,其提出其实是经济生活的一场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同样要求伦理生活的革命与之相适应,建设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建设人们的新生活,其新生活理应是有德性的生活,是具有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好的生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自己伦理要求,也就需要有自己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06,(10):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本质上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制的社会。就新阶段的政治发展而言,民主、法治、秩序、稳定,应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经济法制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战略性任务,其对政治、经济、法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目前惟有大力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才能发展经济,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王珏 《中国司法》2007,(4):67-70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其他工作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但在组织机构、队伍素质、工作领域、指导管理和保障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调解工作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初探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凝聚民心,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从而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诉求,这要求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做到与时俱进、和时代同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特殊的时代内涵,它的构建需要政府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浅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自然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在推动和保障作用的发挥上应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法律制度自身的和谐,这是法治发挥推动和保障作用的基础;二是法律机制运行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中介;三是积极探索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保障。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当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谐社会中包含的种种关系早已存在于几千年的传统法律丈化之中,只不过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他们做出的解读有所侧重而已。本文以传统法律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它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的联系,并解读它对和谐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通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它以恢复正义为核心,目的是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认为该制度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观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并立足于我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对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做了研究,并提出了构建该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十分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新中国监狱成功地改造了第一代服刑人员。我国《监狱法》不仅在服刑人员能否改造这一命题上反映了服刑人员能够改造的观点,而且明确改造服刑人员是监默的基本职能,监狱工作应以改造服刑人员为宗旨。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法制社会的常态性执法。也是秩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功耘 《法学》2007,(3):16-24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郑键 《中国司法》2007,(5):81-85
一、司法鉴定制度与社会和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有过愚昧与野蛮,不乏血腥的战争和奴役,市民社会中的争端与冲突无时不在,但就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无不是朝着自由、文明和进步而艰难前进的。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人类的梦想与不懈追求。我们古人所提出的“和为贵”思想,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然而,社会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法治作为根本治国方略,更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必然选择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司法的价值由此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科技在司法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司法对科技的日益依赖,越来越多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