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案件查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申诉案件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做好申诉案件的审理工作,既是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审理部门通过复查复议回头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案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申诉案件复查是对受处分人员申诉要求进行的重新审查处理,是部队纪检部门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错不纠的原则,注重抓好申诉案件前、中、后三个环节,全程做好申诉复查工作,对保证办案质量、严肃执行党的纪律、维护部队内部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风建设》2002,(10):31-31
申诉案件是纪检监察部门经常会遇到的一类案件。这类案件不仅涉及党员干部的合法权利,而且涉及原处理部门的工作,处理起来必须更加慎重、细致。处理得好,可对党员或监察对象起到惩戒和教育作用,对下级纪检部门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处理不好,则可能损害被处分人的利益,对原处理部门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对申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一个旨在让老百姓有冤有处伸、有状有处告的新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新近成立。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日前针对老百姓申诉难和一些检察机关办理申诉案件态度等问题指出:“对刑事申诉压案不查,有错不纠,就是违法失职;明知是错案而拒不纠正,一错再错,就是枉法渎职。“韩杼滨说,检察机关要通过加强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依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群众有冤有处伸、有状有处告、能讨个公道“。统计数字表明,检察机关在过去10年纠正刑事申诉案件12024件。然而,当前查一批刑事申诉案件没有进入复查程序,群众申诉仍很突出;基层检察机关办案质量不高,致使  相似文献   

5.
沈阳某公司王某问:我公司与某村有一民事诉讼,经二审法院终审后,我公司认为有证据证明此案属错判,故向省高院和市中院提出申诉。但市中院来函要求我公司交纳申诉费。请问,是否有申诉案件要交申诉费的规定?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并于1989年9月1日起实行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按照该《办法》第28条的规定,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提审、再审的案件,是免交案件受理费的。来信所说的申诉案件,不是一审,也不是二审案件,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分析我国现行刑事申诉中申诉主体、申诉时限、审诉理由、申诉的审级和次数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完善刑事申诉制度和案件办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俊岭 《廉政瞭望》2010,(12):56-57
近年来,通江县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严把“六关”、坚持“五创”,取得了明显成效。近3年先后审结违反党政纪案件58件,依纪依法处理党员干部和有关人员8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人,组织处理7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通过自查,自办案件优质率达98%、合格率达100%,实现了“零申诉”,确保了案件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  相似文献   

8.
受理申诉案件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面对申诉人或有理或无理的要求,如何准确、恰当地把握处理好申诉案件,成为案件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好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意见》于5月1日起施行。《意见》指出,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必须依法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法院受理案件。《意见》规定,登记立案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的初始案件,对上诉、申请再审和申诉,不适用登记立案。《意见》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党员受处分不服,提出申诉的现象,江苏省建湖县纪委没有消极地对待,而是从积极的角度认同申诉是党员应当享有的权利。在审理党纪案件时,他们借鉴司法实践中的律师辩护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化解矛盾,促进了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1.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民事检察的实践中,我们感到,虽然近几年各级检察机关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大了协调力度,与同级人大、法院就开展民行检察工作出台了一些会议纪要、规定,为在本区域内开展民行检察工作奠定了基础,民行检察的办案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提升,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法律规定得较为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尽管检察机关出台了一些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办案规则、制度等,但只是一家之言,约束面窄,在落实上有一定的难度,加之民行办案周期较长,监督效果(改判)不理想等原因,一些案件当事人指望检察机关的司法救济的愿望难以实现,造成案件当事人不愿来检察机关申诉而采取其他司法救济的渠道,造成了民行案件线索较为匮乏,这种现象如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将直接影响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从我院近三年办理的15件民行抗诉案件看,在近50万人口的县级市,每年办案5件,不到同级法院年审案的1‰;再从案件来源看,有近3成是有关信访部门转办的,有三成是律师代理申诉的,近两成为当事人申诉的,近两成为自行发现和其他途径获取案源的.从上述情况看,民行案件线索的搜集与发现是当前民行检察工作的重点之一,没有线索就谈不上办案,不办案就谈不上监督,不监督就难以实现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搜集和发现案件线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因违反有关纪律被单位给予行政降级处分。接到行政处分决定后,我不服,即向县监委提出申诉。现在,我对所犯错误有了新的认识,准备撤诉,请问可否'王莹王莹同志:根据《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诉人向监察机关提出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是申诉人的一项权利。为了确保申诉人行使申诉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申诉人请求撤诉的,应予准许。对行政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后能否撤诉?$山西省纪委审理室@薛敬仓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工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公民都可以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受援人给予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救济和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呈较快发展的势头。老年人的矛盾纠纷相对较多,如何解决这类群体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资讯快递     
《廉政瞭望》2013,(12):76-77
数学模型计算罚金 今年起,江苏苏州高新区将数学模型植入自由裁量权。纪工委会同区法制办等调研行政处罚现状,选择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等,试点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剖析.梳理出事实特征、单位性质、主管因素、危害后果等,配以不同权萤.计算出处罚金额。如该区某餐饮店使用过期和无生产日期食品,依法应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根据情况计算出应罚款6500元。目前,已运用数学模型处理行政处罚案件20多起,实现“零申诉”。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 (一)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深入人心。尤其近几年来所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职工胜诉大大多于企业胜诉的事实极大地鼓舞了众多的劳动者。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职工和民工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集体争议增多,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更快。如1997年兵团建工师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受理争议案件总数6起,涉及劳动者人数20人;2000年受理案件总数上升到37起,集体争议9起,涉及劳动者人数295人,全部为职工和民工申诉企业侵权案。  相似文献   

16.
互助县     
和谐司法重在“和”“和”不仅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应当成为现代法官审理案件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要求法官必须保持平等宽容的心态。在办案中。法官虽然高坐在审判席上,但要把心态放低,尊重当事人的陈述和要求。当然,“和”并不是要回避矛盾,法官要通过分析当事人心理,注重释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实,讲究方式方法。进行法律和事实分析,使当亭人胜败皆明,而不再执着于利益之争,最终达到案结事了。总之,法院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越 《求实》1996,(Z1)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张越近年来有关名誉权案件日益增多,通过这些案件的审理,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尊严,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改进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何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对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实施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需...  相似文献   

18.
虚假诉讼行为定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财产保护机制的健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民事诉讼的手段来解决民事纠纷。老百姓法律意识的觉醒是可喜的,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虚假诉讼现象却日益猖獗。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法律上的某些漏洞,编造虚假事实甚至编造虚假当事人来蒙骗法院,这种现象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现有立法存在欠缺,使得个别虚假诉讼屡屡得逞,致使被诉讼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进而引发上诉、申诉、上访等案件增多。如此多的诉讼欺诈案件,是立法者始料不及的。同时,也给司法实务者们断案带来许多困难,使受害的当事人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问:《行政监察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监察机关对受理的不服主管行政机关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经复查认为原决定不适当的,可以建议原决定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监察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如主管行政机关对同级监察机关作出的复查决定不服提出申诉,上级监察机关是否受理 ?   答:关于主管行政机关不服同级监察机关的复查决定提出申诉,上级监察机关是否受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均未明确作出规定。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经研究,并报监察部部长办公会议同意,专门发文 (…  相似文献   

20.
彭健  吴志鹏 《唯实》2009,(1):91-93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损益补偿存在范围过窄、标准过低、方式单一、补偿不及时等问题。必须健全实现公共政策损益补偿的法律制度,完善监督,建立有效的申诉制度及参与制度,提高工作的透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