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出发,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和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北京地区175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动机在体育活动和生活满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寡是否会对个人的整体生活满意感产生影响取决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当且仅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体育活动动机并且这种动机是与强健体魄和自我发展等重要主题相关联时,体育活动才会最终促使整体生活满意感的提升。这些研究发现验证了自我决定理论,对如何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利 《学理论》2012,(27):192-193
利用《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专业与外语系大学生的身体自尊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外语系学生;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状况”方面明显比外语系男大学生更自信.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贾儒  程超 《学理论》2010,(3):183-184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探索体育运动对人身体成分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VENUS5.5型体成分分析仪,对体育学院的男大学生20名(运动组),非体育学院同龄男大学生20名(对照组)进行体成分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学生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和水分含量均无明显差别;运动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瘦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体脂百分比和体总脂肪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人体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体育运动能有效降低体脂肪量及体脂百分比,相对增加瘦体重,进而使身体成分处于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李磊  李浩辰 《学理论》2014,(3):286-287
以沈阳体育学院的学生为切入点,对体育专业及相关专业55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本校学生在应对生活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辅导员和其他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世永 《学理论》2014,(8):254-255
通过对淮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目的层次偏低、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实践能力不足、网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为此,提出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指导、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转变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以及发展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孔婷 《学理论》2012,(29):192-193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结识朋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因相同的情趣和志向自愿组织起来,遵循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开展相关活动为主题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政治思想类、专业学术类、科技创新类、艺术兴趣类、体育健身类、公益服务类等。  相似文献   

8.
李亚敬  吕冬生 《学理论》2010,(16):291-29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良好载体。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深入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父母的开明程度在逐渐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在不断变化,呈动态性具有可研究价值。休闲生活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提升生活质量也体现着生命过程。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有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休闲生活的认知存在偏差,在休闲消费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休闲消费方式现状和特点的探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造大学生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建议和开展消费教育的途径,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休闲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1)
在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精神的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法治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营造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校体制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我国理工院校学生法治精神教育的方案: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榜样的宣传作用;着手生活中的点滴。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的休闲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基本图示,休闲生活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程度.寻求大学生休闲辅导理念的构建过程,实质上是构建大学生在发展层面,其历史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实现程度.从"休闲作为人的基本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将大学生休闲辅导的理念归结为引导大学生积极行为的有效渠道,推进大学生自由生活的基本方式,以此促进入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韦练珍 《学理论》2010,(10):220-221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新时期,高校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突出。采用调查法、文献法、材料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专业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审视,基于此希望重新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本文就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欢 《学理论》2013,(5):237-238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为核心的全部活动形式,是全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欠缺,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在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中,课余文化生活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这里集中地表现了大学生们喜怒哀乐。透进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见大学生思想深层的一些东西。为此,今年4月,我们采取座谈会、个别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沈阳市10所包括理、工、农、医、师、体、音、美等专业的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了课余文化生活的调查。其中,男生占61.2%,  相似文献   

16.
段慧丽 《学理论》2009,(18):214-215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本文就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8)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增强教育功能、丰富教育内容和凸显教育理念的价值。然而,休闲文化在高校中存在着应用实效性差、目的趋于功利化以及建设缺乏创造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如何将休闲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当今高校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越来越网络化,这种现代化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在年青人包括大学生中成了一种交往的常态。班级管理者在班级建设中应充分、正确地利用好现代网络化交往方式,以有效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深受广大女大学生的喜爱,它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它的发展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起着深刻而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4)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入的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根据沟通理论,提升媒介素养,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与大学生进行网络沟通,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