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等学校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中国现代史的上下限问题;其次是中国现代史的框架问题;第三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问题。要解决这些以现代史基本体系为基点的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中国现代史教材进行分析,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现代史教材以1919—1949年为上下限的占绝大多数,以1912年为上限的,和以1949年后为下限的只有寥寥几部。从这些教材的内容来看,又基本分为五大块: 1.1919年5月—1923年12月。一般被称为“五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5,(3)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属于历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要综合考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据此,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共产党组织出现到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之前,这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理论形态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至今,这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形态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来,京泸经济学界对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期问题广泛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要阐述自一八四○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由封建经济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但是,对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意见很不—致。多数同志主张以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终点。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刘人锋 《红岩春秋》2023,(11):45-49
<正>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非常重视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工作。她于1964年、1979年和1981年,对妇运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写分别作了三次重要讲话,并于1989年为《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作序。她的讲话和序言对今天的妇运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土广袤,拥有漫长而复杂的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鸦片战争之后边界线频繁变化,并遗留下若干历史悬案。与历史学的其他领域相较,国内学界关于边界史的研究比较滞后,从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起步。近代边界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1934年葛绥成编著的《中国近代边疆沿革考》、2007年吕一燃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等。而关于当代中国边界史的研究由于种种因素所限,长期以来未见通史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我省青年运动史的研究工作,促进广大干部,党、团员青年更好地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和青年运动史,知古鉴今。福建省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自一九八五年五月成立以后,将于一九八六年主办发行《福建青运史研究》这一刊物。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当代社会史》,由于我在1991年发表的《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一文中,和在我主编的2004年出版的两卷本《中国现代社会史》自序中都已经说过我关于撰写社会史的观点,所以这部《中国当代社会史》就没有再写什么"提  相似文献   

8.
陈绍畴     
陈绍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1934年6月出生,广东东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教学工作,曾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副主任。1975年调中央教育部高等教育一司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明逵、唐玉良两位长期研究工运史的专家主编的《中国工人运动史》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 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具有革命性和发展前途的阶级,它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因此,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近10多年来,已出版过一些有关中国工人运动史或地方工运史的著作,但像这样论述长达109年(1840—1949年)的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大型专著,迄今为止,可以说是第一部。全书共分六卷, 251万字。第一卷记述了工人阶级的产生和早期自…  相似文献   

10.
《剑桥中国史》第14卷评析研讨会综述樊一6月2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邀请在京单位的10余名学者,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1949──1957年部分,以下简称"14卷")进行了评析研讨。评析《剑桥中国史》的工作,是由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同志最初倡议,经党...  相似文献   

11.
姜华宣     
姜华宣姜华宣,北京化工大学社科系教授。1935年5月生于河北省南皮县。1956至1960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部、党史系工作。1971年调入北京化工学院开始教师生涯,开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共运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统战史、党建...  相似文献   

12.
王桧林     
王桧林教授,1925年生,河北乐亭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日本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特别会员。他治史视野宽广,知识深厚,思维深刻,颇多综合...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中国现代史研究在民国史、中共党史、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史诸领域,通过发表大批学术论著,举办一系列专题学术讨论会,继续得到拓展。一、民国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之处一年来,在民国史研究园地里,先后有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唐绍仪学术研讨会、抗战时期国统区学术讨论会、“40年来台湾史学”研讨会、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首届全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讨会的举行。倾心于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学者们,还于4月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以着手对文化史这个史学研究处女地进行开垦。据笔者初步统讨,全国各地出版的民国史专著、丛书、学术论文集、人物传评、回忆录和专题资料汇编不下60余种,发表的论文400余篇,一派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女性史研究至今已历经20年。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全党编史、全国编史的大背景下由全国妇联牵头,各省市妇联陆续跟进的形势下开始的。1978年秋,全国妇联成立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79年12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成立,1981年创办...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1996年第2期上的(社会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断想)一文后很受启发,在赞同该文基本思想之余,还有几点不同意见呈上,愿与作者商议,并请同志们指正。首先,讨论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史中应占什么地位。该文提出,应以社会现代化理论为’“基本范式”,“重新架构”中国现代史的“基本体系”,笔者认为值得斟酌。因为尽管中国现代史发展的脉络与现代化理论所阐述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但中国现代史却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史有很大的区别。其一,在研究内容上,现代化理论所关注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动…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高校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以来,“中国革命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厂教学效果。根据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中国革命史”课程又将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面对这一课程设置的重大改革与调整,笔者以为,虽然课程名称、体系变了,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北京现代史研究回顾言达199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特殊而重要的一年,它以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共十五大的召开而载入史册。这一年北京现代史的研究逐步深入,尤其在七七事变与北京沦陷史、北京现代人物研究、注重地方特色发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扎实的成绩。运用新材...  相似文献   

18.
一、党史学学科矛盾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初期,就已经开始有了党史研究和论著,如1924年陈公博写的《共产主义在中国》,1926年蔡和森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7年瞿秋白写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1930年李立三写的《党史报告》、1931年华岗写的《中国大革命史》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工作,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研究主体来看,在党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评《剑桥中国史》第14卷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分析力平《剑桥中国史》第14卷的出版,引起了中共党史学界和中国现代史学界的注意。这里,就此书论述新中国1949年至1957年的"对外关系"的第6章,谈一些看法。在这章中,不乏一些好的论述和见解,有些治学方法也颇...  相似文献   

20.
一、民国史研究述略一年来,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是由海峡两岸的学者共同推动的.5月,近代史研究所尚明轩等三位学者应邀前往台北,参加"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这是大陆民国史学者首次正式赴台,被称为"台湾史学界一大盛事".台湾岛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几乎全部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