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诈不如拙诚”,语见《韩非子·说林上》,意谓智巧而诈伪不如笨拙面诚实。这句话的本意当然不是去提倡什么“拙”,而是说巧诈虽然蒙人一时,占一时的便宜,然而“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不过是察之未熟耳。一旦被人洞察其诈,其人原先给人的一副谆谆相,犹如那舞台上纸做的堂皇的布景,顷刻土崩瓦解,此刻再说“巧诈不如拙诚”,信哉!  相似文献   

2.
廿四史当然不是什么供消遣的书,但其中并不少有趣味的材料。《晋书》说,孝惠皇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便引得不少后人发笑。其实如果将虾蟆拟人化,则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喊,叫,写文章,其动机不是为官(或曰为公),便是为私(或曰为己),总难超出这“两为”的范围,惠帝之问,也并非问得完全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3.
《卜居》是写楚怀王末期“屈原既放年三,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时的景况。屈原遭遇不幸,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实是一个重要原因。故于《卜居》内,屈原愤然曰:“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口足)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此“妇人”当指郑袖无疑。郑袖者,怀王之宠姬,为时人目为“幸夫人”(《战国策·楚策二》)。她是个权变而又愚顽的女人,是屈原的政敌。屈原把她作为自己主要对立面而加以指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卜居》里另两问,“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历来注家多以为指贵人、诸侯。其实“大人”可指女性,此处即谓郑袖;故五臣注:“云‘大人’,谓君之贵幸者。”(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对郑袖,屈原一称“大人”,乃揶揄之;一称“妇人”,更轻贱之矣。  相似文献   

4.
《镜花缘》里描述过一个“两面人”的故事,“两面人”长着截然相反的两面脸,前看英俊姣美,后看丑陋无比,通览当今一个个被“曝光”的“大贪”,原来也都是耍的“两面人”伎俩:以“廉政”、“奉公”之名,掩“自私”、“贪婪”之实。请看——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组建天堂,应该由英国人做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如果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做警察,英国人做厨师,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虽是笑话,我们仍可以看出西方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特征。会做菜才有资格结婚的法国女人法国女人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但却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人。而要领略法国女人的生活品位以及她们的勤劳贤惠,却要从居家生活中去体验。法国女人的着装理念一是可以露,但不可以透。衣服不能薄得看出里面的背心或文胸…  相似文献   

6.
近期朱大可、吴炫、徐江、秦巴子等人著的《十作家批判书》 ,以其醒目而刻薄的主标题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仅凭这股敢于蔑视“权威”或“明星”的勇气 ,就不由得使你敬畏三分。我不敢说他们的批评没有道理。事实上在阅读此书之后 ,我不但产生了些许共鸣 ,甚至悄然产生对有人代为振臂疾呼且勇于承担激烈批评之责任的感激之情。至少有部分批评是中肯而切中要害的 ,中国的“造神热”和“大师”崇拜症已经持续了很久 ,如果有人当众高喊 :“那不是神 !” ,我以为至少不是一件坏事。然而 ,我所不能赞同的是某种心态 ,要批评 ,但不是哗众取宠 ,爆炒…  相似文献   

7.
女人与水     
痴顽公子贾宝玉混迹女儿国,深切了解女人的属性,说出了“女人是水做的”此等大彻大悟大智大慧之哲言。他大概算是第一个发现女人与水有内在联系的大名人吧。 在以后的大师笔下,女人与水可谓水乳交融了。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离了婚的女人是难收的覆水,女人的腰——“简直和苏州的牛皮糖一样,使我满舌头的甜,满牙齿的软呀。”(朱自清《女人》)就连女孩子的脸色,也是新鲜得使人见了  相似文献   

8.
神游井冈山     
《劳动保障世界》2005,(7):42-42
喜欢旅游的人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是说黄山和九寨沟分别具所有山,水之美景于一身,游过黄山就不用看其他山了,赏过九寨沟的水后就不用看其他地方的水了。我没去过黄山,也着实向往,但我最想去的却是井冈山。  相似文献   

9.
割脸恶魔——逯连升13年系列毁容案始末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因为脸是一个人的“门面”,是人身体最明显、最关键的部位。尤其是女人,总要把它修饰得妩媚、亮丽。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本案披露的就是一个专门在女人脸上犯罪的、令人瞠目的恶魔。割脸...  相似文献   

10.
迷信也翻新     
看报时发现一条新闻,不禁哑然失笑。据说,台湾某航空公司招聘空姐时看面相,“坠机脸”的不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与科学背道而驰的迷信竟也翻出了新花样,有人能在准空姐脸上发现致飞机坠毁的命相纹理以避免空难,实在让人惊叹其创意之奇。人类发明飞行器已过百年,从来没有人想过为飞行者相面以保证飞行安全的,现在总算有人来填补空白了。不过有一点还不明  相似文献   

11.
保镖与强盗     
在中国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也算得上是个出了“名”的皇帝。一次,听见蛤蟆叫,司马衷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又一次,天下荒乱,传来百姓饿死的消息,司马衷问道:“何不食肉糜?”于是,《晋书》在记载了这样的事之后,给晋惠帝下了断语:“其蒙蔽皆此类也。”从此, “晋惠闻蟆”和“食肉糜”也就成了典故,人们常把这当成笑话说。然而,认真分析,一个寻究蛤蟆“官乎,私乎”的人傻也傻不到哪儿去,毕竟尚知物有官、私之分;而总算还知道肉糜好吃,也强似疯魔症吃屎者。其实有一个问题被史书忽略了,那就是这个晋惠帝生在深…  相似文献   

12.
“打招呼” ,本是熟人见面相互致意、相互问候的一种社交礼节 ,是一种寻常的人际交往行为。但时下的“打招呼”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 ,有些已经变了味 ,完全是另外一种含义。为求得升迁托人“打招呼”的有之 ,为逃避法律制裁求人“打招呼”的有之 ,为牟取暴利请人“打招呼”的有之 ,如此等等 ,真是名目繁多 ,举不胜举。在一些地方 ,“打招呼”成了一些人说情、疏通关系的代名词 ,违法乱纪的保护伞。“打招呼”并不是谁都能打、谁都会打的 ,帮人“打招呼”往往也不是白帮的 ,里面总有许多心照不宣的利害关系。“打招呼”要有资格 ,首先必须具…  相似文献   

13.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恕对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了一个“恕”字。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而愚总觉得“严于律己”固然必要,但“宽以待人”则不可一律而为之,有时“宽容未必总是美德”。  相似文献   

15.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16.
慎独,是一种美德。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早在秦汉时期,(《礼记·中庸》就指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时的经学家郑玄为此作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就是说,要在“隐”、“微”之处下功夫,即使一个人闲居独处时,言行也应谨慎不苟。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8,(3):42-42
【原文】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及庞恭自邯郸反,谗口果至矣,遂不得见。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不是地道的文盲,大概都认识“生命”二字,但即使知识十分渊博的人,也未必都能真正理解它的深刻含义。正因如此,古往今来,珍惜生命者有之,浪费生命者有之;害怕失去生命者有之,视生命为儿戏者也有之。这提醒我们,人要善待生命,就必须深刻地感知生命。  相似文献   

19.
澳门散记     
不好赌的澳门人 澳门是中国境内目前惟一可以合法经营博彩业的地区,历史悠久,有“东方蒙地卡罗”之说。照理说,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澳门人应该是个个善博,喜欢博一博的。但事实是,绝大多数澳门人既不善博也不喜欢博。 说澳门人不善博,不爱去博并不是说澳门就没有好赌之人,而是作为一个群体看,澳门爱好赌博的人比例实在很少,可称为“病态赌徒”的就更是微乎  相似文献   

20.
贵人燕子     
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所谓的命中注定。燕子一生下来就一身贵气,几分霸气,是世袭的,王侯将相,似有种乎。孩子们怕它,它一身乌黑,张着一个猩红的嘴巴,看过去高贵而恐怖,谁见了都怵目三分。要说受到侵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