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暨南大学是一所在我国华侨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高校.1927-1937年是暨南大学校史上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校不仅继续保持鲜明的侨校特色,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国立大学,海内外学子纷纷负笈暨南.研究这一时期暨南学子省籍情况对于了解当时暨南大学的招生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从清政府1906年设立暨南学堂算起,暨南大学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暨南大学一直将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1917年暨南学堂更名暨南学校,次年便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可以说开启了现代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先河。1927年,暨南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并于当年设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该部下设教育、调查、指导、宣传、编译五股。1928年,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更名为南洋文化事业部,下设事务、编译、调查、宣传四股。后来,因时局变化和人事变动,南洋文化事业部名称又几经变动,先后有南洋美洲文化…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应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2007年8月9日,印度尼西亚国防部国防战略司总司长丹迪·苏森托(MG.Dadi Susanto)上将对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进行了访问,并做了题为"区域安全观与中国-印尼国防合作"的学术报告,对印尼在21世纪的国防战略做了系统阐释,并对中国与印尼之间的防务合作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暨南大学以其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而享誉国内外。重视南洋 (东南亚 )研究 ,是暨南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学校始终把开展南洋研究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暨南大学开展南洋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 2 0世纪初叶。 1918年 ,暨南学堂恢复 ,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年即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其宗旨是 :“使华侨明了祖国事情 ,及国人明了南洋状况 ,并宣布在祖国之华侨教育状况”。该刊物共出版了 3卷 2 5期 ,每期都专送南侨各机关要人 ,及国内关心南洋状况的人士。这可说是学校开展南洋研究的萌芽阶段。192 7年 6月 ,郑洪年再度出任暨南…  相似文献   

5.
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表明,独联体内部的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继续上涨.这是继苏联解体之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则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独联体产生重要冲击.一系列"色彩革命"之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独联体"民主先锋"的角色、立场将发生重要变化,独联体内部因"民主化"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独联体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属性认知与学术定位比较分散这一现象,文章从制度视角考察了古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历史变迁.作为物质形态的丝绸之路承载着东西方商贸流通、文明对话的重要功能,在长期的演化进程中,逐渐内化为一种制度,协调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而"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是在现代话语体系下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其多元性、复合性、开放性、关系性及互补性表现出对现有国际制度创新的典型特征,是一种能兼容贸易、金融、货币、发展等治理领域的多边制度.这一创新性设计,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合作绩效的制度功能.随着"一带一路"的走深走实,客观上需要"一带一路"合作进一步制度化,形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机制.制度分析有助于对"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加以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曹中屏 《当代韩国》2021,(3):110-125
1919年"三一运动"中朝鲜半岛人民群众的"独立万岁"运动与民族主义者争建临时政府的运动几乎并行发展,运动中出现的这两种潮流,严重影响着半岛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三一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运动的展开过程及其性质、民众呼喊"独立万岁"的流血斗争中其指导者在国内外组建"临时政府"的情景,以及统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历史定位显示,"三一运动"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朝鲜半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男女、信仰、阶层的全民族的团结、战斗精神.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是朝鲜人民反日独立运动各派别共同奋斗的结果,标志着旧的以复辟君主制为目的的势力退出了历史舞台,民主共和思想(包括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主义、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朝鲜半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分析为研究视角,概述了"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要义,尤其是建构主义重要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所依仗的重要的"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及其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防扩散安全倡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国良 《美国研究》2004,18(3):30-44
"防扩散安全倡议"是布什政府推行反扩散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它的由来及其宗旨与原则,并对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作了评估.作者认为,"防扩散安全倡议"的进攻性、强制性及其与国际法的抵触性使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中国不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的选择符合中国的外交总方针与原则,也符合我国的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0.
李奎报是高丽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出色的诗论家,他的诗论对韩国古代诗学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诗论中,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诗学范畴,其中"味"目前还很少有人论及."‘味'是中国古代文论确立的关于艺术美特征的重要范畴".①李奎报的诗歌观念深受中国诗论的影响,在高丽诗坛中,他是较早地使用"味"来论诗的.与"意"神"等诗学范畴相比,"味"在李奎报诗论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它已经包含了对于诗歌风格、审美特征和审美属性的基本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EDISON MIYAWAKI 《耶鲁评论》2014,102(1):151-162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