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征地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冲突,表现为:过于宽泛的土地征收目的范围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补偿额过低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冲突,被征地农民不能就业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冲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以下改革:明确土地征收目的范围,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市场价值补偿被征地农民,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地征收已成为我国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种获取建设用地的方式。但随着征地需求的快速增加,农民财产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土地征收已成为多方利益主体角逐、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的集聚点,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性瓶颈。土地征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解决土地征收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从立法层面对土地征收给予完善的制度支持,台湾与大陆有相同的文化传统、相似的基础家底,土地征收制度对大陆非常有借鉴意义。土地征收中的矛盾抗争也曾困扰着台湾社会,现在冲突也偶有发生,但台湾对土地征收规定了严格的程序要件,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解决土地征收的立法机制与处理机制。本文分别从土地征收的条件、征收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征收的程序及救济等四个层面予以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土地的征收范围也越来越大,许多农民因土地被征收而失去生活来源。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来保护失地农民权利,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土地征收制度应该严格执行"公共利益"的范围要求规定,讲经营性建设和公益性建设有效的进行区分和辨别。同时严格按照市价进行补偿,使得农民可以从土地征收中获得实际收益。当然这个也是经济学中资源有效配置对于土地征收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房屋征收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代表国家对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所有的房屋进行强制剥夺所有权,因此政府相应地遵循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给被征收人以合理补偿,保障其可以获得新的产权,这就是征收补偿。本文分析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现状,由特殊到一般,我们通过案例探讨在补偿标准的制定及施行上的改进方向,公平原则在补偿的实施中如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张墨宁 《南风窗》2011,(21):66-68
城市化越是紧锣密鼓,集体土地被"国有化"就越严重,更多的农民将在所谓的"公共利益"面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田园和屋舍。然而,让农民与政府产生冲突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征收行为本身,而首先表现为补偿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农民流动、土地流转"被视为当下中国农村最富历史性的变革,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政府、市场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一些地方的农地流转市场开始形成.其农地流转中呈现出的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式的灵活性和利益的多元化等特点,对新一轮林权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住建部6月7日发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作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配套政策,确定了房屋征收补偿的评估办法。新的房屋征收评估规定明确了负责房地产价格评估的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征收房屋的价值将完全按照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不再综合政府定期公布的房地产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9.
农地稳定与农地调整——农地制度安排的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持农地稳定是国家政策的大原则,而农地调整是农民基于利益和公平的选择,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安排也蕴涵着农地调整的逻辑必然。农地稳定与农地调整这一悖论的解决需要完善农地流转,而要实现农地流转又必须具备相应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0.
胡锋 《南风窗》2008,(8):28-29
前两年进城务工农民的农地成为抢手货,租金一路看涨。而今年据笔者的调查,农民对土地的热情大为下降,农地租金也随之下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