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钊 《前沿》2015,(1):33-37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乡村文明面临着被城市文明消解的危机。城市现代性、城市性、城市资本垄断性和现代消费主义对乡村的文明全方面的颠覆。乡土礼俗治理与现代都市治理的对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破裂,私人空间自由和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冲突等等。适应都市发展之意,重塑社会道德观念、生态理念、提高现代乡民人文素质,契合都市发展之意。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文明形态论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明发展史观,同时它在解释文明的发展规律及其方向时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因而理应遭到批判.但是它的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史观基本一致,因此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中,“中国文明模式”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形态,中国文明模式是由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主体文明等依据严密的逻辑结构整体生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中国文明模式是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演进生成的.中国文明模式的生成遵循一种整体生成论的思维发展逻辑,它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逻辑,因而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经济学中引进"文明"概念,包含"文明形态"和"文明类型"。世界呼唤生态文明。人类要争取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生态文明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展现了文明形态转换的图景。文明形态转换的起步是绿色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产业结构生态化、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思想观念生态化、管理制度生态化这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都有政治经济学问题。向生态文明形态转化,需要行为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两个条件。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集中在三个领域: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的提高、人的发展。理论界提出"生态人"概念,与"经济人"概念相对立,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都市的休闲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都市休闲农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内生型旅游经济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简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都市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从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乡风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对长株潭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切入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都市风格论     
伴随着快速都市化、现代化,都市面貌日益趋同、都市风格日益丧失,因此,必须重视都市风格的人文意蕴。都市空间、都市格局是都市风格在都市形态布局上的反映,都市形态的差异,都市形态结构的变化体现着都市社会人文价值取向与观念的变化;富有风格内涵的、保留着历史文脉的建筑,是都市风格的外在表现和依托载体;都市风格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都市的记忆中有着都市的历史风格,都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着都市的信仰、制度文化与价值观,体现着都市风格及其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都市“萌文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文化"是当前流行的一种都市亚文化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为主体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和生存状况.因此,认真厘清"萌文化"的产生源起,积极探索"萌文化"的流行原因,科学判断"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正确引导都市"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本、商品资本、工具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制度资本、生态资本和生活资本,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只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里,这八大要素资本所具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有史以来,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大致经历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形态,这些经济文明形态在人类发展的相应历史阶段都占着主导地位,成为这些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和创造财富的主要特征。尽管当代中国经济的文明形态尚处于需要加快补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和金融化(资本市场化)的历史之课,但它已经破题并赋予了中国特色,而且正信心十足地向着创造更加统筹协调、更加全面发展、更加成熟高质的新型文明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发展生态生产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生产力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建立在树立尊重自然和责任消费的观念,发展生态化人文化的科学技术,进行生态立法与开展国际合作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王阳  吴蓉 《学习与实践》2023,(6):101-110
都市腹地乡村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类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乡关系而成为社会转型的首冲之地。受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传统的多重影响,都市腹地乡村一般呈现为城乡边界模糊的混合型空间形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都市腹地乡村空间形态的转型,并且产生了通过重构乡村空间形态,实现乡村景观化转型、以城乡治理性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基于上海郊区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表明,治理性融合是紧密型城乡关系下城市主导、以治理为抓手的乡村振兴策略,在城市对乡村的支持与控制下实现了都市腹地乡村的景观化转型,并带来了乡村社会关系的重组。  相似文献   

10.
党史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理念、发展形态的升华,对治国方略的创新和发展.生态文明揭示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代表着人类继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