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是今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教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执政党和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和目标 ,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一、要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法治 ,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原则和方法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早在 1978年 12月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团结》1998,(3)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关于我国政治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此,报告提出了“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其中第四项“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4.
曹坚 《党政论坛》2006,(7):35-36
曹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及内涵”一文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长期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指导法治建设、法治制度、法治活动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活动的经验总结与客观规律的集中反映。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实践,另一方面要在政法工作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见微知著,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法工作交汇相融。  相似文献   

5.
十五大召开之前,我国的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而未使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改变了以前使用“法制国家”的做法,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它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发生了巨大变革。要真正认识中央这次把“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的意义,必须对法制、人治以及法治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有个正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坚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意义重大。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党在总结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 ,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这段话表明 ,只有实行法治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政治纲领张锡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作...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标志着中国由“人治”到“法治”的进伦。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政府守法直接关系着法治的实现,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拟就依法治国中的政府守法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作为引玉之砖能引起大家的讨论。一、政府守法与依法治国政府守法(Govemme…  相似文献   

11.
马俊 《行政论坛》2000,(6):30-32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修正案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这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法治追求的重大成果,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战略选择。 一、法治的基本内涵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原来一直沿用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决心告别“人治”,走向“法治”。 法治与法制表面上看只是名词之争,实际上二者…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总体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从学术角度对《决定》涉及的若干法学理论研究课题提出个人见解,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完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党从主要依靠政策到主要依…  相似文献   

14.
人治与法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走人治之路还是走法治之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法治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一条基本方针,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月10日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 ,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随后又进一步指出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这说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策略。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法…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8,(9):22-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并强调:“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法治与德治并举具有深厚的哲…  相似文献   

18.
江文 《行政与法制》2000,(11):46-4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研讨班讲话时强调,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宋惠昌 《求知》2002,(1):13-15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同时他还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这个理念,并强调指出必须把它们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关于法治与德治、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本质上一致性的论述,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教材设置的缺憾、学校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育手段的滞后以及法治建设中的不良现象是影响当前大学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的投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改进教学方法,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丰富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