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死不救”不能被设定为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将“见死不救”设定为犯罪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所涉及的讨论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道德或法律的范畴,反映出的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能否客观评价二者的作用,尤其是能否对法律产生理性认识。见死不救原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可以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通过立法来奖励和鼓励见义勇为,但却不能将见死不救设定为犯罪行为。以设立为罪来打击见死不救,从而促成见义勇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见义勇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诸多"见死不救"事件的出现,使得"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且引发了人们关于道德法律化的思考,能否将"见死不救"入罪的提法也备受各方关注和争议。"见死不救"和"见义勇为"原本都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可以通过立法来奖励"见义勇为",但法不能将道德推向极致——不能将"见死不救"设定为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3.
如何减少和消除“见死不救”?不少人都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现有法制保障打击犯罪分子外,还要靠道德层面的呼唤。但当公民整体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政府通过法律介入是理性的选择。在刑法中增设“见死不救罪”,是减少和遏制眼见他人陷入险境,行为人有责任救助或有能力救助而袖手旁观现象的重要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在规范层面上和事实层面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小悦悦事件"折射出整个社会群体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但是一旦为道德立法,法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就会受到损害。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见死不救不能入刑。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刑法典中并没有规定"见死不救罪",见死不救行为一直以来也仅认为是道德范畴的概念。但是,面对屡屡发生的因见死不救行为而导致的死亡或重伤案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行为的性质,甚至考虑将有特定救助责任或义务的见死不救行为规定为犯罪,而不是将见死不救行为全面犯罪化,对于无特定救助责任或义务的行为不宜认定为罪。  相似文献   

6.
设立"见死不救罪"存在着种种不足缺乏足够的法理基础、立论依据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会增加公民的义务、违背现代法学所普遍认同的道德理念、不符合法律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对人权的漠视、不符合现实要求.因此,不应该设立"见死不救罪".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日前强调:“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要坚持先抢救、后缴费原则,坚决杜绝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马晓伟同时指出,医院急救欠费问题确实比较严重,但这并不能成为医院拒绝救治病人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文”和“质”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文”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质”是指事物的实质,内容。道德文明也包括“文”和“质”两个方面。道德文明的“文”是指道德文明的外在形式、表现,如道德文明的礼仪、规范等S道德文明的’质”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如人的思想、信仰、情感、习性等。道德文明建设应坚持“文”和“质”两方面的建设并重,这样,才能保证道德文明的健康发展。一、“文”和“质”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道德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文质并重,这是由二者在道德文明中的价值和地位决定的o道德文明形式即“文”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道德教育中出现的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现象并不鲜见,“知”与“行”之间出现明显落差。审视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其过程中的确存在对道德本质的认识误区,对道德教育的实效产生了一些不科影响。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导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际相脱节;道德教育诉诸于外在的道德强制,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表里不一;对道德行为的反馈过于依赖奖励,导致学生的道德动机错位;道德榜样的评比趋于功利化,导致道德虚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97983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均GDP的突破并不能改变“道德滑落”的现实。“不道德的血液”不仅流淌在某些商人的血管里,更是一些权力掌控者肆无忌惮地腐败和大行潜规则的源头,其结果就是社会道德底线一次次地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1.
见义勇为本是一个道德术语。当下,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现象愈演愈烈,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数见不鲜,见义勇为有由道德调整转入法律调整的迫切必要。但相关地方法规的混乱不仅使见义勇为者的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也导致了实践中几近无序的局面。只有摆脱道德的视野,以立法的方式对见义勇为进行国家补偿和奖励,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成绩大于问题的形势下提出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政治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反对“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也要反对“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更要反对“人治”。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它们的区别何在?倘若这样一些基本概念都没能廓清,要想建立起伦理学完整的价值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论题的目的,这里只想说明一点,“伦理学”这门学科名称不是我们本土的产物,是日本人翻译西方有关著作时,借用“伦理”这样一个汉语而传入我国的,我们还是还其本来面目:“伦理学”(ethics)是道德哲学(moralphilosophy),是对道德至善的哲学思考和理论阐述的思想体系。而不是“道德学”,不是为各种道德规范存在的合理性作理论注解或辩护的。从…  相似文献   

14.
“伦理”与“道德”在词舞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专题发言摘要【编者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各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也说明在这一领域尚有一些课题值得注意和研究。1997年7月15日,在我院东方...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夫妻之间见死不救的案例,有人认为既然《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助的义务,那么从当然解释的角度出发,夫妻之间肯定也应该有相互救助的义务,所以构成不作为犯罪;也有人提出,虽然刑法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规定不作为的要件之一就是“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是这个“其他法律”是否可以直接适用到《刑法》中,存不存在不作为犯罪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当然解释,应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作出的能体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的解释,而不是对公众舆论、道德、法律工具主义等因素的妥协。  相似文献   

17.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和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一直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学术界对此也颇有争论。本文在对“法律道德同一论”、“法律万能论”、“道德至上论”、“道德法律均衡论”等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法律道德论”,相信会对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政府重构的目标定位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这对政府的行政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论述了社会转型期对行政道德建设的挑战,阐明了行政道德建设对政府重构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古今中外,一直争论不休。仅强调“道德”或只注重“法律”的作用都是片面。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作用于国家的治理,不可偏废。在国家治理中,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且法治也是德治的保障;德治和法治又相互作用,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法治是德治的理性升华。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治国中的作用,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将“以德治国”明确地提了出来,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党的又一项英明决策,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医疗服务合同在性质、成立以及内容上具有与一般民事合同不同的特点,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医院见死不救被判赔偿”的法律基础,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医疗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