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直接关系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树平 《学习论坛》2005,21(10):30-3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实现形式。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宗旨、积极实践,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周敬青 《探索》2004,(4):28-3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 ,其中包含着浓厚的理论底蕴。文章认为 :从“革命为民”到“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发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符合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本主义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新高潮,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新形象活动。为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收到实效,笔者就此谈点粗浅认识,旨在抛砖引玉。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做到公道正派“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党要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  相似文献   

5.
王学锋 《学习论坛》2004,20(4):16-1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能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要在思想上筑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基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在党的实践活动中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最本质、最显著的特性。一个政党的宗旨,是这个党建立和存在以及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  相似文献   

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就要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在思想上筑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基,又要在行动上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提法其实由来已久。早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立党为公"的思想。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当年的"七一"讲话——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严肃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这应该是第一次把建党与为民的逻辑问题明确地提到了执政党的面前。当时江泽民同志就说,这是对全党提出的一个需要严肃思考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的问题。立党为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基本,并由此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执政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新的要求。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再次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9.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一条主要执政经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这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些重要论述 ,揭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我们党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 ,除了人民…  相似文献   

11.
从坚持党管干部到坚持党管人才,这是我党组织工作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在具体实践中,要贯彻好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落实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方针,最关键的是要创新人才的评价、培养、选拔、流动、激励这五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目前的党建目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提出和确立的。新时期党建目标的基本特点有:党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党的宗旨;党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建设总目标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新时期党建目标提出和确立的基本经验是:制定党的建设目标,必须以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为客观依据;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必须赋予党的建设目标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正确汲取国际国内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 2 1世纪再三强调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我们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主要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政”与“民”的辩证统一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这四个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总起来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还面临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切实加以解决,从而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要聚焦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这四个着力点展开。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围绕着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和正确地集中意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展开;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要围绕着坚持民本决策、强化决策调研、深化决策论证展开;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围绕着健全“三执政”的制度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等展开;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要紧扣为官“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着力解决担当作为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员意识”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员意识”是党建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与重要课题,对于党员个体而言,它是共产党员对自身政治身份认知与组织归属意识,也是自觉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从党的组织整体来看,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与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不同历史时期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必要性来看,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已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重大问题;从基本内容来看,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在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党90年来,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对党的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形成宝贵的党建思想。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毛泽东在全面推进基础上突出思想建党,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基础上突出制度建党,江泽民在与时俱进基础上突出执政建党,胡锦涛在科学发展基础上强调学习建党,结合时代发展总结历代领导核心的党建重点思想对于总结党建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到1950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员的数量飞速发展。在党员大发展的同时,党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对迅速扩大的党员队伍通过整风、整党等方法加强党自身队伍的建设,不断纠正缺点,改正错误,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党始终是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始终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以后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及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修改后的新党章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学习新党章,严格按照新党章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