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统一战线始终是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而不解体,经过无数次危机灾难而能自己重新站立起来的精神支柱。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在前进的征途中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弘扬和培植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高亮 《前沿》2012,(10):31-32
民族精神是维系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毛泽东民族精神思想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相结合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圆中国梦     
《台声》2018,(23)
正890.纵观历史,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沉思,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平的民族、伟大的民族,它创造了无数丰富而辉煌的文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不懈进取的精神支柱,十几亿中国人和亿万海外华人拥有着数不清的梦想,汇聚成一个共同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郝向前西藏海南州共和汽车站891.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我党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因子,更加强调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产…  相似文献   

7.
王其辉  黄雪英 《传承》2009,(1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刘亚捷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鼓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发展而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爱国...  相似文献   

10.
涂用宏 《政策》2003,(8):43-44
审视天下大势,纵看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和万众一心的民族志向。当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灾害袭击中华大地的时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一次考验和锤炼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要打赢这场防治非典的攻坚战,亟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4 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把这一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郑重向全党提出。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奠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经验的长期沉积,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卷首文“民族精神是历史的,民族精神是发展的,民族精神也是现实的。”“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  相似文献   

14.
张棣 《岭南学刊》2006,4(6):66-6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以恢复中华民族精神为己任,自觉传承民族精神,增强了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戴艳军  秦亚丽 《前沿》2004,(6):152-15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当代国人身上表现为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协调合作的品格、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整合,积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之所以根深蒂固,历久而弥新,是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返躬自省、不懈追求的理性精神中华民族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比较选择的现实生活实践中,铸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价值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精神乃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激扬、磨砺和焕发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启迪,时代之必需,也是锐意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事业的战略之举。一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内存。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陶铸、积淀而成,是民族文化的真髓和本质概括。它内化于人的心理意识之中,外化为民族表征和特质,贯穿在民族的整个历史长河中,极大地影响当世和后人的生活。一个民族的主流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能够使一定的物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