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总第105—110期)(条目顺序 :篇目、作者、期数、页码)·哲学·政治·法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篇章———谈十六大的理论创新龙观水1·01论党的十六大的伟大意义何成学1·16我国劳动关系的变革与道德基础的重建李俊霞曾礼1·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中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趋向冯鹏志1·60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探析季相林1·63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马宁1·66试论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及其替代模式黄庆杰1·68论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王国红1·72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时聪1·75建设政治文明 :中国全面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2.
《求索》2003,(6)
·专家热点专论·论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黄建国 ( 1·4)……………………………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宋惠昌 ( 1·8)…………………中国“三农”问题对策研究乌东峰 ( 2·4)……………………………·经济学·WTO下中国农业支持的依据与构想鲁德银等 ( 1·12 )……………企业家团队与所有权分配中的长期合约寻格辉 ( 1·16)…………对湖南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唐之享 ( 1·2 4)…………………劳动价值论在我国加入WTO后的现实运用吴运生 ( 1·2 8)……“资本家”·“建设者”·“剥削”赵俊兰等 ( 1·3 1)……………………国…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哲学和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论和毛泽东思想的人民论是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最大利益说和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制化道路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最新成就。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文明成果主要不是体现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法制化方面,而是体现在对人民这个政治联合体各主体性质和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制度建设上。人民民主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最根本的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突破马克思主义学理困境与开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创新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体现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式和路径建设等四个方面.中华文化源于悠久的学习传统,学习型政党建设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中国“学习”文化延展的历史脉络中溯本逐源,探讨其历史根基,以史为鉴,超越前人,从而凸显建设学习型政党在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站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时代价值不仅体现在政党建设本身,更多地体现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世界和谐、繁衍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桂海论丛》2004,20(6)
(总第111-116期)(条目顺序:篇目、作者、期数、页码)·政治·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阳国亮1.1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汪青松1.5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维亮1.9青年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探析宁健1.13略论毛泽东的农民利益思想龚先庆1.17论邓小平推动制度建设的具体方法李宽松1.20试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丁应通1.23试论马克思后发展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张登文邱希敏1.72经济制裁的政治经济目的及其评价周永生李琳1.76浅析“入世”与中国现代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经历了40年的发展演变,收获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有效区分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并对政党外交进行合理定位;创造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和新型政党关系思想;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了解和合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其实践成果主要有:多元机制化建设的形成;政党外交数量和质量获得迅猛发展,建立了政党外交新格局;党际关系促进和推动了国家关系的发展等。在积淀成果的同时,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如必须坚持正确的党际关系指导原则;必须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我国总体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桂海论丛》2006,22(6):98-103
(总第123-128期)(条目顺序:篇目、作者、期数、页码)·政治学、哲学·现代人文精神与现代政治理念的重建刘小兵1.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多维探源许进品1.18试论增强党对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罗帆陆培南吴艳屏1.21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探析向德忠1.24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渐变范水涛1.37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李云峰1.40论道德价值崔昆1.58对改变道德成本逆向走势倾向的探讨宋令维韩健1.61毛泽东、邓小平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及其当代意义李桂英1.64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张忠友1.67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前沿》2002,(12)
·理论学习·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特点浅析杜 宇 (1·2 )对邓小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的几点思考费英秋 (1·5)“三个代表”思想是对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论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曹海林 梁晓芳 (2·2 )论江泽民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贡献高 飞 (2·5)邓小平的稳定观洪 江 (2·8)略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刘洪志 徐坤 王汝 (3·2 )论邓小平新时期海外统一战线思想李 俊 (3·5)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娜 芹 (4·2 0 )邓小平 :理论与实践角色的统一谢海军 (5·2 )创新 ,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刘月…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基础、政党功能、核心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是在"世界史"和"民族史"相结合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及政治现状、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及共性成分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精华并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研究中,大多研究聚焦于政府外交,往往忽视了政党在连接国内政治与国际外交中的作用。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相同、理念自洽且功能互促,但在现实中,中国政党外交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现行体制机制的障碍、交往对象的非稳定性、政党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以当前"一带一路"中的政党外交经验为依托,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传播价值意涵,扩大共识基础;强化顶层设计,理顺各种关系;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交流模式;善用法律手段,维护外交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暨多党合作与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上,主要针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提高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加强参政党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和政党制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了研讨,形成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试论邓小平价值观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张桓1.10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黄志恒1.15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韦日平119邓小平伦理思想初探……………………………………………………………梁宗常124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吴毅128试析邓小平管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承军李陶伟大旗帜与攻坚创新二;路论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论十五大报告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从革命法宝到新的伟大工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理论思考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与指导地位学习:一个事关民族振兴的战略性课题 何怀远 王前 赵学清邵维正张文森 ·蒋建祈王建伟余世才(5·3)(5·7)(5·11)(6·3)(6·8)(6·13)(6 0 17)(6·19),邓小平理论研究·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性质 —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论中国“第二次革命”理论基础的确立 —邓小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逻辑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与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始终是与"学习"紧密联系的;现实逻辑体现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学习型政党给予知识的供给和能力的支撑来形成政治智慧;内在逻辑体现在政治文明进程中政治知识化的发展要求;内容逻辑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逻辑体现在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价值哲学逻辑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演进,论述了14号文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统一,深刻揭示了14号文件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4号文件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桂海论丛》2001,17(6):97-102
(总第93—98期)(条目顺序 :篇目、著者、期数、页码)·邓小平理论研究·略论江泽民对邓小平民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宁健1.8试论邓小平当代中华民族形象的思想陈健2.1对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的哲学思考覃志柳2.5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孟昭元2.8邓小平的义利观与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曾德盛2.12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探析耿庆彪3.21试论邓小平价值观的两个方面杜宇4.23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刘莲4.26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十四大以来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张月泉…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宝库中,政党外交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不仅为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调整与开拓提供了理论依据、行动指南和政策基础,而且对今天我们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仍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01,10(6):94-95
●本期专论生态危机与现代性悖论尤西林(1·5)论海南岛生态建设的精神性要素张三夕(1·7)生态文艺学的原则鲁枢元(1·10)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市场问题探讨梁荣(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利益仍遭侵害的原因尹小平(2·11)论土地政策的几对重要范畴姜爱林(2·16)庄园经济的发展要素周世博(2·21)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姜作培(3·5)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和观念郑锋(3·13)突出先进性按“三个代表”建设党蔡长松(4·5)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海南省党的建设学会课题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两大领域,统筹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五大文明,贯通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门类学科,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国家政党军队治理、外交战略国防建设等多维层面,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的立场方法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坚定自信论;以"中国梦"为通俗表达的奋斗目标论;以"四个全面"为基本框架的战略布局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论;以"协商民主""政治规矩"为突出特点的政治建设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强国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注重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并且在实践上有所作为的发展环境论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本刊编辑部(1·2)·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笔谈·从深化认识和建立机制入手加强党委领导能力建设薛建祥(1·25)充分发挥党委书记在抓班子能力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毕沧耕(1·27)坚持求真务实提高领导能力张烨(1·29)优化班子群体结构加强党委能力建设马鹏辉,杨润乾(1·31)积极探索党委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旷文斌(1·3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陈志勇(3·10)抗战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周碧晴,陶斌义(3·14)台湾光复与军事接收王晓华(3·18)论国共两党抗日作战的战略指导姚有志,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