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强洲 《学习与实践》2003,(9):4-4,11-13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加快态势,面对东部沿海两洲一区经济一体化、都市化、国际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态势,面对西部大开发深入,东北振兴战略启动,周边省区纷纷崛起的态势,湖北武汉应当如何应对?我的想法是:这对湖北武汉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应当加大东向开放力度,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我们国家将旅游业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省委、省政府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面对这种态势,武汉市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一、武汉与各大城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比较  相似文献   

3.
当今,位居中部地区的湖北如何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目标,已是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加快武汉周边地区交通路网建设,带动武汉周边城市群发展,是湖北武汉振兴崛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崛起,全球正在掀起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国内外智能制造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强劲态势。发展智能制造既符合湖北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其中,汽车行业是湖北智能制造的重要突破口。2016年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武汉成为中部首个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城市。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湖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共识已成、合作步伐加快,湖北应当乘势而上,积极谋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10年战略构想和湖北推进策略,努力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先行区",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领区",把武汉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爆区",并做好积极推动四省协作共建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7.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8.
实现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武汉为龙头,以工业化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带动湖北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新增疑似病例数,近两周总体呈下降趋势。新增出院病例数呈持续波动上升,近几日在3000例上下波动。这说明武汉疫情快速上升态势得到控制,湖北除武汉外,局部暴发的态势也得到控制,湖北以外省份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转变正是基于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20,(5)
正记者:湖北和武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省政协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徐立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并亲赴湖北视察指导,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引方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战斗在一起,众志成城,凝聚  相似文献   

11.
一、提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背景情况   进入 21世纪,世界各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竞争的焦点从微电子产业转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国内高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我省一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多次提出建议,希望不失时机地在湖北武汉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武汉·中国光谷 )。   九十年代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梓森多次提出加快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的集成发展。   1998年 12月,华中科技大学黄德修教授在考察了台湾等地光电…  相似文献   

12.
李光 《政策》2004,(1):16-1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向未来的新一轮发展中,湖北作为发展不够、发展不快的中部省份,必须努力寻求加快发展的途径,积极培育和激活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其逐渐成为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通过对湖北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理性分析以及对民营经济发展态势的判断,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民营经济将日益凸现并成为湖北  相似文献   

13.
在扩大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中,如何使湖北经济发展快一些,缩小同东南沿海地区和先进省市的差距?笔者认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快湖北经济发展的一项正确的重大战略选择。一、乡镇企业低速增长是湖北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要加快湖北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认清经济落后和产生差距的原因,才能找到改变现状和缩小差距的措施办法。我省与东部地区和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是多方面的,但主要  相似文献   

14.
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后,中央提出了以浦东为龙头,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这是我国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长江经济带湖北区段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既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又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市武汉。因此,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区段。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主要设想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较快发展,引导和带动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其总体构想是: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提升武汉经济实力、实现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应当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而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具有突破口的作用和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的基础和意义,并提出了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促进湖北、武汉与台湾经济交流与合作,由国务院台办重点支持,湖北省人民政府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于9月20日至26日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有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21,(1)
正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已成为引领湖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显现出强劲的对外开放高地效应。受疫情影响,未来全球产业竞争态势,将会从跨国公司总部面对无数分散供应商格局,转化为产业链与产业链、集群对集群的竞争。我省应准确判断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围绕功能定位,抢抓机遇打造湖北自贸区升级版,将湖北建设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国内各大中心城市都在酝酿大思路、筹划大策略、谋求大发展,竞争态势十分明显。21世纪初期,是武汉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力争更高目标的关键时期,制定好城市发展战略极为重要,我们既要进行艰苦的实践探索,也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如何为武汉未来发展定好位,制定出符合武汉实际的发展战略,事关新世纪武汉发展前途,需要我们作出科学的回答。一、回顾与启示武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也是湖北  相似文献   

19.
由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省工商联共同举办的“2003年度湖北经济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结束,评选的荆楚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是: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本仁,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爱群,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起鹤,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规方,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青,武汉爱帝集团董事长胡爱娣,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鸿墩,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文。苗圩同时被评为“2003湖北经济年度公众人物”。本刊宣传他们的事迹,旨在激励全省企业家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大展身手,为推动湖北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卢美松 《政策》2005,(8):12-12,18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武汉城市圈.形成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强化开放的理念,抓好圈内城市间、城市圈与省内市州间、对省外尤其是中部各省和国外四个层面的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