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某一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经济国际化程度,使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综合能力。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各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我国各省市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出加强湖北省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外主要流派的观点和国内区域与城市竞争优势研究的评价体系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资源流动日益加速的环境下,区域经济体在吸引稀缺资源时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系统论的视角入手,首先梳理了区域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三角形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进一步探讨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等子系统及其内部次级子系统各要素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和谐机理。  相似文献   

4.
叶文忠  ;刘友金 《求索》2008,(5):20-21
本文在给出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之上,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区域产业集群独特的发展规律,构建了集群所在区域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六力”模型。首次提出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西部地区只有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特征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西部地区的产业安全 ,发挥区域优势 ,增强区域竞争力 ,促进西部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艳 《长白学刊》2006,1(4):67-7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和东北亚区域内的各国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各国共生共荣的重要战略。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应有所贡献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将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划入东北亚经济圈内,以期带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协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长吉一体化战略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基于长春、吉林两市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重要地位,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然而,已有文献多在理论论证和政策设计层面开展对长吉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到为既定的长吉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发一套学理基础牢固、指标选取务实、测量方式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阶段,还不能给相关政策工作的科学评价提供直观、量化的工具。以现代内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了国务院与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战略要求,运用前沿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初步开发了一套符合省情、市情的长吉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吴晶英 《前沿》2006,(2):32-38
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区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县域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因此,大力加强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对我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对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区域公共治理成为一种有效模式,当前需要积极探索优化政府区域公共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向征 《长江论坛》2014,(1):38-42
中国各地区专利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本文试图剖析区域专利竞争力的系统结构,具体而言:首先从专利投入、专利创造、专利运营、专利保护、专利服务、专利管理等六个方面构建区域专利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而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31个省市、的专利竞争力分为六类,在此基础上就提升不同地区的专利竞争力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心是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本文从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和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龙先琼  曾琼 《求索》2011,(11):174-175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力建设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高度和充分重视学科建设的功能价值;学科建设是专业设置和开办的前提条件,是影响专业办学水平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专业拓展空间和特色的重要支撑;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当自觉加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对专业发展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据2 0 0 3年中国31个省市竞争力排名:就代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人均GDP看,湖南处于第17位,而改革初与其位次差不多的浙江却挤进了全国前四名;就代表经济竞争潜力的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指数看,浙江居前6位,湖南却只是居中的第15位。笔者研究发现:湖南与浙江区域竞争力差异主要是源于观念差异所致的战略差异。因区域观念不仅决定和影响事关竞争全局的、长远的和关键性的基本战略思路,而且还影响战略政策的落实。因此,提高湖南区域竞争力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实施战略创新。  一、观念差异导致战略差异:湖南与浙江区域竞争力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凌波 《学习与实践》2007,(11):48-54
本文在综述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亟待解决的数个理论问题。首先介绍了竞争力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接着阐述了区域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及国内研究进展,然后归纳总结了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在评价现有成果不足的基础上指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服务产业在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越发明显.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了我国学者对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观点,构建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8-2009年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为基础,实证研究了12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相对水平,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实践证明,政策优势如果不能内化为体制优势,并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企业竞争力的动力,就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中部五省应放弃对国家政策倾斜的过高期望,而更应致力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企业及地方政府所应有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
《西部社会》2002,(4):16-18
SWOT分析,就是对一个组织或经济区域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临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判断,并着重分析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从而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都侧重于定性地构造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而定量的分析较少,针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在对专家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类化处理、因子分析、效度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终可以确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周边地区正在建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和将要形成的中国-东北亚经济合作区都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区域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民族地区应尽快制定全面实施向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应尽快制定《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法》,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多级对话与合作机制,推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实现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0.
张世宁 《求索》2013,(11):41-43
针对我国零售业竞争力新时期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1个省市的限额以上零售业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和排序。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业竞争力新时期区域发展受基础综合因子、货物运转因子、连锁零售因子影响,并从东中西部呈现出阶梯状递减的分布状态。结论对于掌握我国零售业新时期区域发展特点,研究零售业发展水平的规模布局,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