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决战阶段,各种深层矛盾凸现出来,集中表现为物质利益问题。笔者认为,通过理顺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关系,其中主要是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使企业的利益机制驱动力和制动力的双重作用协调运作,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利益原则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保证。改革国有企业,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并使其行为合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要真正实现这一月标,既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在改革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和被改革者。改革推进25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和新体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来。过去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目前的改革已经聚焦到政府。很多问题如果不从政府改革开始,就解决不了问题。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迫切之需是"改政府"。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改革是为了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反垄断与松管制是规范政府行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举措,应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反垄断的重点是通过反行政性垄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政府行为、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从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放松服务业领域、要素市场和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能够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优化制度供给、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反行政性垄断的有力措施,也是放松经济性管制的突破口,体现了竞争政策优先的市场准则,将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2,(6):47-47
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今后国企改革需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国有非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的改革。二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8):6-7
推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要加快“三个转变”。一是推动国有资本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通过重组整合,推进国有资本向大集团和龙头企业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主业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中,打破行业、产业、所有制的界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主动式改革阶段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认为,如果按照改革中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去划分,整个国企改革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到1993年底,这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向企业扩权让利,进行政策调整。二是1993年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现在,这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企业制度创新进行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以及加强企业管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真切感受到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并为之振奋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在国企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激励和约束、数量和质量、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等矛盾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国企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因素,进而深化对国有企业改革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认真领会“决定”的精神,具体地分析、把握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选择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操作策略,对于有效地推动改革的深化,确保国有企业到世纪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这“两大目标”的实…  相似文献   

9.
芮锋 《理论建设》2000,(5):30-34
国企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的重要论断;强调国企改革必须从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革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方针和措施;同时认为加强党的领导以及明确衡量国企改革成败的原则是推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尚未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产生了错位,政府部门喧宾夺主,包办了本应属于企业及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纠正企业改革中的主体错位现象,政府应该将改革的车体角色让位给企业与职工。①笔者认为:(1)目前我国的企业改革中不存在主体错位问题;(2)让政府在企业改革中扮演主要角色,作为国企深化改革的首要主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性选择,也是尽快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国务院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好这场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年市场化的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面貌发展巨大变化,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但对全国而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改革的攻坚任务非常艰巨。本文就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探析,寻求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至今 ,国有企业经历了数次改革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厂长负责制 ,再从承包制到转变经营机制 ,到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目标 ,至此 ,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上海是国企集中之地 ,同样是国企改革的前沿。经过几年的运作 ,现在上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面己达90 %以上 ,工业系统已有80%的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当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正在全国各行业中稳步推进。伴随着战略性重组和内部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产权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转机改制使许多国有企业逐渐实现了摆脱困境的改革目标,生产经营形势开始出现转机。但同时,由于转机改制带来了利益格局变化,使国有企业沉积已久的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下岗职工增多、企业地位下降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国有企业的稳定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许成安  杨青 《唯实》2000,(9):61-6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尚未能使国有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其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产生了错位,政府部门喧宾夺主,包办了本应属于企业及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纠正企业改革中的主体错位现象,政府应该将改革的主体角色让位给企业与职工。  相似文献   

15.
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制度创新,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形成合理、公正、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当前,应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建立规范的利益表达、对话和协商机制,推进以规范政府行为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在改革中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革为经济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中国10年,成就和矛盾交织,但改革贯穿始终。"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2012年2月,温家宝在广东重提邓小平当年的南方谈话。就在今年,财税金融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又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加入WTO,实质上是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入世的挑战主要是对政府的挑战。 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积极推动。但到现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都与政府改革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改革成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最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深刻性的关键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政府制度,最终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公正的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便成了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了探索政府改革的途径,推进建立现代政府制度的进程,本刊特编辑此专题文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烨琪 《奋斗》2004,(2):21-21
2003年以来,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充分吸取了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改革的思路进行了大的调整。紧紧围绕产权改革这个核心,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要手段,以实现所有制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做大做强产业和企业三重目标。经过近半年的强力推进,纳入试点的10户企业,已有3户基本实现了改制目标。但  相似文献   

19.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确立一个一以贯之的总体思路。如果把国企3年脱困作为“上篇”,“中篇”就是在“十五”期间完成国企的改革、调整与提高,而“下篇”则是“十五”之后再用5年时间完成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实现国企的发展与腾飞。为此,一要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二要以发展股份制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国企改革问题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政策日程的前沿。进一步推进企业机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接下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试图通过梳理1991—1993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过程.分析其在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希望对今天理解和把握国企改革的方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