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根 《江淮法治》2011,(10):32-33
在单位下属眼里,他是一位好领导;在妻儿眼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在朋友眼里,他是“仗义”哥儿们。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个十恶不赦的采花大盗。  相似文献   

2.
在大款眼里,他是超人。只要给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在律师眼里,他是能人。只要“合作”,没有他拿不下的官司。  相似文献   

3.
办事员是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职别,顾名思义是承办具体事务的人员。尽管他们在官员的眼里不足挂齿,冠以一个“小”字尚不够,且还利用叠字称之为“小小办事员”,但他们处于官与民之间,直接与民众打交通,如盖章子、上传下达,接待来信来访等等,在民众的眼里也是“官”。这些似官非官的“所谓小小  相似文献   

4.
他张华的做法,是现代法治社会化解矛盾纷争的理性选择与正确途径。张华的当选,也可说是当下中国法治进步的一个缩影。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钉子户,被封为“湖南较真哥”;他曾为了自己的房屋被拆四处上访,是地地道道的“上访户”;他还多次与当地“父母官”较真,先后打了一百多场行政官司,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河南省西峡县城区的市民有一个惊喜的发现,所有网吧门口都挂起了“未成年人禁止人内”和“营业时间;上午8:00-夜晚24:00”两块牌子,通宵达旦经营的网吧没有了,沉迷网吧、夜不归宿的中小学生没有了。走进社区、街道,随便问问每一个人,他们都会这样回答:“要不是人大监督,城区网吧经营管理就不会这样规范有序了。”  相似文献   

6.
“清官情结”一直被认为是信访产生的文化成因之一。如有学者认为:“在传统中国民众的眼里,清官是可亲的,但他们总在遥远的地方,只有上访才能找到。清官抽象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而身边更多的是贪官污吏,这才是具体的存在。因此‘小民’希望有明君和清官出来为他们‘做主’,以便民间的冤情和疾苦能上达天庭;又如应星教授在其对信访制度的调查中将下层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归纳为:“闪着神奇光辉的党中央+损公肥私的多数地方贪官+为民做主的少数清官”;  相似文献   

7.
小小 《政府法制》2013,(33):47-47
在大多数人眼里,普京是一个“冷面人”,但是他偶尔也会展现出自己温柔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杨木 《中国监察》2009,(6):42-42
高等院校,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在人们的眼里,那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圣洁殿堂”、“清水衙门”,似乎与腐败没有什么关系。然而,近年来,高校系统贪污腐败案件的频频发生,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万盛区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大楼里,有一间办公室,每天早晨门总是第一个打开;也是这间办公室,经常是亮至深夜。似乎在这间办公室办公的人,永远也不知疲倦。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公诉科科长石开敏。石科长在万盛区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怪人”,在许多人眼里,他行事总是那么不知“变通”,于是,久而久之,便获得了一个“死脑筋”的外号。从此,这个外号就伴随着那些与他有关的故事,不断地流传开去。  相似文献   

10.
寒酸     
寒酸刘众一街头上曾流行过绿色,那时不爱红装爱武装是一种时尚;时下街上开始流行大盖帽,大盖帽不仅能使人在威武中多一分潇洒,同时似乎在有些人眼里也是一种权势、能力的象征。初为法官,穿上那套笔挺的藏青色“官服”,着实神气了一阵,每每人群出没、朋友相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5年前.当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决策层提出“依法治区”方略时,不少人拭目以待;“依法治区”的路该怎么走?是的,正式确定走这条路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5年耕耘,春华秋实……今天,当他们回眸这5年的“依法治区”历程时,情不自禁,感慨万千。经过5年的探索,努力,他们不但摸出了“路子”,  相似文献   

12.
李寒芳 《法人》2004,(8):38-40
中国的立法之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批人,用智慧与实践书写着这样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术良心、社会责任感,理性中立的批评和孜孜不倦的制度设计。他们的共同名字是“学者型立法者”。  相似文献   

13.
阎巍 《中国公证》2006,(2):40-41
四、和谐的着眼点——人与人的身份关系 (一)天道和谐与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从事农作的先民们时常与自然接触。所以它们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拜。那么在他们眼里,“自然”或说“天”是什么样的呢?《豫·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武。”天道阴阳规律的变化.集中表现为日月和四时的往来,既不过越又无错差,总是顺其自然而发展。体现着一种和谐有序的永恒过程。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因为天地运转、日月并明、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和谐的状态。怀着“农”对“天”的一种崇拜和敬畏.古人认为天既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自然的规律,当然也就是人的准衡。邵子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语录》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  相似文献   

14.
正与邪的较量顾宝官,许丽君动辄口吐秽言、恶语伤人,再则兵刃相见,拳脚俱下,法律在他们眼中成了儿戏,人们厌恶地称之为“痞子”、“二流子”,“邪头”。这种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屡屡“邪”出了法制的轨道。他们惹事生非,把善良人的大度忍让视为软弱可欺;他们有...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5,(3):76-79
到西译考察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阅读着“西译”、聆听着“西译”,读西译的模式,读西译的理念,读西译的精神,读西译的足迹,读西译丰腴的梦.读西译不屈的意志,眼里的光亮显露着他们真挚的喜悦,是的,西安翻译学院是青春的好年月,是历练智慧的大熔炉,是开启知识的新纪元,是光明灿烂的人生驿站.是莘莘学子的天堂。是创造奇迹的基地,是希望的春天、是的,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知识,人类需要智慧,人类更离不开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12,(4):38-40
在天津市津南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姓眼里有把尺,能量出公务人员的高与低;百姓心中有杆称,能称出共产党员的轻与重;百姓口里有座碑,能刻出司法干警的是与非”。作为津南区司法局双桥河司法所所长的谢长杰,时时以百姓眼里的尺、心中的称来鞭策、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让组织信任、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法人》2005,(12):10-10
“纺织品涉及到中国近2000万人的直接就业,其中有很多是低收入的职工,他们还要养家,因此纺织业在中国是高度敏感的行业。2005年1月1日实现纺织品全球一体化后,中国有权利享受这一成果。”;“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我们认为亏损企业里面,有2/3属于非正常亏损,造成非正常亏损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转让定价把利润转让出去。我们保守估计,每年转让定价避税的税款损失有300亿元。”;“税务机关已对660万高收入者建立了重点纳税人档案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何时被转换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者其实有所不同。在以国为家的君主眼里,“国事”是君主家的私事儿,不关老百姓;而“天下”亡不亡。才是老百姓的事儿。清朝末年,英军和清兵在广东珠江口为了鸦片大打出手。两岸有众多民众瞧热闹。每有官船被火炮击中,民众即鼓噪取乐。  相似文献   

19.
何筝 《检察风云》2013,(19):72-73
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越来越喜欢待在家里;他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从网店购买服装和日用品;他们使用社交网络,偏好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流,而不喜欢认识新的朋友。他们称呼自己为“宅男”“宅女”。在“宅”文化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我们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宅”的潮流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像屈原那样的“上层人士”(他曾当过三闾大夫、佐徒),能具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肠,不仅可贵,这样的人也实在不多。在很多时候,民在权势人物的眼里,都是低档的跑龙套式角色。他们通常被称为“草民”、“愚民”、“蚁民”;心情好一点的大人物,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