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楠雅 《瞭望》1984,(26)
今年四月下旬,侵阿苏军以二万余人的兵力,在大批坦克、直升飞机和轰炸机的配合下,对阿富汗游击队潘杰希尔山谷根据地发动了入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苏军地面部队在几天内挺进谷地五十余公里,占领了山谷南部的各主要村镇;接着又以这些村镇为据点,向谷地两侧的垭口,峡谷派出作战分队,搜剿坚持战斗的游击队员。目前,苏军的攻势已持续两个月,但看来仍没有很快收兵的打算。人们注意到,自契尔年科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军事镇压。二月份,侵阿苏军伙周阿富汗伪军先后对首都喀布尔以北的舒马利地区和坎大哈、赫拉特、帕克蒂亚、楠格哈尔,巴尔赫等省的游击队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扫荡。二月下旬至三月底,苏联又陆续向阿富汗增派了上万作战部队以及一批直升飞机和轰炸机。三月,阿富汗当局头目卡尔迈勒  相似文献   

2.
喀布尔政权领导人纳吉布拉1月1日宣布从1月15日起实行单方面停火。这是纳吉布拉在去年访苏后做出的一个“和解”姿态。阿富汗抵抗组织领导人当即予以拒绝,指出这是一个陷阱和欺骗,要求苏立即从阿撤军,表示只要在阿还存在一个苏军,游击队就不停止反抗。 去年以来,苏联大肆宣传要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并表示支持联合国秘书长为政治解决阿问题所作的努力。去年2月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表示要在近期内从阿富汗撤回苏军。7月底,他又在海参崴宣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堡专电 苏联按照日内瓦协议于今年2月15日撤走了它在阿富汗的全部军队。然而,和平没有象人们希望的那样降临这块中亚古国的大地。在阿富汗境内,喀布尔政权同阿各派游击队就未来政府的控制权仍展开着激烈的军事较量。由于敌对双方兵力大体均衡,战场上处于僵持状态。与此同时,有关各方正在加紧活动,试图寻求政治解决阿富汗冲突的途径。 在苏军全部撤离之前,阿富汗敌对双方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各自的战略,准备在战场上决一雌雄。喀布尔政权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保卫首都喀布  相似文献   

4.
喀布尔专电 2月15日,驻阿富汗苏军司令格拉莫夫中将乘坐装甲车从阿富汗北部城市海拉顿来到苏阿边界。他和最后一批苏军人员通过苏联西南部乌兹别克共和国与阿富汗交界的阿姆河上的“友谊桥”进入苏联国境。在边界上喀布尔方面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派高级官员送行。但是,它结束了一  相似文献   

5.
思平 《瞭望》1985,(46)
十月十六日上午九时许,三架苏制米格机出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界派瓦山口,俯冲后匆忙扔下两枚炸弹,向西飞去。山头上阿富汗游击队的高射机枪一齐向苏机开火。枪弹声在山谷回荡。我们刚刚踏上阿富汗的山峦,战争场面就展现在眼前。在阿富汗战争经历了六个年头的今天,苏军和阿抵抗力量之间仍然处于对峙的局面,互有攻守,战斗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规模更大了。从巴基斯坦翻过山峰便是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专电 在苏联军队全部从阿富汗撤出前夕,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任命负责处理有关阿富汗问题的私人代表、厄瓜多尔外交部长迭戈·科多韦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单独接见本刊特约记者,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他说,苏军撤出后,阿富汗其它问题就可以  相似文献   

7.
子虚 《瞭望》1988,(18)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后,人们期待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能如期结束,但同时,对那里能否真正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表示忧虑。 8年半的苏军侵阿战争所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分裂了阿富汗,使这个本来部落林立的国家更加四分五裂。苏联的入侵使自己成为阿富汗广泛阶层的对立面,站在它这一边的只有它所扶植的喀布尔政权,据估计,这个政权拥有三  相似文献   

8.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已三个多月。阿富汗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苏军正在撤离,战争仍在继续,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阿富汗问题调解人迭戈·科多韦斯促进各派政治势力组建联合政府的进程业已开始。 苏联的撤军保证 4月14日签订的日内瓦协议规定,侵阿苏军应于5月15日开始撤离,在三个月内即到8月15日撤出一半,九个月内即于明年2月15日前撤完。  相似文献   

9.
王虹 《瞭望》1996,(43)
9月27日,阿富汗新兴武装力量“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并于当天绞死了在联合国驻阿机构避难的原总统纳吉布拉,令世人震惊。目前,“塔利班”虽控制了首都,但其它派系现呈联合之势,这预示着灾难深重的阿富汗将陷入更深层、更持久的流血冲突之中。 阿富汗灾难始于1979年12月苏联的大举入侵。阿富汗人民历时将近10年的抗击,终于于1989年2月15日赢得了这场抗苏战争的胜利。之后,于1992年赶走了苏联扶持的纳吉布拉政权,但人民期盼的和平并没有回到阿富汗,各游击队之间为争权夺利,又拉开了内战的序幕,残酷的内战已达4年之久。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有普什图、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他们分别占人口的50%、26%和8%。普什图族于1747年后一直控制着全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达两个多世纪,但在打退苏联入侵之后  相似文献   

10.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长阿克拉姆·扎基、驻伊朗的阿富汗游击队九党联盟代表和驻巴基斯坦的阿游击队七党联盟中的六个阿游击队代表于7月29至30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就政治解决阿富汗冲突的联合国和平方案进行了首次讨论,会议结束时三方发表了联合宣言,对联合国和平方案给  相似文献   

11.
访喀布尔     
伊斯兰堡专电 今年4月,阿富汗政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出现政权更迭。原苏联侵阿军扶植的纳吉布拉政权被推翻,以临时国家元首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为首的阿游击队临时委员会在喀布尔接掌了权力,宣告持续了14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终于结束。 游击队临时政府已执政一个月,阿富汗的现状如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堡专电 据今天(4月28日)这里收到的消息,阿富汗游击队临时委员会领导人穆贾迪迪和该委员会20名成员上午进入喀布尔市并接管政权。当天,穆贾迪迪在阿富汗外交部举行的正式仪式上就任阿富汗临时总统。 4月24日,阿富汗问题政治解决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游击队多数领导人经过7天的马拉松式会谈,在巴基斯坦边城白沙瓦达成协议,宣布成立一个由51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日本和苏联的关系显露出一些松动,主要表现在自苏军入侵阿富汗以来冻结的两国“国会议员交流”重新展开,双方的对话较前活跃。各种迹象表明,日苏关系开始“爬出冰冷的谷底”。今年三月,日苏在第四次事务级会谈商定,双方要加强往来和对话。此后,日苏在政府、议员,党派之间出现了互邀访问的新气氛。八月十六日,日苏就中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阿富汗战报频传。同往年相比,游击队更加活跃,士气更加旺盛。二月间,游击队先后解放了乔兹詹省的达扎布县和曼嘎加先县。在敌人重兵驻守的首都喀布尔,战略要地坎大哈、马查里沙里夫和赫拉特等城市,游击队也加强了活动,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夜袭和频繁的骚扰。  相似文献   

15.
阿里海尔专电 经过枪林弹雨洗礼的阿富汗的阿里海尔兵营和纳伊兵营已经是千疮百孔,弹痕斑斑,在6月炎热的阳光下更加显得破烂不堪,完全失去了当日的“雄姿”。 在数名全副武装的阿富汗游击队员的保护下,我们于6月9日参观了这两个苏军和喀布尔政府军被迫慌忙撤离的兵营。 阿里海尔兵营位于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省贾吉地  相似文献   

16.
4月16日,阿富汗局势急剧变化,阿富汗总统纳吉布拉突然辞去党政一切职务,一个由四位副总统和四位高级将领组成的委员会宣布接管权力。与此同时,阿富汗游击队在首都喀布尔周围集结,节节进逼。阿富汗形势突变,不仅使正在转折关头的阿政局更其扑朔迷离,而且也给列入日程的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虽然有关各方4年前在日内瓦早已签署过政治解决阿富汗的协议,随后苏军也全部撤出,但阿富汗战争至今仍未停下来。13年来,阿富汗人民一直处于战火危害之下,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丧失了和平建设国家的宝贵时机。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关注,力促尽快停止战争,恢复和平。 今年1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纽约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堡专电阿富汗总统布尔汉诺丁,拉巴尼1月2日在喀布尔宣誓就职。他是阿游击队去年4月底推翻纳吉布拉政权执政后通过选举产生的第一任阿富汗总统。在首席法官穆罕默德·法兹利主持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堡专电阿富汗的八大游击队组织领导人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在伊斯兰堡举行六天谈判,对立派别间就永久性停火和建立基础广泛的伊斯兰政府的选举进程等问題达成一致,7日签署了《阿富汗和平协议》。3月12日,这些领导人又聚会在沙特阿  相似文献   

20.
楠雅 《瞭望》1987,(52)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之说,近来甚嚣尘上。苏联早就表示愿从阿富汗撤军,但一再讨价还价,拖延不走。阿富汗问题何时并将怎么了结,世界舆论十分关心。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这次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里根会谈时讨论了阿富汗问题。戈尔巴乔夫向里根表示愿意从阿富汗撤军,但拒绝确定开始撤军的日期,而里根则要求他提出一个明确的撤军时间表。戈尔巴乔夫在会谈后告诉记者,苏联可以在12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