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洗钱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根据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洗钱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掩饰、隐瞒特定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行为。据此,笔者认为,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那么,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认定洗钱罪呢?笔者从本罪的特征上来进行简要分析。一、洗钱罪的犯罪客体洗钱罪的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洗钱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由于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联系非常紧密,在此,一并对洗钱罪的犯罪对象进…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1997年刑法典第312条作了修正。较之前的内容,该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行为、主观方面的"明知"等内容都有适当的修正,从而使得其罪质、本犯的处罚范围以及认定等诸多方面具有相应的变化,同时也为司法实践带来许多新问题。要正确认识本罪与其他罪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注意本罪与善意取得的区别及定罪处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马双斌 《当代广西》2012,(12):51-51
案情:贪图他人出售的低价无证车辆,结果便宜没占却因购赃买车身陷牢房。最近.扶绥县人民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王明亮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6,(4):118-119
过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只包括4种,刑法修正案(六)扩大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将刑法第191条第一款修改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沈义  谭树 《当代广西》2008,(13):54-54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这些作为女性从政的有利条件,使罗静虹年仅41岁便担任了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43岁时又兼任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正厅级)。而且,其丈夫也身居重庆市渝中区政府要职,女儿在美国留学。她可谓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这时的她却贪欲膨胀,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近日,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罪,依法一审判处罗静虹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1万元。  相似文献   

6.
论洗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罪的主要客体包括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司法活动 ;只要实施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通过黑心帐或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行为表现境外、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等五种行为之一种即构成其客观方面 ;其主体应包括上游犯罪本犯和他犯 ,单位也是洗钱犯罪主体 ;其主观方面要件是故意 ,并不包括过失。对洗钱罪的认定一要注意目前不宜把所有犯罪列入其上游犯罪 ,可将对国家和公民财产利益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包括在内 ;二要注意区分其与上游犯罪、赃物犯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关系 ,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7.
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主要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认定本罪时必须分清与其他犯罪的区别。对洗钱罪进行处罚时 ,必须科学地计算洗钱数额 ,以准确地确定罚金。  相似文献   

8.
洗钱罪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金融管理秩序(主要客体)和司法机关追赃,打击犯罪的正常活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走私犯罪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也可成为主体,应排除“上游犯罪”的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明知”。洗钱罪的认定要注意本罪与“上游犯罪”的界限、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本罪与包庇罪的界限、本罪与窝脏、销赃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胡慧 《公安研究》2021,(6):37-43
随着国家加快对《反洗钱法》的修订进程,以及全国范围“断卡”行动的持续推进,虚拟货币因具有点对点交易、匿名性、不可篡改等特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虛拟货币交易商家在从事虚拟货币交易“卖币”的过程中,极易面临“赃款”流入的风险,实践中对此定性不统一,主要涉嫌上游犯罪的共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所得收益罪。司法实务中对虚拟货币交易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的认定过宽,导致犯罪圈的扩大。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实务模型的构建,明确“故意型”虚拟货币交易属于“明知”的范畴,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过失型”虚拟货币交易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4):104-105
《检察日报》6月30日报道,松原市扶余县检察院作出决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对犯罪嫌疑人刘艳华、何淑杰批准逮捕,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春批准逮捕。经查,今年3月以来,扶余县第一中学教师刘艳华在与高中同学邰守镇联系后,在扶余县高考学生中大量销售间谍专用器材,供学生高考作弊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犯罪方法,有利于准确认定犯罪、合理适用刑法。犯罪方法可以作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标准,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犯罪方法是否构成犯罪要件、对定罪量刑的作用、刑法对其不同表述、复杂程度等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种类。犯罪方法与犯罪行为、犯罪工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作出重大调整,删除了“明知”“协助”等表述,将“自洗钱”单独规定为犯罪,即行为人自己实施上游犯罪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前不久,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纪某贪污、洗钱一案,并当庭宣判,以贪污罪、洗钱罪数罪并罚判处纪某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60万元。本案系江苏省首例“自洗钱”入罪案。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商标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应当以有关商标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公约的具体规定及其所体现精神为参照加以解决.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应当包括服务商标;驰名商标应在刑事领域予以特殊保护,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目前难以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商标犯罪入罪标准所涉及之"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非法经营数额"等概念,同样应结合国际法并参照有关司法解释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孙艳 《公安教育》2002,(7):35-38
·骗购外汇犯罪是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执法研究·新增加的一个罪名。我国刑事立法对套汇行为经历了一个由犯罪化到非犯罪化然后再部分犯罪化的过程。本文试对这新增罪名的立法沿革、概念、构成特征以及罪的认定、处罚等作一探讨。一、骗购外汇犯罪的立法沿革骗购外汇罪虽属新罪,但其脱胎于过去的套汇罪,而我国刑事立法对套汇行为的犯罪化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即由犯罪化—非犯罪化—部分犯罪化的过程。(一)逃、套汇作走…  相似文献   

15.
洗钱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收益,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破坏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多种犯罪滋生的温床,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历程,纵观当今世界反洗钱刑事立法,来观察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现状,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中还存在的缺陷,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有必要进行完善。加速促进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构建反洗钱刑事立法体系为现实目标,以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司法对洗钱犯罪进行更为有效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类罪,严重破坏着市场经济秩序,运用刑法手段规制此类犯罪已刻不容缓。由于立法上的疏漏,对商业贿赂相关问题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产生不同的认识,给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和范围、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犯罪对象,以及该罪在认定中的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便于在司法过程中准确认定和打击商业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7.
阿计 《公民导刊》2006,(7):28-29
“洗钱”一词的原意是把脏污的硬币清洗干净。这里的“洗钱”是指采用转换、转让、转移、获取、占有、使用等方式隐瞒和掩饰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以使犯罪所得表面合法化的行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的洗钱规模约相当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到5%。即3万亿到8万亿美元的规模,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恐怖活动猖獗,洗钱成了恐怖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加强反洗钱规范和国际合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近日,备受关注的《反洗钱法草案》首次提交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反洗钱法草案》酝酿时间长达3年,时间之长、政府部门参与之多,为中国立法史上少见。这意味着中国高度重视严防和打击日益猖獗的洗钱行为,以切断贪污贿赂、走私、贩毒等犯罪中的资金转移链条。  相似文献   

18.
洗钱犯罪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钱犯罪是指明知是非法所得和非法收益,而以各种方式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并试图通过伪装使之合法化的特定行为。各国对洗钱犯罪范围的界定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具体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将其严格限制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走私犯罪范围之内。洗钱犯罪破坏金融秩序,易造成金融风险;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并易造成对国家经济市场的干扰与破坏;干扰正常的司法活动,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和制裁;为新的犯罪积累资本,并继续破坏社会秩序。对洗钱犯罪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应确立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即防范为先,控制为主,打击为补,合作为辅;还应建立专项立法;建立金融系统内部的有效防范机制;注意加强控制洗钱犯罪的国际合作;加强对洗钱犯罪的侦查与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主体的情况决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轻与罪重。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实行的是成文法制度,现行的法律规定不能穷尽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使得有许多人员的身份到底是否国家工作人员难以界定,给打击国家工作人员的贪贿犯罪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司法实践中碰到较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公立医院医生、公立学校教师等主体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什么情况下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以及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主体的认定、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等,是贪贿犯罪主体研究中需要准确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由于该罪中自然人和单位为主体的犯罪,其立案的数额标准不同,在实际办案中如不能准确认定犯罪主体,就会给犯罪嫌疑人提供逃避打击的机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笔者试就合同诈骗罪中的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认定谈点认识。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条件 单位作为犯罪主体是修改后的《刑法》所规定的区别于自然人的一般主体。它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