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上午,日军在上海从苏州河以北开入公共租界,从此,公共租界这个孤岛也被日军侵占。日军侵占租界后,对整个上海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上海人民在租界内原有的极有限度的抗日自由被视为非法,大批工人失业,在业的工人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上海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上海的工人更加机智地通过各种方式同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煤气工人磨洋工在日军侵占上海的时候,上海煤气公司的工人在日军的枪口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油煤气厂的大门口,日军设置了武装岗哨,工人每…  相似文献   

2.
1937年11月12日,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结束。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日军占领了上海四郊和南市、沪西及苏州河以北地区,只有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占领,形同“孤岛”。英美法租界里的事务,是由租界当局处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伪政权不能直接干预。这种状况就给留在租界里的进步文化人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活动条件,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采取各种方式,开展抗日活动,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  相似文献   

3.
刘长胜同志是上海地下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67年1月20日,他因遭到政治迫害,含冤逝世。值此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倍感怀念。特撰此文,以示缅怀。一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上海环境极端恶化,为了保护党组织和干部的安全,根据中央指示,1942年秋,江苏省委及其领导人包括刘晓、刘长胜和大部分区以上骨干撤到淮南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这时我第一次见到刘长胜同志。在顾家圩子学习班总结上海地下工作经验时,我听到刘长胜同志开辟上海工人运动的动人事迹,深受教育。过去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上海工人运动受到严重的破…  相似文献   

4.
一丁 《党建文汇》2010,(3):39-39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天凌晨,日军出兵占领上海租界。当时暨南大学正在租界办学,接此消息,学校负责人立即举行简短而悲壮的会议,并决议“当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即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  相似文献   

5.
萧宏 《党史博采》2005,(5):43-45
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占香港,并派兵进驻上海租界.日军开进租界后,残暴地对待原租界区的人民.他们经常挨家挨户进行突击搜查,深更半夜间进民宅,或中途断绝交通禁止车辆通行,宣布戒严,搜查行人,任意拘捕中国人.日军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更是特别仇视,他们联络汉奸,必要斩尽杀绝而后快.上海的形势日益紧张起来,我地下党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在上海的领导同志及秘密机关处于极危险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东战场全线崩溃,不过一日,南京失守,长江两岸大片土地陷入敌手.由于日本与西方列强英、美、法等国尚维持外交关系,也不愿树敌过多.因此,属于英、美、法控制的上海租界仍保持原状,租界内的中国政府机关照常办公,特区法院照常开庭,江海关照常向进出口货物征税,抗日的报刊杂志继续出版.周围地区均被日军攻占,仅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法租界暂未沦于敌手,如同孤悬于茫茫大海的小岛,故而被称之为“孤岛.  相似文献   

7.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上海全部沦陷。就在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的一周之后,也就是12月15日凌晨5点钟,一个名叫佐佐木德正的戴眼镜的日本宪兵带着10多名宪兵队的便衣和若干旧法租界巡捕房直辖人员,气势汹汹地冲进了许广平的住所。经过长达两小时之久的抄家之后,他们抄走了《鲁迅三十年集》一部、《鲁迅日记》手稿,还有鲁迅、  相似文献   

8.
<正>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出版4个月后,由上海秘密出版机构——复社翻译成中文,并改名为《西行漫记》,于1938年2月出版。当时上海华界虽已被日军占领,但各界爱国人士不屈不挠,在租界内有一个文化界人士参与的“星二座谈会”,经常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地下室餐厅聚会,讨论抗日宣传问题。胡愈之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西行漫记》一书,提出翻译出版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  相似文献   

9.
“孤岛”上海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在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的前些日子里,中国军队以非凡的战争激情,面对来自黄浦江上日舰的毁灭性的炮火,将日本人赶回了黄浦江。11月5日,柳川平助中将率3万日军在杭州湾登陆,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并向中国军队的右翼腹地淞江逼进,最终迫使国民党开始全线撤退。溃败演变成了屠杀。30万中国军队死于该役;另有17万生灵在12月12日南京沦陷时惨遭杀戮①上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遭到破坏的国际性大都市。难民纷纷涌入仅10平方英里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数周内那里的人口从150万膨胀到了400…  相似文献   

10.
许德良的回忆在中共上海党史资料选辑《上海职业补习学校学生运动史》中,许德良(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成员)校长在《“孤岛”上的神州职业夜中学》一文中提到:“学生中参加革命活动的,不乏其人。有一个学生是当时上海各界救亡协会机关刊物──《团结》的政治交通。1938年春,《团结》被巡捕房破坏时,他与太平洋印刷厂一个职员同时被捕,并被逐出租界强迫送往宁波……。”我就是那个政治交通我就是那个政治交通,当时我名王均,参加新四军后改现名王军。我在1936年11月参加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简称职救)的。《团结》是当时上海各界救国…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09,(9):58-59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机关从武汉陆续搬到上海。中央机关在上海,有利的因素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地方大,好隐蔽,租界情况复杂,不登记户口,住房容易找,便于设立机关,搞秘密活动。上海又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的工作一直未间断,  相似文献   

12.
昆仑关鏖战     
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国际补给线粤汉路被日军切断,滇越铁路成为中国外援的主要通道。为了封锁这条运输线,1939年10月16日,日军大本营向在华日军最高指挥机关“中国派遣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11月13日,日军突袭钦州湾,随后,攻陷防城、钦县,从东南、南、西南三面形成了对南宁的包围圈。11月24日,日军攻陷南宁。12月4日,又进占桂南要地昆仑关。至此,日军的攻势暂告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通过对若干典型罢工斗争的分析,对孤岛时期上海工人求生斗争及其策略运用作一历史的总结。(-)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上海工人为改善生活的斗争,自1938年下半年起,渐次萌发,进入1939年后突呈猛审之势,形成高潮,至1941年后才曲折回落,成为孤岛时期颇具有特色之社会现象;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特殊的社会经济原因造成的。简言之,孤岛经济的畸形繁荣及工人生活的相对贫困,是发生上海工人维护最低生活水平里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淤沪地区,沦为孤岛的公共租界,凭籍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周边地区中,孤傲中立,尤显其…  相似文献   

14.
1932年,日本挑动一·二八事变,侵占上海虹口地区,逐步形成"上海日租界",暗中寻找时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制造事端,为其全面侵华做准备.而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上海的中国共产党员基本转为地下活动. 李秀若(李林原名)转至上海爱国女中读书期间,正值日军推进"渐进蚕食"中国华北地区的时候,她时常在街上目睹日军不...  相似文献   

15.
<正>1928年4月,台湾共产党在上海租界成立,后被人俗称"老台共"。1929年和1931年,日本警方在台湾发动两次"台共大检肃",老台共被瓦解,只剩少数人隐蔽民间或潜回大陆。  相似文献   

16.
华克之是震惊世界的“刺汪事件”的组织者,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战士,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秘密联络工作,周旋于日、美、英和汪伪国民党的豪门大宅,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胜利时,华克之又导演了一出让驻沪日军为我军“贡献”武器的好戏,推开那些惊险的情节,充分展现了华克之超人的胆识、智慧和勇气。  相似文献   

17.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3):63-F0003
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遗址位于上海市北京西路1060弄内(原爱文义路望德里1239号半)。 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迁至上海。因为这里当时属租界,各方杂处,居民集中,便于隐蔽和掩护,所以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企业公司发展很快,盛极一时,但大多数的企业公司不务正业,被人们斥之为投机公司.主要由上海和内地产业界、金融界和新加坡华侨台资组建的跨国经营的南洋企业公司却与众不同,它是一个产业资本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始终坚持为生产服务.并为大后方提供急需物资,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一、公司潮中“南洋”的业务宗旨——甘冒敌人统制风险,坚持开发生产事业八一三沪战发生以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内地战区人口不断蜂拥而至,游资日益充斥,一度因受战事影响而萧条停顿的市场,不久…  相似文献   

19.
路军 《党建》2023,(1):66-67
<正>20世纪20年代,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租界林立、华灯璀璨。“富人乐洋洋,吃肉穿绸不费力,穷人昼夜忙,屋漏被破无衣食”。繁华的背影下,是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1920年立春过后,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老革命党人柏文蔚的公馆逐渐热闹起来。即便在堂间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会客谈话以十五分钟为限”的小黑板,依然挡不住设于这里的《新青年》编辑部“往来无白丁”,更挡不住工作生活于此的“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谈笑有鸿儒”。  相似文献   

20.
1938年3月28日,在日军操纵下以北洋军阀余孽、大汉奸梁鸿志为头子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管辖地区仅限苏浙皖三省部分地区和宁沪两市。经大汉奸王揖唐介绍,日寇决定任用倪道烺为安徽省维新政府头目。此时的倪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天津法租界花园街的房子已卖掉,搬到英租界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