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完善执政方式和推动制度革新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制度自信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时代维度;以实现中国梦为实践维度;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为价值维度。统筹新时代制度自信的时代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健康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志勇 《世纪桥》2020,(4):44-47
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工程。从价值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撬动点,对于有效解决国家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具有基础性作用;从理论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从现实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全局导向,探索制度与文化互动的建设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将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追寻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实践历程中形成的精神集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用好红色资源,真正发挥精神谱系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厘清其建构维度及演化逻辑,掌握其内在规律。在建构维度上,精神谱系基于历史发展维度,形成时序谱系;基于创造主体维度,形成人群谱系;基于主题维度,形成主题谱系;基于地域(区域)范围维度,形成位序谱系;基于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维度,形成事件(会议)谱系。在演化发展逻辑上,从时间纵轴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源多向性;从内在生成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演渐进性;从创造主体演化发展看,呈现同核多元性;从表现特征演化发展看,呈现同质多面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的内在统一。在理论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经历了孕育和生成、丰富和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形成过程。在价值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国家价值、民族价值、人民价值和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5.
道路自信是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关于道路自信的根源不能作浅层的注解,而应作多维的深度分析,特别是要从规律和逻辑层面回答在挫折、考验、困难面前何以自信的问题。要从真理的维度、人民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历史的维度、世界的维度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21,(5)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必然之举。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动力因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依归四个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党风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数字政府建设是当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主线。"大问题"研究为数字政府助力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全新的观瞻视角,宏观维度上要强化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耦合,中观维度上要厘清与平台政府的关联,微观维度上要精准洞察撬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小切口"。由此,可基于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分别从工具逻辑、价值逻辑和治理逻辑三个测度刻画数字政府建设的脉络理路。未来的数字政府需谋划宏观方略与微观实操深度融合的顶层框架和行进方略。这种"因何、依何、如何"的建构逻辑为后续数字政府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可以因循的理论观照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8.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维度,《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文本变迁反映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历史逻辑演进规律,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反映理论创新与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历史发展与现实实践的客观需要、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的内在诉求。党的政治建设理论阐释与现实实践,深刻体现出党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对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自我净化进程、改进自我纠错机制、主动提高自我革新能力具有深刻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包含三重内涵,为新时代政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方法。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德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和中华传统“为政以德”的价值理念,论述了政德的内在结构,继而从引导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培养党的执政骨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政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系统论述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自我修养和组织培育两条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聂玉波  王玲 《世纪桥》2023,(9):83-85
宁波优秀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深刻认识宁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从价值导向、内在逻辑、现实实践、文化传承四个维度,探讨宁波优秀地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四条融合路径,即挖掘核心元素,丰富思政育人内涵发展;融合多元渠道,提升协同育人目标实效;坚持师生同学,形成思政育人源头活水;创新传承方式,建设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