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深刻的内在联系。习近平经济思想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了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最高政治原则,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分配与社会公正理论,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市场理论,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不能偏离“大时代”的历史方向,又要结合“小时代”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演进的一条基本线索,是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造成的时代特征变迁。从这个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经了“科学阶段”“俄国阶段”和“中国阶段”三个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概括,鲜明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许多发展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新中国外交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目标追求和实践要求上有许多原创性贡献。从国际关系史上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摆脱了权力政治的窠臼,其理论与实践创新更多。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传统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吸取教训,科学判断世界发展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对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与实践作了新的有益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新中国外交传统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实际,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许多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一般世界观与方法论集中体现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集中体现于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深刻体现了贯穿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和新时代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自信自立是这一思想的鲜明特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守正创新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是立足现实,坚持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辩证统一的必然结论;问题导向是这一思想的实践品质,标注了这一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观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原理的实践概括,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胸怀天下是态度境界,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世界”观,体现了这一思想的进境和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轨道上 ,在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探讨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的异同 ,对于在 2 1世纪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探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加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交流,第九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年会拟于2012年11月2日至3日在河南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旨在回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经验及其世界历史意义,谋划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和相关议题,积极为论坛  相似文献   

8.
顾悦 《工会博览》2009,(12):15-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不仅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的重点所在,更是在当今社会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所应坚持贯彻的指针。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四个建设更是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结合当前实际,将浅略阐述笔者对学习这一命题的指导意义的一些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9.
放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术生态,面对思想的多元与形势的多变,很有必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问题域。立足这些问题范域,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这种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设想。为实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梦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正在围绕自己所坚守的思想内核而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理论的认识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思想品格的要求,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定义和现成答案。必须正确总结和阐述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书写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精英的历史起点。他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概括,为在中国树立马克思主义旗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抓住了唯物史观的两大核心要素,对阶级斗争学说和群众史观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独到的阐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坚持的几个原则,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具有实践性、批判性、革命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恩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不断地反映时代的要求、揭示时代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时代化是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在总结经验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四个伟大"的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科学总结这一进程,将为我们提供很多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子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重要论断,既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同时又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科学而丰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这要求我们把握四个方面的一要科学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二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认识到它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伟大成果,是博大精深、多学科的完整科学体系,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三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结合中国实际,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四要自觉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为继续探索新道路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重要启示。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百余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问题,关涉对国内外反马克思主义诘难的正本清源,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性问题。分析整体性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当代解释力的核心;梳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诸重大问题之解是论证马克思主义当代解释力的关键;把握方法论视角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蕴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当代解释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动尝试。它经过"体系化""通俗化"的创作,完整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批驳了杜林的庸俗理论,提高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社会主义运动水平,使其从险些分裂走向了团结统一。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将《反杜林论》编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通俗读本加以传播。《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多国的翻译和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使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欧,却在传入东方后先在中国大地迅速结出了硕果。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其次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时代条件比较契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西欧已有的历史发展经历制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对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还不成功的德国,以及那时还谈不上资产阶级革命的俄国和中国来说极具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传统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程度高,从而更易被中国人民理解和接受,在中国更容易结出硕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运用,对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坚定坚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政治逻辑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现实逻辑体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哲学逻辑体现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时代逻辑体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境遇。这些逻辑意味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逐步引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对优势,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版图将发生革命性转向;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超越,扎根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逐步主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