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塞尔维亚共盟马克思主义中心和南斯拉夫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最近组织了一次大型讨论会,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前景”。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的原因。会议认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深深陷入了危机。体制,换言之,经济(和社会)秩序是危机的核心问题;强制或统制,作为苏联型经济管理的基本手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正在失去效力。说体制是产生危  相似文献   

2.
<正>“天不言而四时行。”当世界又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演讲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针对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  相似文献   

3.
经济预测是经济学家必须承担的任务之一,预测是否准确?一年前谁曾说了什么几乎被大多数所忘记。曾记得一年前,经济学家们聚在一起分析2002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时候,由于受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和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打击,很多人都认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01年,至多是持平。只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可以“坐8望9”。现在看来他“猜”对了。在新的一年来到时,经济学家们又在对2003年经济走势进行判断,鉴于2002年经济出色的表现,今年“看高派”成了主流,绝大多数人认为2003年经济增长率会在8%左右。  相似文献   

4.
改革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是先从农村做起的。农村经济改革又先是从搞活农村经济的“细胞”——农户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文章是自下而上做的,这也是一种“反弹琵琶”。这样,农村改革就成了整个经济改革这篇大文章的上篇。上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柯享在谈到文化的定义时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之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之因素。”纵观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感到经济的发展是和人类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文化,尤其是作为文化基本核心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都深深作用于经济活动。本文旨在考察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思想文化因素,通过反思,认识当前经济变革中传统文化方面的阻力。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它的积极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也由于它的消极因素的限制,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发展异常缓慢。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5,(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公开发表了。这是又一个推进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 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党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讲农村工作的。每一个一号文件都受到亿万农民的衷心欢迎,推动着农村改革的形势有如江河奔腾,一浪高过一浪,蓬蓬勃勃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维英 《瞭望》1987,(45)
“星火计划”,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一项长期的科技政策,概括地说,就是动员和引导全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部门、产业部门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服务,为把科学技术引向八亿农民的农村、乡镇,为提高全民族的劳动生产率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星火计划’的实施也会起到用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落后生活方式的作用。 作为一项长期政策,不能说这项计划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很周到了,相反地,它目前还只是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习十四大文件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我们要在思想上实现“五破、五立”.一是破除“宁左勿右”的观念,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辨是非的观念;二是破除经济建设“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自觉形成整体合力的观念;三是破除怕担风险、怕背包袱、怕负责任、怕犯错误的心理,树立敢闯、敢干、敢试、敢冒的精神;四是破除封闭保守的观念,树立敞开门户,大胆引进、吸收、联合的开放观念.五是破除不适应形势的传统用人观念,树立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新的用人观念.真正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发展自己,理顺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一)加大改革力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改革才能激发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国民经济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要靠改革来解决.加快发展的第一意义,就是加快改革步伐.当前改革的重点县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机关职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要求党领导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讲信誉,共产党员必须带头讲信誉,因此应该首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信誉高于一切”的观念,并自觉地用铁的纪律维护信誉.人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性,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说经济利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基础,而理想和信誉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而信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表现.一个人没有理想,就会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一个人如果在社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间,在探索宣传工作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宣传与经济宣传的关系时,出现了一种“经济宣传为主”的观点。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种误导。 “经济宣传为主”在理论上的失误 失误之一,是对克服“两张皮”的误导。提出“经济宣传为主”的用意,大约是想通过增减经济宣传与政治宣传在宣传工作中的比重,以工作重心向经济宣传方面的倾斜,来解决宣传工作向经济工作贴近的问题。但这会带来两个后果:其一,这种贴近是以两者比重的变化为依托的,一方的加强,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弱,如要彻底解决“两张皮”或把“两张皮”变为“一张皮”则需以彻底取消另一张皮为条  相似文献   

11.
潘燕 《瞭望》2004,(14)
年初的喧嚣之后,人们对于今年经济走势似乎多了一层困惑:国债总量在减少,结构在向社会事业倾斜;协调发展可能会影响以往的财力物力分配;紧缩银根会压低投资增长;以往热闹的汽车房地产消费在降温;1-2月外贸逆差猛增筹等,似乎所有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指标都在做着“减法”,那么,今年经济靠什么增长?  相似文献   

12.
告别“八五”的辉煌,走向本世纪最后五年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人们正以极大的热忱关注着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第九个五年计划里,中国经济将循着怎样的发展思路,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下个世纪.回首即将结束的“八五”计划的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和得失,无疑会给“九五”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八五”为“九五”的发展奠定了什么基础“八五”计划时期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期.改革开放迈出了一系列重大步伐,加快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格局,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在许多方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的预定目标.这些都为“九五”期间,我国在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和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就“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问题,请他发表见解。 记者:您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您认为经济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厉:在判断经济形势时,首先需要确定同什么时期相比。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应当同1988年下半年和1989年上半年相比。同那时相比,通货膨胀势头被抑制住了,物价总水平趋于基本稳定;农业大幅度增长;出口贸易扩大,国际收支状况好转;市场秩序经过整顿之后也有了明显改善。这些都是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4.
严:你刚才大会发言,说中国改革的战车陷入了泥潭,这是一个比喻,说明改革遇到了严重困难。但是,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出路。现在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都不知道怎么办,这倒成了现在中国的主要问题。温:我对中国的改革现状有三种估计,中国改革正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原地待命,改革如果停下来,会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第二种选择,就是“开倒车”,想从泥潭中退出来,重新寻找出路。当然收权、紧缩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一个危险:“辛辛苦苦十来年,一夜回到改革前。”我们已经看到过波兰、捷克退回很多年,又从原点出发,那是很可怕的。我现在正在探讨的是第三种选择,有没有可能朝前走,走出危机,走出泥潭。不要把“深化改革”变成一句空话。我担心现在的调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也可能把“深化改革”全部冲掉。严:危机在什么地方?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混乱,似乎找不到解决办法。人民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对改革的失望会造成某种倒退或停滞。倒退停滞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提出新的改革,这个时间如果延长五年、十年,对中国的损害就会非常严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专电应苏联新闻社同仁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了“乌克兰70年:成就和问题”圆桌讨论会。会上,乌克兰经济邮门负责人和学者大都认为:“乌克兰的经济不改革不行了”,必须从改革中找出路。摇摇欲坠的桂冠乌克兰原先被称为“煤炭共和国”、“冶金共和国”、“大吨位化学和重型机械共和国”。而今,这几顶桂冠都已摇摇欲坠。乌克兰科学院科技进步部主任波波夫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对讲政治这一命题作了深刻论述,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由此可以想见,讲政治,绝不是停留于旧观念上的空头政治,而是同党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实实在在的政治。例如,国有企业是否注意改变管理落后状态,决非一般作风或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经营效益好或差的大问题;经营效益好或差,是在新形势下讲不讲政治的具体反映。本文围绕“国有企业要注意改变管理落后状态”这个命题,联系现实情况,谈点浅显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增长率让世界注目,两国的市场对外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对比两国一直是世界媒体的热门话题,人们热衷于对比两国的经济发展,一会是“龙象之争”,一会是“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之比。而印度经济学家、尼赫鲁大学副校长巴巴塔查亚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就世界经济发展而言,中国给印度提供的更多的是挑战和启示,如果说机遇,那也是主观造成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来说前进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从传统体制向新的体制转换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改革采取逐步推进方式的情况下,双重体制在一个时期内并存的局面不可避免.如何正确对待双重体制,目前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双重体制与传统体制相比,是倒退还是前进?人们一般认为,我国过去实行的传统经济体制,基本上是行政指令型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过度集中的权力决策结构,直接控制为主的调节体系,平均主义的利益结构以及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纵向隶属关系为主的组织结构,构成了旧体制模式的特征内容.的确,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中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但是不仅仅如此.由于我国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自然经济影响更为深刻,加上长期以来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动员式的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因素,使得我国原有体制集中化、实物化、封闭化和平均主义化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实行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的苏联和东欧各国.  相似文献   

19.
能人当自律     
边修 《瞭望》1995,(48)
张家港市有一家年利税超过千万元的工厂,厂长因经常参与赌博被公安部门收审,这时审里收到了几十封求情信,认为这个厂长对企业贡献较大,是个“能人”,处理了他,怕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市委明确表态:从大处讲,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经济迟早会掉下来;从小处讲,靠这样的“能人”办厂,企业迟早会垮.结果求情无效,政法部门依法处理了那个厂长.所谓能人,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比普通人更具聪明才智的人,如发挥得当,常常要比一般人取得的成就大.但现实中也存在另一类“能人”:一旦大权在握,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是用在为群众办事、为社会造福上,而是用在了沽名钓誉、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上;不是遵纪守法,用正当手段搞活经营,而是行贿受贿,坑蒙拐骗,违法乱纪,为捞钱不择手段.像北京的沈太福,无锡的邓斌,以及江西那个用50万元公款为自己买来一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桂冠的某厂长,均属此类“能人”.对这样的“能人”,张家港市市委书记秦振华说得好:发展经济需要各种能人,但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在市场经济控制下,林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英国经济发展的时候,曾一度认为先发展经济,一切都要为经济的发展让路,但是现在社会更注重环境治理,提倡环保,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经济,还有精神方面,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林业经济也成为当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改革措施是:健全林业体系建设;简化办事程序;保障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注重农村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