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各个国家虽然在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的绝对量方面差别很大,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大体相同,从而使它们在社会结构方面逐步趋向一致,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自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了许多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即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世人所瞩目。这一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面貌,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变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工人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带来崭新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进行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找出其中普遍的、规律性的事物,不仅能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本质,而且能准确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方向。本  相似文献   

3.
4.
世纪之交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全球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的一份答卷.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予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以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精英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整合 ,分析文化与商品的关系 ,文化与商品的矛盾辩证地统一于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政策 ,发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优势 ,实现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瓦解,成为20世纪最具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成为改变亿万人民命运的巨大悲剧。这个悲剧留下了众多的关注,但现代社会学家屈从于政党利益的评价并不客观。如此重大事件在这样短暂的历史透视中不可能有清醒而客观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人口与农业的发展失衡等方面,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认真总结其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本身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袁征 《工会博览》2004,(22):7-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公有制正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冲突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冲突的凸显期和多发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承认和正视现实社会冲突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意味着在社会冲突的治理方式上,要走一条非暴力、非对抗的治理道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治理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持续过程,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在意识形态层面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到专政意识形态的转变。随后70余年苏联意识形态发展和演变证明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苏共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把握思想舆论主导权;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拓宽发展路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将意识形态掌控力纳入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范畴,不断提高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能力;必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1.
1989年6月,在苏联科学院院长古德良采夫主持下,召开了包括阿巴尔金、布坚科、扎斯拉夫卡娅、斯米尔诺夫等著名学者参加的"现代社会主义概念"专题讨论会。讨论会纪要分三次在《真理报》上连载。在此前后,许多学者、人民代表、普通群众也纷纷在苏联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讨论社会主义问题。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报刊和讨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若干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发言主要是反思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的原因。这一失败连同中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基础的瓦解以及伟大的联盟国家苏联的解体,乃是20世纪最大的悲剧。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此经历了曲折,这给原社会主义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造成了严重后果。联盟国家的解体、所谓的改革给我的祖国乌克兰(原苏联的共和国之一)带来的是经济崩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整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对待私有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必要根据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此进行新的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沈耕 《当代世界》2010,(3):49-50
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动的新特点进入新世纪后,特别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形势下,两种制度的对立实际上已让位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民族国家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竞争。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对抗的一面下降,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上升,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许多俄罗斯人的社会意识中出现了一种为斯大林主义正名,甚至颂扬斯大林主义的倾向.这是对破坏性的后苏联改革的反应所引起的.苏联的成就,如国家工业化、科学文化的发展、居民的社会保障(全民就业、免费教育和医疗、实际上的免费住房、一个月的休假等),都被重新归功于斯大林,更不用说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曲折过程,开始时接受苏联模式主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不仅仅是苏联模式造成的,也有与我们在学习进程中未能充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所代表的首先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资本控制着社会经济权利,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关系私有制的比重日渐加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探讨应突破传统的"所有制决定论"的束缚,更多地立足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立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予以科学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从外交角度来理解、论述“一面倒”政策。的确,这个政策最初与“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起并列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外交方针。但是,这只不过是浅层次上的含义。其实,在重大的国家政治和国家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上,中苏两国不仅很少有一致的地方,而且后来还发生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导致了国家关系的破裂。我认为,从更深层次上说,“一边倒”政策所表明的实际是把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锁定在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上  相似文献   

19.
勃列日涅夫时期利益集团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损毁表现在两方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抵制改革,直接阻挠了传统经济机制弊端的革除,使这些弊端积累;为了谋取新的私利,形成"分利坏效应",使社会动力改变,放大了传统体制弊端。这导致戈氏改革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已经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   

20.
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事业规律性的集中体现,属于其总战略和总原则。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过程被拉长,使其价值目标实现形成长期性、统摄性、超越性特点,至关重要却又极易被忽视。苏联改革祸起弃守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致使策略失误连连,最终酿成解体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