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志们: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人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实现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国内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制订,而且也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海外华人实现广泛团结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确立的一项宏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4.
刘金国 《工会论坛》2006,12(4):15-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企业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阶级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导力量。因此,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工会工作的主题,工会必须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搞好文化建设,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而且为发展生产力提供科学文化和智力的支持条件;它既能发展人的文化修养和提高道德素质及其精神境界,还能提高文化的对外影响和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 ,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及其历史使命学说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在纪念小平同志诞辰 10 0周年 ,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从感情上寄托对他的哀思 ,而且要在行动上继承他的遗志 ,继续坚持和实践他所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前 ,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达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就必须遵循新的思路实现新的发展 ,在解决深层次矛盾中不断取得改革的新突破 ;在同国际接轨中形成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在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利益结构调整中维护社会稳定。在这项既充满希望又异常艰巨的开创性事业面前 ,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充分调动我国广大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一个亟需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在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团结工作,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新力量。一、新的社会阶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逐步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面的新发展,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一个既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又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工人阶级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其它阶层的出现以及其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必然要求我党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我党吸取和总结苏东国家执政党失败教训后的结果。事实上,判断一个党的性质,关键要看这个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和路线,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的全面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凝聚社会上所有积极的力量,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包毅 《社会主义论坛》2005,(6):14-15,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在现代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更多的要靠健全完善的法制来保障,和谐社会应该是崇尚法治的社会,法制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我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时也构成了共青团所处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注重调节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国科技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科技人员要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依靠…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同志面前,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实现反腐倡廉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与公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公安工作的实际出发,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振兴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力量,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公安工作的实际出发,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