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脉相承性.它们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其根本内容都是围绕"生产力"、"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人民利益"展开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并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民族文化特性的深刻内涵是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的一项基本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双百方针",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把坚持"双百方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科学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这对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保护生态环境、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相结合"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执政为民",既是江泽民总书记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又是我们党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执政为民"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还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强大的现实基础.当前我们应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提出具体要求和途径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真理观、价值观及唯物史观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着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是与客观事实完全相背反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进一步深化研究这一问题创造了条件,但是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个体条件和历史经验以及其他思想倾向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而且近年来又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再思考,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留下了空间.因此,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分析"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深化研究的思路作一些探讨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又包含了"选择论".在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尊重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命运"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长期探讨的历史."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功能性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了"中国的命运"这一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总问题,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李达等哲学家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与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之意蕴要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是考察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原创形态"包含着三个理论支撑点一是人的需要由人的本性所决定,二是人的需要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三是以人的本性需要为最终价值尺度.只有深入发掘这三个理论支撑点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主普适论"的四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普适论"虽为西方学术界提出,但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对"民主"概念的现代解读有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以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为本质特征;非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经验概念,影响较大的有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和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民主普适论"的兴起与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民主输出战略有关,暗含的主题是拷问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质,其导向是经验性的美国宪政民主模式."民主普适论"与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趋向和要素关系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那就是忽视对"命题"进行元理论层面最具普遍意义的深入分析。没有"命题分析"的命题研究,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缺失。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的逻辑形式,二者的关系在于"命题"决定于"事实"而不是相反。只有遵循"命题——事实——命题"的逻辑认知路径、从"命题"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命题态度"干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研究,进而才能保证研究程序的逻辑性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集"方法·理论·政治·大众"于一体的"复杂事实",因而是一个"方法·理论·政治·大众"多维表达的分子命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论述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当代共产党人要坚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三个代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具体地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人类历…  相似文献   

18.
帅传系 《前沿》2006,1(7):3-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表述为"最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随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空范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系统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空范围,从而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一五"时期借鉴苏联模式是种必然选择,并具有不可抹杀的功绩,它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我们应看到照搬苏联模式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几近中断.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外国经验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