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功利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凝结了历史、现实的经验教训和邓小平的理性思索,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一、物质利益原则:邓小平社会主义功利思想的核心道德和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首先就打一个如何从道德角度看待物质利益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曾深刻论述过物质利益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向我们指明:“人们奋斗所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在道德与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社会公平问题、道德评价问题及爱国主义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方面,对毛泽东伦理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能赋 《求实》2000,3(2):9-10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勇气和首创精神,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道德理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与解决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道德理论体系,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道德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是辩证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确立了既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又能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道德原则。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4.
义利问题,作为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邓小平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义和利的关系作了充分的阐述,形成了科学的义利统一观。 (一)在邓小平的义利观中,重视公共利义,但并不排斥和压抑个人利益;强调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思想,同时也强调个人合法利益应当受到充分的尊重。 (1)在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上,重视公共利益。但并不排斥和压抑个人利益。 邓小平一方面肯定了物质利益对于道德的基础地位,反对过去那种只注重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物质利益和道德关系上必须坚持辩证法,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社会引导方面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统一等三个角度阐述了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指出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认为应该高度重视物质利益问题。人民至上是邓小平物质利益思想的显著特点。兼顾与服从的统一是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邓小平指出 ,大力发展生产力 ,搞好经济建设是人民群众摆脱贫穷 ,获取物质利益的根本手段。“先富———后富———共富”是人民群众获取物质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道德建设决不仅仅局限于精神领域。道理很简单,人们的社会意识包括道德意识在内,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脱离人们的具体社会存在,一般地去谈论道德建设,至多只能治标,很难治本,收效甚微。综观当前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衡行为,其本质就在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可见,社会物质利益分配的格局和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公正、公平的社会物质利益分配格局,会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氛围;失衡的社会物质利益分配格局,会引发出道德上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今天要加强道德建设,就应该从改革的大局出发,从“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全局关系中去探求和努力,才能避免空谈或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刘悦 《求实》2001,(9):8-11
在物质利益观上毛泽东、邓小平有许多丰富深刻的思想 ,他们都把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在实践上没有能够把他的思想坚持贯彻下去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问题提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和价值层面。邓小平在精神驱动力和物质驱动力、限制消费与鼓励消费、公平与效率、计划实现与市场实现的关系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现代公民道德责任实现的问题上,要处理好责任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要关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在现实性上谈道德责任,是不能完全否弃利益的,道德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以利益为实现基础的,关键在于利益的获取是否合理。利己不损人是道德的最低限度,利己又利他是道德的理想状态,而纯粹利他则是道德的崇高期望。在道德的选择指向精神层面时,这对于人们的道德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自觉是立足于人、立足于时代的道德自我反思、自觉觉察和自我创建,通过道德实践达到利益与道德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曾经长期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这场争论的内容很丰富,用今天的话来说,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第二,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这是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责任制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形式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或者又叫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决定着他们在分配中得到产品的多少不同,即物质利益不同。在私有制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改革的效果日益显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愈来愈多的人的承认。但是,对于经济改革与社会道德水平的关系,人们的意见还不那么一致。一部分同志担心,承认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会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发展商品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把握的关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1.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发生了偏差,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讲物质利益,重金钱。尤其在经济类院校,这种思想更为突出。精神追求与物质利益的实现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精神追求为人们…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科学的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邓小平伦理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理论,全面阐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同志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本质理论。在1984年2月24他指出:“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①“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②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5.
农民利益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利益的思想,对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文化利益给予高度关注,从而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4,(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蕴涵着丰富的物质利益思想,共同富裕作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考察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利益的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物质利益实行的社会制度原则;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人对幸福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及实现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人的问题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对人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在总结毛泽东关于人的价值追求思想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定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精神面貌好一些"文革"期间,人对幸福的追求被轻视,人对崇高的追求发生异化。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他面对的是两个同等严峻的事实。(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极为困难。(二)社会风气,道德面貌蜕变。"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63页)邓小平同志无法容忍人民生活的贫穷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他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1975-1982  相似文献   

18.
马永庆 《理论学刊》2004,1(10):49-5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阐发了比较系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道德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道德建设的物质动因 :发展社会生产力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总是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怎样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这是现时代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较为系统地阐…  相似文献   

19.
眼下,恐怕谁都会感到,人们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已经不再是遮遮掩掩的了。斤斤计较于个人物质利益的得失,乃至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也不属罕见。对此,人们往往会感叹不已,觉得现在的人觉悟低了,思想倒退了。有些人还由此联想到在资本主义的商品世界中,物质文明和道德沦丧的巨大反差,从而据以对改革开放、对发展商品经济疑虑重重,甚至提出种种非议和责难。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些年来,出现人们热衷于个人物质利益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的利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漏洞,钻价格“双轨制”的  相似文献   

20.
一切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手段,归根到底都要以对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基础。物质利益原则是全面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行为规范,也是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次物质利益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就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