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我国新发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新指标体系"来衡量,河南省高新区有不少方面亟待提高.河南省的高新区今后的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立区之基,使高新区成为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基地;(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使高新区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三)坚持以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使高新区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强有力的引擎;(四)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高新区成为创新的先行区;(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使高新区成为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六盘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申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行动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祁豫玮 《唯实》2018,(5):29-3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的关键时期,审视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格局,最可依托集聚创新要素的平台在高新区,最有条件扩大先发优势的板块在高新区,最具潜力构建创新高峰的地区在高新区,高新区板块在全省创新发展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要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加快建设"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关键之年,重庆高新区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确保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的滨海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近年来,滨海高新区通过构建三级孵化创业体系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6.
合肥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历经23年的建设和发展,合肥高新区在完成最初的"要素集群"向"产业主导"方向转变的前提下,形成了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八大重点产业,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的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人才最为聚集的区域,产业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目前,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也就随之而生。合肥高新区与苏州、武汉、无锡等先发高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规划目标不够具体、人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人才载体平台尚不健全、人才的服务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的问题。高新区作为建设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合芜蚌人才特区"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破解制约高新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的瓶颈;如何规划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发展战略,增强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更好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推动高新区加快"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主城都市区西部,蜿蜒的中梁山和缙云山,滔滔的长江和嘉陵江,共同勾画出一片广阔的土地。在这里,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补齐重庆创新短板,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应运而生。以科学为名,以科学铸魂。"十四五"开局之年,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在重庆这片热土上,一座"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8.
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时代对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发挥其特殊地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起到激发、鼓舞、推动的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从创新自身着手,即创新组织体系、加强网络建设、注重团干部素质培养等。同时,也要在校园活动、营造氛围、建立健全激励体系上不断创新,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展示平台、创新环境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成后来居上之事,须非同寻常之举。”从“重庆制造”到“重庆创造”不能“闭门而造”,既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开门创新。鉴于重庆目前的科研实力和打造开放型制造业高地的紧迫性,我们要解放思想:当自主创新满足不了现实需求时,就大胆开门创新——通过与别人联合攻关、花钱购买、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多种手段,尽快提升“重庆造”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时代对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发挥其特殊地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起到激发、鼓舞、推动的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从创新自身着手,即创新组织体系、加强网络建设、注重团干部素质培养等。同时,也要在校园活动、营造氛围、建立健全激励体系上不断创新,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展示平台、创新环境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内涵丰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展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福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以组织创新为先导,重点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华刘善斌 《学习月刊》2014,(24):F0004-F0004
襄阳将以高新区为改革试验田,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区经验,开展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全力在33项改革事项上实现突破,实现高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此次改革重点包括8个方面,分别为: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深化工商服务便利化改革、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对外开放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6,(1):72-72
重庆高新区石桥铺小学拥有72年光辉历史、47个教学班、2350余名学生。石桥铺小学敛力于教育改革,培育创新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体验,曾先后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等称誉。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正式出炉。《报告》显示,2006年重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已经连续两年位居西部之首!而在直辖之初,重庆市创新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十七八位间徘徊,落后于相邻的陕西和四川。 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陈军感慨到:“排名上升的背后,是重庆科技管理的一次次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要实现“构建西部战略高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需要在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上进一步突破,率先跨越。这表明,作为集中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成都高新区,将肩负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弘扬创新精神,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成都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已经弱化,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些也对成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成都高新区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建设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资源的聚集地、培育创新能力的基地、构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示范地、“三个代表”的模范实践区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侠 《理论学刊》2002,(6):77-7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一诞生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展现出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 ,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 ,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进入新世纪 ,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 ,全球性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空前激烈 ,高新区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 ,必须创新发展思路 ,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制。为此 ,本文试就高新区创新问题作些探讨。一、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准则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推动高新区快速发展的首要环节。要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杨涛 《当代党员》2023,(22):42-45
<正>引进来的人才该如何办理落户,可享受哪些购房和租房政策?动动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不久前,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探索建立党建统领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123”工作体系,从散落在多个部门的280个服务事项中,首批优选了37项人才高频服务事项,制成服务清单,并完成线上系统集成。人才只需一次性提交资料,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安心扎根奋斗。这项举措的出台,是重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三服务”,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3,(18):10-10
《科技日报》:集聚创新要素打造"贵州硅谷"6月6日,贵州省省长陈敏尔来到贵阳国家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深入正在筹划建设中的贵州科学城工地现场调研,提出加强统筹规划,加速集聚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要素,打造"贵州硅谷"的构想。建设贵州科学城,是贵州省与中科院去年签署的《共同推进贵州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合作  相似文献   

19.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内涵丰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展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集群创立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是促进福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必须从区域发展规划、运引机制以及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实行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北京传真     
正贵阳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日前,科技部公布的2013年度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中,贵阳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单位,至此,贵阳高新区共摘得9块"国字号"招牌。贵阳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继该区被认定为"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