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凤春  李祥 《理论探讨》2004,2(6):28-29
一、邓小平的效率公平观及其贡献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分配优先、均中求富的经济发展目标模式,这种战略的实施保证了社会成员有饭吃、有衣穿,对维护社会稳定、安定民心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配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则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进行生产,结果导致生产能力低下.这种具有强烈道义色彩的分配模式最终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所以邓小平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1](P128)正是在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严重泛滥的经验教训吸取的基础上,邓小平积极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使我们闯出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能保持社会公平,又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静贤 《学理论》2009,(31):70-71
公平和效率是经济社会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和概念,在科技社会中由于高度竞争、科学研究资源的稀缺和科学家在研究能力上客观差别,使科技社会中也出现在经济领域常碰到的两难抉择:即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问题。因此,文本探讨科技社会中公平和效率问题,提出并探讨掌握科技专家如何在科学知识的发现和技术运用中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人的价值角度透视问题,就可以发现公平和效率的两难选择正是根植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人的价值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4.
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是全体人民共创发展成果和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统一,是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成果上取得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目前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使大多数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行政学中如何评价公平与效率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实现二者在现代政府管理中的完美结合 ,提升政府竞争力 ,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主体、资源和过程层面来探讨公共政策中的公平争议问题,然后探讨市场体制下的效率问题,并提出公共政策的实践就是针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政策干预,既追求市场配置资源时的高效率,更追求主体和资源层面的社会公平。最后,本文探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提出当公平的结果实现的是主体追求更高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直接实现其目标时,公平才能与效率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对公平与效率有不同看法:第一类认为公平规则或机会平等能赋予最大的公平,“均等分配”会损失效率,导致更大的不平等;第二类认为效率本身不意味公平,市场缺陷要求政府按公平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第三类则提出,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侧重,以动态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杨洁 《学理论》2010,(1):116-117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互结合,就要既不过分强调效率,适当追求较高的效率,也不过分强调公平,保障相对的社会公平。公平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和促进效率水平的提高;同样,效率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和促进公平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作者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效率和公平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杨在平 《理论探索》2005,(6):117-120
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有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阐释,不但对公平的理解是失之偏颇的,对效率的理解是不周全的,在把握两者关系时也有失公允和客观。同时,这种简单化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复杂性与公平和效率的关联性追问的放弃。只有在规范意义上理解效率,在正义和道德层面上理解公平,并且把规则作为理解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前置性条件,才能厘清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深层内涵及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要求将公平与效率纳入到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框架之内,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应对发展成本界定的困难、制度变迁的渐进性、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把握困难、科技发展的有限性等难题,从而构成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必然张力和必要的动态平衡.恰当的张力维系和必要的动态平衡应该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公平与效率关系定位历史变迁的合理维度.  相似文献   

12.
梁波 《行政论坛》2006,(2):70-72
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思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新时期,我国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边立新 《民主》2005,(9):12-1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深入研究我国当代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现状,正确选择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公平是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基础。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公共政策的关键就是要协调与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既能提高经济效率,又能实现社会公平——借助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提高效率;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决财富分配不公,以彰显公平。将效率与公平完美地结合于公共政策之中,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效率与公平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实质及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可以构建公平效率理论模型和公平效益决策模型,从社会福利最大化来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度”,解析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合理性。目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以更大力度解决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观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当代,和谐社会观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形成既有利益关系的协调性,又有价值观上的普遍性。利益讲的是效率,价值则注重的是公平,效率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注重的是分配的合理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存共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是一成不变的。和谐社会观,就是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并把此种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为和谐社会观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分配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效率,社会公平,资本形态,产权与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识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经济有效发展和社会公平趋势的契合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斌 《理论导刊》2004,3(11):21-23
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尺度。不同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时期形成的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观念不同。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纯粹计划经济的实践共同证明离开公平讲效率最终难以实现最佳效率,离开效率讲公平最终也达不到真正的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提升分配理念促进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提升收入分配理念,是基于我国现实收入分配依存的一系列背景因素、面临的各种内外条件作出的必然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的基本问题,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构成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理念。目前在这一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把公平与效率简单化地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的统一和互动。调整和提升分配理念要摈弃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着眼于二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