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性质、具体形态和责任承担的法律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实务界经常遇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性质、具体形态和责任承担的法律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实务界经常遇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圣 《法制与社会》2011,(5):273-273
对于保险实务中普遍存在的"法定受益人"现象,而现今的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纰漏,如何认定保险合同真正的受益人成为了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有无必要引入"法定受益人制度"在理论界也是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违约金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设定和支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的争议,一直困扰着整个学术界和实务界.本文尝试着对这样一个争议以久的老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集百家之言",希望能对解决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的争议起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宋涛 《法制与社会》2012,(11):50-51
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现阶段立法并没有对证明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导致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如何构建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到底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是什么?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以及现阶段该如何从民法的角度进行保护呢?理论界有哪些争议?争议焦点又在何处?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来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8.
如何确定解散后未经清算的企业法人之诉讼主体地位,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颇存争议的问题。在廓清有关概念、考量审判实务、借鉴国外立法例后,构筑未经清算即被解散的企业法人与其清算责任人为共同诉讼主体的制度,是合乎于理论,并有益于实践的。  相似文献   

9.
民事检察制度对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现行民事检察制度是否符合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民事检察与当事人处分原则、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裁判的既判力”原则、诉讼经济原则以及与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的关系等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议焦点问题进行了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以编制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在《劳动合同法》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庭审方式和诉讼制度的改革,司法鉴定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的主要瓶颈,对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形成共识,但就如何对我国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将建立怎样的司法鉴定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着颇多争议。对此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卡多佐所说:“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法律的起源,而是法律的目标。如果根本不知道道路会导向何方,我们就不可能智慧地选择路径。”因此,明确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是成功实现司法鉴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12,(11):101-102
中国是否需要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应否定位于法律监督机关是司法制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中国为什么需要法律监督机关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了国家和法律,也就有了对法律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的必要,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有的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有的国家通过非专门机关的形式进行法律监督。中国  相似文献   

13.
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怡  王健 《法学》2004,(3):85-93
电子证据是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中一个较新的课题。一直以来 ,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概念和内涵等诸多问题颇具争议 ,司法实务界在对其适用上也较为混乱。电子证据具有独立性 ,在新的民事证据立法中应作为一独立的证据形式加以明确。在对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概念和内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两者的界清和重构 ,可以较好地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消除传统证据分类观念对电子证据独立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若干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目前都尚处于争议之中。本文通过总结实际案例,结合法条、解释以及理论学说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客观方面、主观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清晰透彻的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同时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投资、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劳动者的跨境流动越来越频繁,近年来我国涉外劳动争议日益增多。由于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在确定我国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争议的焦点是当事人能否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适用法律。涉外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普遍认为过户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生效的要件。以合同法颁布为界限,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以前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反思和检讨。现在通说认为,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是进行房屋过户登记的根据,登记与否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未经登记房屋所有权不转移。这种认识,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认可。但这种认识,是否符合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是否适应当前的不动产交易和登记现实?是否有利于解决房屋所有权纠纷?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深思的。交付和登记在房屋买卖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对我国的物权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我国目前的审判实践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融资租赁是一种集融物、融资、担保于一体的新型的交易方式,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以来,这种独特的法律关系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诸多争论。至今,国际上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性质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将就融资租赁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对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8.
刘旭东 《法制与社会》2014,(1):281+285-281,285
由于出现时间较短,法律没有给出明确定义,船舶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如何一直是实务界与理论界争论的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了当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并根据船舶管理人的所从事业务的特点,提出了现有法律体系下船舶管理人应当视为委托方代理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赵林青 《行政与法》2010,(6):104-107
拍卖既有典型的买卖合同性质又有其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拍卖行对拍品的瑕疵担保免责是拍卖行业的国际惯例,对这一免责条款,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争议颇多。本文从我国拍卖法中不担保条款的现行规定及其适用、拍卖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以及拍卖法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不担保条款进行法理分析,以期为这项条款的正当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检察权的性质及其权能在我国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从理论界和实务界两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并提出将检察权视为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