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家文化部2014年12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民歌》列入其中。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土家族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贵州非物质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经沿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认真组织申报,沿河土家族民歌在全国众多非遗项目评审中脱颖而出,对该县非遗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土家山歌的  相似文献   

2.
文叶飞  陈刚 《当代贵州》2017,(48):54-55
正沿河将全域旅游作为从贵州"边沿"变为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前沿"的重要抓手,围绕"画廊乌江·山歌沿河"旅游形象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如诗如画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遗世独秀,"山歌沿河"就在这千回百转中从秀丽深闺走出苍茫大山。11月8日,铜仁市旅游扶贫推进大会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与会观摩人员连连赞叹:"百里乌江画廊风光,果真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3.
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2012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贵州行》栏目播出了"沿河土家山歌"纪录片。她从历史深处走来沿河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涪陵、永宁、汉夏县,魏晋南北朝属涪陵郡,北周属费州,隋置务川县,唐置思州,五代属黔州后归于楚,宋属思州。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明清沿袭。民国三年(1914)置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这块曾经不被打扰的世外桃源,孕育出了武陵山区一朵艳丽的文化奇葩——土家山歌。  相似文献   

4.
正刘锋不是贵州人,但和贵州的渊源却不浅,"我对贵州感情非常深厚,近十年时间,因为旅游产业,我前后80余次到访贵州。"刘锋长期服务贵州旅游产业发展,近十年时间,先后主持编制了《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2017)、《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与贵州相遇十年,  相似文献   

5.
多彩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甲天下。贵州省写作学会心系这天下风光,行走写作黔山秀水,挥笔抒怀,创作了《走遍夜郎故土》散文书系。2002年,他们启动“520”工程,以歌颂多彩贵州为主题,要用5年时间,走进20个县采风,给每个县写一本散文。3年半时间,他们到达习水、湄潭、  相似文献   

6.
iiii 3月11日至14日,全国“两会”期间, 当代贵州杂志社策划发起,与多彩贵州文化产业中心、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京办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了“发现多彩贵州”摄影展的首展。影展以“绮丽风光、神秘风情”为主题,展出图片共150余幅,是从来自全国各地参展的3600余幅作品中遴选而出。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省政协原主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的政策依据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即将贵州打造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意见》明确了"梵天净土"这个品牌,也确立了梵净山景区的旅游定位。因此,如何建设梵天净土文化旅游创新区,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必须思考的问题。进入旅游"质量时代",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已成为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多彩贵州”看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求是》2006,(18)
一、“多彩贵州”: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2005年春夏,一场以“热爱贵州、唱响贵州、建设贵州”为主题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报名参赛者5万多人,直接参与者380多万人,几近贵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遍布全省市州地县1812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演出节目52274个,最后有24个节目、54位选手获得金奖和银奖。继“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之后,2005年的金秋十月,贵州首次为旅游量身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又在省会贵阳隆重上演,它同样以人们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彰显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时间,旅游者看《多彩贵州风》,…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3,(20):68
《黔山秀水·美丽中国》精装明信片册,采用异形书盒包装,内页对裱,精品纸内托,全套含中国邮政发行的我省十八枚风光精美明信片和我省题材邮票,使用高端印制工艺精心制作,是不可多得的展示贵州旅游文化元素的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行走沿河,随处可见把文化旅游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头戏之一的萌动和举措,决策层已将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抓住被列为"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的机遇,围绕"乌江画廊.山歌沿河"的特色定位和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大县"的目标,把沿河建成武陵文化"后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祖祖辈辈依山而立、傍水而居的沿河土家族人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歌词"不唱山歌不宽怀",这是他们爱唱山歌的真实反映。土家人对以土家山歌为主的民族文化充满了自觉与自信。2003年以来,王波、温银州等一批土家农民歌手脱颖而出,一次次亮相央视大舞台。2009年4月,沿河原生态土家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引起了正在铜仁  相似文献   

11.
由贵州旅游协会与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学会共同举办的"贵州之美黔台旅游摄影文化交流暨台湾原住民风情摄影展",8月4日在台北市拉开帷幕。影展为贵州更好地向台湾展示"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全新品牌形象提供了又一舞台。通过140余幅黔台两地摄影家视觉角度下的摄影作品,对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无与伦比的优美自然风光的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贵州县名溯源》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编本书是在《当代贵州》杂志开辟的“县名溯源”栏目的基础上,应广大读者要求汇编、加工编补、编辑出版的。全书共收录了贵州省92个县(市、区)的资料,包括各县的名称来源及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风土人情、代表景观等文字及图片。本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不仅突出重点,反映特色,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门类统筹编排也较为合理,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基础上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统一,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工作、学习、宣传交流和发展贵州旅游的一本必备手册。(《贵州县名溯源》,…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发展态势,是贵州文化和旅游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组建后,不少网友称:"诗和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5月16日、18日,由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多彩贵州·寻亲之旅"2018贵州旅游推介会暨《大明屯堡》文化展演分别在江苏南京、安徽合肥举行,开启了贵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正沿河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职责,及时阻止污染乌江环境的违法行为,促进乌江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让乌江河水清清流出贵州,干净汇入长江。乌江,贵州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南岸支流,发源于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经贵州境内最后一个县——沿河,流入重庆酉阳,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37公里,其中沿河段132公里。乌江沿河段因天然山峡  相似文献   

15.
党刊文摘     
贵州沿河县建立“四员”机制发挥党代表作用贵州省沿河县初步构建了发挥县党代表“四员”作用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一是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谋员作用机制。县委制定  相似文献   

16.
付松  刘文 《当代贵州》2012,(14):10-11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民族文化土壤,黔东南州正在成为一片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的沃土。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黔东南如何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当代贵州》:李州长您好,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文化产业工程、文  相似文献   

17.
正得天独厚的气候、民族文化、地貌等旅游资源,让"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助推器,也让旅游扶贫以多业态形式惠及千家万户。今年国庆期间,贵州省共接待入黔游客285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实现旅游总收入434.05亿元,在已经公布的国庆假期旅游收入的25个省份中,位列第7。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古朴多姿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多彩贵州"品牌创建2005年,为树立良好形象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在过去"公园省"、"文化千岛"等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设计。二.主题活动连年精彩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了10届分别以歌唱、舞蹈、小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为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和9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7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贵州城市文化品位与旅游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政策环境日益优化近年来,贵州城市发展迈出了新步伐,旅游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地位迅速提升,主要得益于日益优化的政策环境。例如,国发2号文提出将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要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贵州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100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0,(1):57-57
【多彩贵州原生态影像】 国盛文兴。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光风情,所蕴含的意义、意境都时时散发着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魅力。多彩贵州,正是新时代、新机遇下一眼不断喷发激荡贵州风情文化的甘泉。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的“多彩贵州系列”正是一次摄影家对多彩贵州这眼甘泉涓流的集体描绘。建设、农业、电力……这些词汇在原生态摄影大展中蕴涵的不仅仅是事关国计民生各项产业,透显的更是一幅别样绚烂的景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