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神木咏叹调     
“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一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纯净的台湾童谣在山中纯净地飘荡。在绿色掩映中,那歌声像云霞无形的翅膀,在香林中飞呀飞……三次到阿里山,每次都在这童谣的旋律中,被阿里山神木所震撼。  相似文献   

2.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摘……”这首台湾流行歌谣相信很多台湾民众皆朗朗上口。回想当时情景,高高的槟榔树环绕着南台湾,绘成一幅热带风情画。但近年来,槟榔却给台北当局带来不少困扰。 “槟榔西施”是目前台湾主要道路上最惹眼的槟榔摊位,业者利用大量未成年少女贩卖槟榔。在槟榔摊前,两三位妙龄女郎低  相似文献   

3.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12,(9):12-14,32
1925年3月,诗人闻一多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作组诗《七子之歌》,将被西方列强掠夺的七处"失地"喻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澳门、香港、台湾(含琉球、钓鱼列岛)、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九龙、大连,拟人化哭诉"七子"受尽欺凌、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七子之歌·台湾》中有如下沉痛之句:"琉球是我的群弟……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4.
祖国宝岛台湾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去年年底,我接到学界同仁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佘日新教授的邀请,参加4月7—14日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模式国际研讨会”,我的任务是介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有关情况,同时考察台湾的设计创意产业。我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充满热情和神奇的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我的故乡,安庆是我的第二故乡,海峡两岸都是我的家。”这是台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长孙武彦博士经常诉说的肺腑之言。孙武彦祖籍福建龙岩,1949年6月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号文政,又名孙大任。他幼承庭训,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行政管理系,后留学美国,获美国大学教育行政硕士暨德州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返台后,孙先生历任台湾中央警政大学教授、中央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政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消费者协会会长、中华战略学会顾问、东南八省旅台乡亲台湾省联谊会会长、福建省社科院客座教授和台湾中国…  相似文献   

6.
很喜欢20世纪7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台湾校园民歌,虽然当我懂事时早已赶不上那趟流行的时光列车,但这些隽永的好歌在人们心中却如老酒一般,不论什么时代都香醇依旧.民歌能够紧紧牵系爱歌人的心,除了曲风优美之外,写词人非凡的功力是不容忽视的.民歌所摹绘的画面有不同层次,每首歌的创作手法和寓意虽各有异彩,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落俗套的诗化填词手法,把文学注入歌里起着不被时代淘汰的“防腐”作用.“夕阳余晖在天际,两三袭白云浮移,晚风伴暮色沉寂.轻舟翩翩晃孤影,两岸山薄雾轻凝,牧笛正吹送归曲……”这首《归》的作词人现在不知身在何处,但他的歌词却曾经醉倒了一个小女孩,令她深深折服于将文学和哲理熔于一炉的修辞功力,不由自主地在悠然忘言的意境中,让心事随婉约的旋律离愁东去.听说《爸爸的草鞋》早年曾在台湾被禁,但在我看来,这首词实在太棒了,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至今仍没有其它佳作可以替代,“一路跋涉到江南,洞庭湖景无暇看;峨眉山下好荒凉,不堪回首泪暗弹……”我虽然未曾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乱世,但不知何  相似文献   

7.
正在陈彼得的名字前加上"台湾著名音乐人"的头衔,恐怕除了他本人以外,不会有人反对。年轻人也许并不了解"陈彼得"这三个字代表什么,但却有很多人听过或唱过他创作的歌曲:《一剪梅》《阿里巴巴》《迟到》《一条路》《无言的结局》……所以读者随便提起一个台湾音乐人,大概都在陈彼得之后。陈彼得反对这个头衔,是因为习惯性地将自己归零,不想为盛名所累。他也确实被盛名绑架  相似文献   

8.
难忘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每当听到这委婉动人的旋律,自然就会想起在阿里山的时光。尽管从台湾回来好些日子了,但是,阿里山的壮美景色,依然让人难于忘怀。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研究农业的学者,过去从资料上也研究过台湾农业发展,但没有机会到那边去。去年夏天终于获得一个机会,随一个代表团访问台湾。由于是农业考察,在十多天里老是下乡,到过台湾许多几里旮旯的地方,这些地方还是头一回接待大陆的代表团,甚至有许多乡下人是头回见大陆去的人。我们深入基层,会见了许多农会干部,和一些农民进行了交谈。这种感受自然与其它的访问者不尽相同。归来以后,许多朋友和熟人向我询问那边的情形,听了我的介绍都觉得新鲜,在一些朋友的鼓励下,我决定写出这篇随笔,让没有到过台湾的人了解那边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1年8月31日至9月19日,以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何丹为团长的广西广播电视考察团一行九人应台湾大中国际多媒体公司的邀请,到台湾进行了业务交流,现将台湾电视发展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给我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将发展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放到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这个三边关系中来加以考察,分析三个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几点想法。 新的视角及原因 所谓从新的视角看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就是指把我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放到由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组成的三边格局中来加以考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三者之间已呈现一种三边互动的经贸格局。形成上述格局的背景是:  相似文献   

12.
三都河血战     
经过战争洗礼的人心似乎是相通的。无独有偶,约十年前我去台湾访问,见到当年随父亲一起参加三都河血战的抗日英雄后,谈的最多的也是那些已经作古的先烈……胶东敌后的战场态势胶东半岛,由于与日本隔海相望,无险可守,所以抗战开始不久,就变成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二月份,我随北京市文联由书画家组团的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访问,这是我第二次赴台。令人高兴和向往的是陪同人员邱先生告诉我们,他联系了张大千先生故居,请我们去参观,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4.
问:我是一个台湾商人。去年,我在台湾的公司因与另一家台湾企业发生债务纠纷而诉诸当地法院,最终我的公司获得胜诉。根据法院判决,对方应向我公司给付200多万美元,可是这家企业在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付款义务,其在台湾也仅仅剩下了一个空壳,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后据我调查,该企业在祖国大陆有巨额投资。因此,我想知道,我能否通过大陆的法院执行该企业在大陆的资产?我应如何办理有关手续?—读者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台湾地区的诉讼当事人欲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台湾地区有关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首…  相似文献   

15.
李书城一家     
正我去过几次湖北潜江。那里是我母亲的祖籍。记得小时候我们的履历表上"籍贯"一栏,填写的都是"湖北潜江"。后来在两岸三通以后,台湾籍贯已经不是禁忌,我们的履历上才更正为"台湾台北"。但是湖北潜江却已经在我心灵深处得到了最终的认同。我写过一篇颂赞潜江的文字,叫《云梦泽上有新篇》。对那里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不能忘记老朋友”,这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六十多年来对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的特殊尊重。在海峡两岸阻隔、张学良软禁不释的阴冷岁月,中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传递对在台湾的原国民党老朋友的关切和惦念。在一次纪念“西安事变”的活动结束后,周恩来特意对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说:“我近来很想到你家吃东北菜。如果哪天汉卿获释,我是要亲自去接他回来的。”“不要忘记老朋友”1975年,周恩来总理已是重病缠身了,多次昏迷。就在这种情况下,当他苏醒过来时,还是强撑病体,找有关人员研究台湾问题,关注台湾的老朋友。1975年9月4日,周恩来就3日《参…  相似文献   

17.
正那张褪色的老照片,在我心里日渐清晰:一个优雅美丽的女人身着旧式旗袍,怀抱着两三岁的男孩站在上世纪30年代的树下,她从时间那边望着我。我只是眨了一下眼睛,那个男孩儿便从她怀中走下来,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穿越人间炼狱,脱颖而出,创造了轰动中国的电影《牧马人》。那个男孩就是张贤亮。那个中秋没有月亮,倒添了几分古意。我从台湾笔会回来,刚到家就听说张贤亮去世了。那晚,我亮起书房所有的灯,摊了一地留存的资料,我坐在地板上寻找,找到了数  相似文献   

18.
韩三洲 《海内与海外》2006,(2):15-16,25
知道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这个名字,是二十年前读过他的一本自传《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胡适引荐物理学家吴大猷回台湾工作时,曾这样形容过他:“五四后中国发展需要‘德先生’(D em 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我本人可以致力于哲学思想的更新,为中国铺下德先生的路,但如果台湾要赛先生,就必须由另一个人来做,那就是吴大猷”。后来,吴大猷因此回到台湾,也确实为台湾日后的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很多人都知道吴先生当年向蒋介石争取开放学生出国留学,为台湾培植相当多国际人才,其实他更大的贡献、是在相当重视国防等应…  相似文献   

19.
总理背诗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当选国务院总理。在首都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新一届领导人对台湾的政策时,温总理深情地背诵了一首于右任先生晚年在台湾作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感人至深的诗篇,代表着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心声。正在电视机前收看实况转播的花甲老人,三原于右任纪念馆馆长张应选老泪纵横。五年前,温副总理参观三原于右任纪念馆时的情景,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1998年2月12日,温副总理从北京赴陕西,亲临一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研究的文章与著作虽然很多,但这些著作大多从现实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角度,以及历史的维度对中美关系的变迁和在这种变迁中起伏不定的台湾问题进行讨论,较多地涉及到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与国家实力的强弱。而真正能从文化角度,或者说从观念与利益的相互关系来认知中美关系,并进而借助这一理论架构解析台湾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试图从文化观念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及这二者的互动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入手,对中美关系及与这对双边关系密切相连的台湾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到中美间良性互动的因子,以便为未来的中美台三边关系寻求一个共赢的佳境,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