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民生、新媒介为关键词的新语境成为民生新闻传播范式发展创新的逻辑前提。在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的演进过程中,从政治生态学角度考察民生新闻传播在媒介实践中的流变与创新,有利于揭示执政理念、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参政状况等生态因子与民生新闻传播互动共生的现实图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健康传播成为媒介与环境文化协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2002年随着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播出,民生新闻成为了新闻界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电视民生新闻选取与社会日常生活相关的叙述主题、以贴近平民百姓的叙述语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采用故事化的叙述策略、气氛强烈的新闻现场吸引观众的兴趣;并通过介入事件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媒介形象。民生新闻这样的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以往时政新闻的传统,更加切合观众心理,因此受到各地民众的欢迎,长时间以来拥有较高的收视率。通过新的新闻叙事模式,民生新闻拥有全新的媒介形象,在受众和社会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新的媒介作用。当然,在蓬勃兴起的同时,民生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一定的误区,其叙事模式中也隐含着矛盾。2004年10月,《新北方》在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开创了辽沈地区民生新闻的先河。本文以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新北方》为例,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新闻,通过新闻文本分析和与其他形式新闻和其他地区的民生新闻的对比,试分析民生新闻的叙事模式,探讨其对于节目受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135-135,137
民生新闻成为当下中国的媒体景观中独特的一道风景,从本质上说,它是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桶,以民为中心。可以说,在当今大众传播模式的新型转变中,它是最容易符合观众口味的。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民生新闻不能只停留于琐碎和表面,要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必须对民生新闻加以改进,使这类节目的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4.
马艳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4):144-144,F0003
本文对民生新闻的质量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指的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播报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件的新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育民众,为民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的特点主要有:贴近百姓生活,实用性强;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人文叙事方式,故事性强。民生新闻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观点。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积极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拓宽传播中的交互方式,注重媒介融合和网络传播,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6.
7.
案件新闻的有控制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件新闻的传播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案件事实的特殊性以及经过传播所产生效果的多向性。有控制传播包括传播的控制原则和控制手段。公安、司法机关应建立案件新闻的新闻发布体制。  相似文献   

8.
警察媒介形象深刻影响着受众对警察群体的认知与判断。以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为审视视角发现,警察媒介形象是多元化的,以积极正面的执法者和服务者形象为主,但同时也是被无端纠缠与暴力袭击的受害者以及懒政怠政、徇私枉法的违法者。通过个案分析发现,涉警报道凸显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和对警察形象的卷入性,但在发挥批评功能时却避实就虚,存在着对警察形象的过度消费。自我审查机制和利益驱动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是新闻生产的内在机理,也是警察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动因。公安机关应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与运作现状,高度重视警媒联动工作机制建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包括了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蕴涵着媒体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目前,民生问题被众多媒体所追逐,出现了民生新闻热,民生新闻在党和政府与受众之间搭建桥梁,进而给民意话语权一个表达的渠道,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各家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时段、界面开辟栏目、组织策划、安排话题,使民生新闻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使民生新闻发挥更好的作用,在民生新闻的采编上要注意把握导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要重视新闻传播的思想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党和国家领导历来对新闻宣传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各式各样价值观的影响,人民群众的思维认识更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