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祥林 《检察风云》2014,(24):60-61
15天便找到有车、有房,还是公务员的老公,这样高效率、高质量的婚姻真是羡煞旁人。可是,这对小夫妻还未等到举办婚礼仪式却亮起情感“红灯”,打响了离婚战。领证后,男女“同居”算不算夫妻“共同生活”?闪婚闪离涉及彩礼和财产纠纷应该如何评判?2014年8月20日,河北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给出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2.
王悦 《法律与生活》2010,(10):43-43
临近春节,我被网上一个报道吸引住了,一个1岁零8个月的男孩,被父亲打成脑死亡。这个事件深深触动了我,已为人母的我无法理解,一个父亲为什么会虐待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场车祸,驾驶员受伤甚微,而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乘车人却被撞成植物人?究其原因,却是安全气囊开关标识颠倒惹的祸,这起因安全气囊存在缺陷致人损害而引起的产品质量纠纷案备受社会关注。近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宣判,判决被告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连带赔偿原告孙金菊各类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16323.8元。  相似文献   

4.
赢在自己:勇气+毅力 2008年8月28日,已经移居秦皇岛的张雅文在北京西山的女儿家,接受了我的第一次采访。在大门口接我的时候,这个脸上挂着灿烂笑容的漂亮女子自信而极具亲和力。难怪不同年龄段的人,都爱称她为大姐。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风霜雨雪摧不垮的人。  相似文献   

5.
孙赓  刘彬 《中国律师》2006,(12):43-45
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制度,司法实践证明存在着诸多弊端和缺陷。本文试就重构科学、合理的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制度作一探讨。一、重构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楠 《法律与生活》2009,(13):13-14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理应与温馨、温暖的记忆相连,然而,有的角落却如战场一般弥漫着硝烟,冷漠、争吵、仇恨、暴力成为家庭空气的组成部分,亲情犯罪则成为走向极致的最终结局。2007年至今,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女性家庭暴力伤害案件就有17件,涉及犯罪嫌疑人达18人之多。  相似文献   

7.
吴宇 《检察风云》2010,(6):52-53
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长达七年半。在记者跟踪采访中,林林总总的世博人物就像黄浦江的水滴一样,汇满了记者的一个个笔记本。有两张面孔,分别来自非洲的津巴布韦和中国的宁波,他们不仅印在了记者的脑海里,而且连同他们杰出的作品。一次次温暖着记者的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解放,"再婚家庭"已不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当"再婚"遇上"房产",儿女与再婚父母之间的情感、财产权利纠缠交错在一起,就衍生出新的法律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孔祥 《中国审判》2009,(11):11-11
在我看来“钓鱼式执法”有三大祸因。一是不实指标惹的祸。某些政法单位常常因为邻近年终或春节等特殊时期或重大庆典活动而强求并下令完成某些不切实际的指标,于是就不断涌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假案、叫人目瞪口呆的错案、使人义愤填膺的冤案。  相似文献   

10.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须。因为建设法治中国,法律必须被国民信仰,司法必须被国民信任和尊重,否则,法律、法治将形同虚设;建设法治中国,政府权力必须被制约,而制约政府权力的重要机制是司法。人民如果不信任司法,不运用司法监督和控制政府权力,政府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将不可避免;建设法治中国,社会矛盾和争议必须主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是法院处理一切民事案件的根本依据,也是决定审判结果的关键。可以说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确实,法院就不能对当事人的诉讼争议作出判断。民事诉讼证据的关键性决定了民事诉讼举证制度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此,我国民事诉讼对举证制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从司法实践中,我国的举证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尚待立法时进一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云 《中国律师》2007,(6):86-89
2006年,深圳一家高科技企业发生技术秘密被员工私下转卖给竞争对手导致市场份额严重丧失的情况,由于该企业在日常经营当中没有注意做好技术秘密保护工作,致使维权非常困难。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汪宏杰和彭波律师接受委托后,在权属不清、几乎没有书面证据等非常不利的情况下,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电子证据,创新思维,使案件起死回生,成功制止了企业的技术秘密外泄.为企业挽回了市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活动中,不仅仅存在国家司法活动,同时还存在着与之并存的家族司法、行业司法等司法活动。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由于其特殊性其司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司法的典型。本文从孔府司法的依据、孔府司法的主体与客体、孔府司法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孔府的具体司法活动,并指出孔府司法是当时国家司法的有效补充,但同时也影响了国家地方司法权的整体局面。  相似文献   

14.
孙英 《山东审判》2012,(1):108-112
一、美国案件管理的基本内容案件管理(case management)也称为司法流程管理(judicial caseflow management),其核心是法院对从诉状提交到案件终结的全部诉讼进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尽可能合理及时地结案,提高效率,节省当事人和法院的成本。(一)法院对案件诉讼进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现行民事拘传制度的缺陷(一)我国将拘传的对象仅限定于被告我国现行民事拘传制度适用范围主要限定于赡养、抚育、抚养、必须出庭才能查明案情等类型案件中的被告,以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这类案件的处理需要当庭听取被告的意见,查明被告的工资收入情况和抚养、赡养能力、偿债能力,让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2,(11):4-4
司法公信出了问题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内外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司法公信萎靡的现实,我们不宜简化为主因、次因之论。辩证地看,内因或基础也好,外因或条件也好,都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的发生发展,既是自身运动的结果,也是既定外力施加影响的结果。就司法公信凸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而言,有司法者不公、不廉的一面,也有司法环境不佳、不利的一面,这两个方面各算各的账,不应混为一谈。讨论司法公信低落或缺失的成因,需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把内因或基础方面的事情归结为社会问题或司法环境不佳;二是把外因或条件方面的事情归结为司法自身问题或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17.
一、民事救济的司法途径选择 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通过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更快捷、更有利于智障“包身工”的权利保护?笔者认为还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更有利。首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更高司法效率。根据刑诉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即该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杜萌 《法律与生活》2009,(17):48-50
“东南亚证件集团有限公司”,竟是一个涉嫌伪造.买卖印章和证件的地下作坊。他们号称“只要您能想得出,我们就能做得出”!头目曹又军被送进看守所时,笑称自己顶多呆个两三年就能出来。小广告背后的犯罪能量令警方震惊。  相似文献   

19.
少年审判的宗旨是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帮助他们重获新生、回归社会。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在我帮教的众多少年中,小林的故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从违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尊法,到现在的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的转变过程,生动地诠释了少年审判法宫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0.
窦娟 《法庭内外》2010,(5):42-46
小说《蜗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重感情的妹妹,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做了高官的情妇,给姐姐一家换来了敞亮的房子和丰裕的生活。 同样是因为房子,在北京,作为公司总经理的王海峰,为了报答哥哥王海平的恩情,将处于落魄境况的海归博士哥哥接回了家,兄弟俩亲密无间。然而,4个月过后,王海峰的家庭陷入情感危机,因不堪困扰,他选择了自杀,随后兄弟俩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