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提出要在旅顺建日俄战争纪念碑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侵略者,提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雅尔塔和斯大林一起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打败日本后,将原来由日本人占领控制的中国旅顺交给苏联,苏联享有使用旅顺港30年的特权。这一协议是背着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签的。  相似文献   

2.
1英国首相丘吉尔对苏联一直抱有敌意,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二战期间,他发表演讲,欢迎斯大林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立刻有人讽刺丘吉尔的政治态度转弯太急,他幽默地回答道:  相似文献   

3.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时过境迁,1949年初,斯大林表示,如果中国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  相似文献   

4.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9):109-111
有人说,在英国首相中,丘吉尔是最特别的一位。没错,论文采,丘吉尔的文笔不逊于很多英国作家;论幽默,他的“幽默指数”甚至领先于与他同时期的萧伯纳;论能力,他带领英国民众战胜了残暴的德国法西斯……不过,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他的幽默和机锋,下面就撷取一些丘吉尔的幽默对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炳毅 《世纪桥》2005,(1):24-29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而,在日本高层,  相似文献   

7.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援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短暂的一段历史。显然苏联出兵东北存在其政治目的,并且在出兵中国东北的过程中存在军纪不严等问题,但这一事件对加速日本投降和对日后中国解放战争胜利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聚会雅尔塔,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  相似文献   

8.
丘吉尔落选     
丘吉尔在战争期间依靠民众浴血奋战,受到人民的爱戴。有一次,当丘吉尔视察一家被轰炸的工厂时,人们正在吃晚饭,一位女工发现了首相的汽车,便跑过来把一盒雪茄烟扔进车里。丘吉尔马上叫司机停下来,女工说道:"我这个星期因为生产成绩最好,得到了奖金。"这件礼物要花费两三个英镑,丘吉尔非常高兴地亲吻了这位女工。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政治家、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虽是在繁忙中度过的,但仍活了91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中最后一位离开这个世界的。归结丘吉尔成功的秘密,就是他终生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相似文献   

10.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 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 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 首脑罗斯福、斯人林、丘吉尔的圆桌会 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 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 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 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 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 而,在日本高层,不少军政头目并不知  相似文献   

11.
鲁先圣 《党课》2011,(16):70-70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演讲家,正是他无数次激昂慷慨的演讲,给当时徘徊、忧郁的英国民众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整个英国树立起坚持不懈、战斗到底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12.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领导干部要用好人,关键是要做到知人善任。然而,仅仅停留在知人善任上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把人选准用好,还要做到知人善免。如果说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那么,善免就是善任的延伸和补充,是用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场上,由于英国第八军团司令指挥失误,英军伤亡惨重,在危急的情况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当机立断,撤换战将,任命蒙哥马利为第八军团司令,于是很快扭转了战局。如果丘吉尔不能冲破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没有果断起用蒙哥马利,北非战场能否转危为安,真得打一…  相似文献   

13.
陈甲取 《党课》2012,(24):63-64
丘吉尔为了庆贺自己的69岁诞辰,在英国驻德黑兰使馆举行宴会。出席德黑兰会议的罗斯福、斯大林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4.
闻名的旅顺口1945年。收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的时刻,旅顺口的历史也书写了今世人瞩目的浓重一页。2月4日至11日,羟、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有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等条款。8月14日,国民党政府接受了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条件,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以下简称《条约》和《协定》)。《协定》规定,“为了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  相似文献   

15.
敦刻尔克是法国西北边陲濒临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小镇,呈一狭长的三角地带。1940年5月中下旬,德国法西斯军队采用声东击西的手段南北夹击,将40万英法军队逼入敦刻尔克狭区,企图一举全歼之。面对岌岌可危之势,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动员了850多只舰船,奋力苦战9个昼夜,将这批军队运到英国,为二战大反攻保存了实力。敦刻尔克大撤退被丘吉尔誉为人类战争史上的“救援奇迹”!其实,早在二战欧洲战场全面开战之前10个月,中国抗日战场上就已经上演过一幕“救援奇迹”———中国实业界的宜昌大撤退。后来,这一奇迹首先被著名平民…  相似文献   

16.
李钢 《新湘评论》2012,(20):23-23
上世纪4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次应邀在一学校毕业典礼上讲话。他走上讲台,环视毕业生几十秒后,只说了一句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又重复了这句话之后,便走下了讲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毕业演讲,  相似文献   

17.
李钢 《学习导报》2012,(20):23-23
上世纪4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次应邀在一学校毕业典礼上讲话。他走上讲台,环视毕业生几十秒后,只说了一句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又重复了这句话之后,便走下了讲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毕业演讲,  相似文献   

18.
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经过伊拉克战争、中东和平进程、朝核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及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变化后,不仅使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分组离合,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越来越反对单边主义,要求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格局。发展态势:两极世界———“一超多强”———多极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会晤,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安排,勾画了战后世界各大国尤其是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从而构成所谓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群体或单位,真正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都是思想文化的力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他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偏好,而是他对思想文化的重视。不仅丘吉尔,英国许多社会精英都看到了思想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谢文 《党建文汇》2008,(6):43-43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随时都有放弃中立、投入纳粹——法西斯联盟怀抱的可能,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这是为什么呢?199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戴维·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信件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