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杨波同志谈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记者吴雪生(以下简称"吴"):新中国成立后,您曾经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做财经工作,请您谈谈陈云同志是怎样抓经济工作的,好吗? 杨波: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3年多.此后,我虽然调到别的部门工作,但也能经常见到他并听到他的指示.他抓财经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善于抓大事,而且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一事成一事,事事有作为.  相似文献   

2.
曹操"惟才是举"的用人之道颇为后世所称道.他的"求才三令",似乎给人一种印象,以为曹操只重才,不重德.其实不然,曹操用人并非不讲德行.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京景山学校教学楼一楼的大厅中央,一座邓小平铜像醒目矗立,向人昭示着: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景山学校有着割不断的一段情缘。邓小平一生中应人之约所作题词、赠言很多,但在他的文选里只收录了两个题词,其中一个就是1983年给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众所周知,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他关于这方面的讲话很多,但最著名、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给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的题  相似文献   

4.
正红黑的脸庞,大而有神的眼睛,飞快的语速,匆忙的步履,是他给人最深的印象。他就是天业泰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业60万吨乙二醇项目泰安建筑常务副总指挥,丝路天杨预拌砼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昌明。2018年,他荣获了天业集团"建设标兵"称号。超前谋划创疆内第一复工项目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是我们南京军区的老司令员许世友上将逝世15周年.我们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特别是李永春给许司令员当过很长时间的秘书,曾多次聆听首长讲述他与毛泽东的交往经历,比如毛泽东怎样给他改名字,"文革"中毛泽东如何保护他等等.尤其给我们印象深的是毛泽东为他松绑的一段历史插曲.  相似文献   

6.
彭华 《当代贵州》2010,(4):60-61
<正>浓眉大眼的王景才进过京、留过洋、学过杂技、练过武术,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他对"滚山珠"的爱、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执着和坚定的守望精神。出身贫寒的王景才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喜欢学习、勇于创新,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尽善尽美。浓眉大眼的他还进过京、留过洋、学过杂技、练过武术,手握几十个荣誉证书和相关奖杯。  相似文献   

7.
今年49岁的杨文是湖南省宜章县人,研究生学历,先后任宜章县常务副县长、郴州市交通局长、永兴县委书记、郴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0年,杨文出任郴州市交通局长,成为郴州市为数不多的年轻"正处级"干部.这期间,他给人的印象是:工作有魄力,下属信服,上级满意,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4周年诞辰。老舍先生虽然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依然影响深远,他的人格魅力依然留存在人们心间,温暖人心……北京人艺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回忆说,老舍先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了解人,热爱人。老舍在写话剧《女店员》时,到店里体验生活。一进店就和店员们、大妈们打成一片。1950年写《龙须沟》,他来到当时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向当地居民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精神。他办起公来,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就是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平时,他经常熬夜工作到夜深,肚子饿了,就把中午和晚上剩下的饭菜放在电炉上一热,当作夜宵。工作十分忙碌时,就彻夜不眠。有一天下半夜,因劳累过度,他不知不觉地打起瞌睡,头碰到办公桌角上,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陕西省南郑县阳春镇一位镇干部给当地一家媒体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痛陈陪领导打牌的无奈.他说:"上边来人,吃完、喝完、玩完之后,还得要我们陪着打牌.美其名日是‘工作牌',其实也就是另类贿赂.县级领导让你打牌,那是看得起你.市级领导叫你打牌,咱受宠若惊.我得赔着钱、陪着人让领导高兴.想着给领导加深印象,有朝一日能想起我这个基层小官,给我升个一官半职."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下乡采访,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息了肝病,痛得直不起腰来.偏巧,这时庄稼发生虫灾,眼看着大片的庄稼将毁于一旦.舍不得花钱看病吃药的他却执意花钱买药给庄稼治病.他拄着棍、弯着腰来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他知道,这里的人能救庄稼的命,救了庄稼的命也就等于救了自己的命.他说:"农民就指着这点儿庄稼活着.庄稼被虫子吃了,人就没吃的了."  相似文献   

12.
说“韧性”     
一位到中国访问过的日本朋友曾说过,在访问过程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民族的韧性”。这位朋友对中国人民的认识是正确的,他看到了中国人民最本质、最可贵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3.
<正>"刚搬到大麦水的时候,我就开始寻思:建设大麦水移民新村,政府和群众花了将近2000万元,搬下来了650多户3600多人。这些人搬下来要住、要吃,就不能离开养殖业。于是,我就拿出了多年来的积蓄,办起了这个养鸡场。"这是采访田兴刚老汉时,他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话。田兴刚是徐套乡红柳村人,小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帮着父母养羊放牛,从  相似文献   

14.
11月9日至20日,我有幸随兵团工会组织的自营经济产业化发展考察团参观考察了三省一市农垦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参观考察学习中,内地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给我印象最深更具有借鉴意义的还是河南省郑州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省委提出要求 包产到组搞下去过后,大队、生产队就空了.正在这个时候,省委领导到广汉调研了一个星期,我陪他在全县看了工业、农业、城市,到处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离开广汉的那天,他在院坝里走来走去,问我还有啥子要说,我就说需要我说的我都说了,看书记还有什么指示没有?他说我们现在这个机关呀,我们现在这个机构呀,钻到牛角里面了,回头都不好回,这个必须要改变.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一是我们的机构已经走向牛角里面了,死胡同;一个是说今后要改变这些行政单位,让行政单位都成为干巴巴,把企业权力扩大,中国才有希望.他在这个院坝里说的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提出要改革.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对一个人的某段人生日记,我们硬要给他下个定语的话,那么,农十师一八三团工会主席魏梅称得上是基层工会战线上的一位“忙碌者”。从责任担肩的那一天起,她留给职工群众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忙字。她在忙中透着一种干练,透着女性特有的韧劲,也透着她那颗与生俱来的爱心。  相似文献   

17.
王露露 《学习导报》2013,(18):20-21
去戴高乐机场的路上,一位法国朋友问一个十来岁的中国小女孩儿,欧洲给她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汽车。"女孩儿脱口而出。"汽车?中国没有汽车吗?""当然有。但这儿的汽车,从不跟行人抢行,更没有人按喇叭催我,走在街上,特放松。"小女孩儿的率真,让那个法国人吃惊不小。我知道,他期待的是她对某座城市、某个文化古迹的赞叹。其实,对于一个初来乍到者,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才是体现欧洲文明之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现代化的卫星接收设备,电脑键盘悦耳的敲击声,干净整洁的党员活动室,山沟里老农捧着丰收果实的喜悦……当我们走进一个个远程教育实施点,发现还有一支默默无闻的高素质队伍,也为"远程教育"的实施作出了贡献,那便是远程教育的好帮手--全国规模第一的贵州省远程教育青年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19.
周港 《求是》2001,(15)
建党80年前夕,为参加在井冈山召开的党建研讨会,我们翻山越岭,亲临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革命摇篮。  井冈山是一座野性的山,高峰、深谷,组成连绵不断逶迤相随的群山,云雾景观美不胜收,令人称奇。然而,真正脍炙人口的,还是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的革命轶事。那载入党史的会师桥,使我们想起桥上走过的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官兵,想起毛泽东和朱德在桥上相见握手;那毛泽东、朱德等同志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八角楼,让人想起昏暗灯光下他们奋笔疾书的身影……井冈山给人们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庄严厚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20.
鲁丹 《前线》1988,(11)
赴美采访归来,有人问我:对美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的确是我在美期间思索良久的问题。我认真地回答: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