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欣 《工会论坛》2002,8(1):92-93
目前高校女大学生由于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等原因 ,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很不理想 ,这对于她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高校一定要重视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引导 ,帮助她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良好个性及心理健康的表现。大学生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使自己心理和谐平衡,并了解别人的需求,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才能让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与改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群体建立起一种和谐而有效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身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作者从近年来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向预防和教育的模式转化,并介绍了自己在心理教育中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来高。大学生作为未来人才其目前的心理素质令人担忧。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主要有个体、社会、经济等因素。德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树立大德育观,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并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存在社会适应能力乏力的现象,这既不利于自身全面素质提升,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应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7.
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它旨在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理论课要引导大学生走正确的人生之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社会支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三种作用模型中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文章认为,来自学校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学校必须帮助大学生构建包括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员以及同伴这四类人员提供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1、有肯定而恰当的自我观念 ,自我确证能力良好。能悦纳自己 ,同时又使自己为他人所悦纳 ;能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做出客观、恰当的认知和评价 ,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同时又不过分夸大自我 ,而有自知之明 ;能确定一个切合个人实际的理想目标 ,既不苛刻要求 ,又不非份奢望 ;既使个人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努力使自身潜能不断发展 ;虽然有时也可能感到对自我不满意 ,自己也并非时刻被他人所喜爱 ,但是积极而肯定、乐观而自信的自我观念却始终占优势。2、有积极而适当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论述了非智力的因素对其专业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从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中医药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有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类机构增加配备心理卫生人才,使心理卫生人才从社会需求上升为政策性需求.其需求领域主要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层机构心理卫生、劳教系统吸毒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企事业单位员工援助计划、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和特殊群体心理辅导等方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警察心理卫生的现状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21世纪要重视警察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针对目前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的主、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依据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心理状况面临失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笔者就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宿舍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其身心健康发展,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才、进步。通过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调查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高校处理宿舍关系找到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 ,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教育理念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需学校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隋灵灵 《工会论坛》2007,13(5):122-123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业困扰、人际关系困扰、恋爱困扰、情绪困扰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讨,为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性别和儒家文化的视角,研究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及其人际关系的现状是非常有意义的.分析探究儒家文化与当代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内在关系,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化解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利因素,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优化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推动其人际交往朝着和谐、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现代科学赋予健康以新的概念,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消极的心理和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相伴发展。尤其是消极情绪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显现的主体范围与比例、表现方式与程度有着明显的扩展和上升趋势。不健康的心理,既影响了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学业的完成,也影响其人生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也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