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在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是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争论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2.
李慎明 《中国监察》2009,(10):34-35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政治领域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胡冰清  成锴 《法制与社会》2011,(14):244-244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然而在认识上的误区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本文主要从强化公民在民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和重视全社会的监督力量三个方面浅析怎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7,(11):5-5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相似文献   

6.
民主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下,有不同的含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是极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的代表,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将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通过从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看“民主政治”,人们将发现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的民主。  相似文献   

7.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孙中山民权主义为旗帜,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迈出了从传统权力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对其予以重新审视,可以看到孙中山民权主义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今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不仅是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启示:在目标上,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应是一种现实追求,而不是遥远理想;在内容上,应接受国际社会具有普遍性的治理模式,对一向被视为神圣不可动摇的"议行合一制",应予以重新研究;在路径上,推进民主政治,应认同必要的政治妥协,采取和平渐进方式,而摈弃"不断革命"的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9.
亲民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亲民政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率先垂范,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作为法律人,如何从法治框架下正确理解亲民政治?如何正确认识亲民政治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亲民政治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本质是什么?它与古代的君主仁政有何区别?它和现代的民主宪政又有何内在关联?在以"民主政治"自居的欧美以及作为儒家文化圈成员的东南亚各国是否也存在亲民政治?近而观之,亲民政治对于当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何深远影响?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充分体现亲民政治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亲民政治"为特征的现实政治,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何勤华教授主持并率领他的几位法律史博士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即亲民政治的法律诠释、亲民政治的历史考察、亲民政治的域外实践、亲民政治的法律建设等,对"亲民政治与法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的形式尚属初次尝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与民主社会主义是对立的。从理论上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既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张康 《政府法制》2008,(23):23-25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的第一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诸多举措。对此加以回顾总结,将对下一步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着眼于 2 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又郑重地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进步 ,标志着当代中国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道路上迈开了重大步伐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新纪元。在当代中国 ,依法治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的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发展基层民主工作,对于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奠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辩证地吸收国外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成分,立足于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民主政治,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5.
李凌云 《政法学刊》2023,(2):101-111
民法典既是立法理性化的私法成果,也是承载政治功能的法律文本。现代政治是基于法律调控下的规则治理,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关系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论题。发掘我国民法典的世界性贡献,应科学认知新中国以来的民主政治实践。我国民法典蕴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涵,各编的公法规范内容彰显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理念。应通过互动性视角审视民法典实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从规范公权力行使效果、畅通民法典与政治法衔接、民法典精神强化政治文明秩序等路径上推动二者的全过程互动,切实发挥民法典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经济高度繁荣的的今日更需要大力弘扬十七大民主政治精神。本文从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和制度保障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宪法、宪政的核心使命。秉承这一使命,我国现行《宪法》实施30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因此,有必要结合既有成就,正视新时期的挑战,通过进一步推进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向。而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关注公民身份、提升公民的民主行动能力,走社会主义民主渐进发展之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0,(9):80-80,F0003
齐卫平在《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灵魂,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为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从历史角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撰写本文,供大家参阅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08,(4):1-1
党的十七大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