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他是发明家,因为他发明和改进了多功能BP机,并拥有香港专营权,他研制生产的“八用镭射传呼机”被誉为“腰间中文字典”;也有人说他是工业家,因为目前香港市场上有数十万部BP机是他的  相似文献   

2.
那天饮早茶,文仔关于BP机的一些故事令我们几个好朋友笑得人仰马翻。他问用BP机骂人你会吗?我说不会,“007 292就是了。”他说,我马上掏出代码本查查,原来“007”是姓“卜”,“292”是“街口”。“卜街口”是什么意思?会意的朋友却早已捧腹大笑了。  相似文献   

3.
纸上排气阀     
《南风窗》1997,(2)
自打有个聪明人发明了BP机,就满街响着蛐蛐的叫声。后来,只要一听到蛐蛐叫,人们就会低下了头来,小心翼翼地看看自己腰里的那只BP机。“我有BP机,有事呼我!”这一句,几乎成了当今世界最气壮山河的口头禅。于是,满街蛐蛐叫!人也变懒了,一个个全忘了该怎样写信。终于到了那么一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大家:“懒惰是谁发明的?”我立刻气壮山河地回答:“是发明BP机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4.
前卫字典     
即:现代生意人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营运中巴在马路上绕了几十个圈子。售票员还是原来那句话;“××(地名)即走! 即走!”商店里写着:“BP机,×××元,即买即用。”据闻有个家伙买了个BP机。对这个“即”字有点怀疑,居然自己呼自己:“带20个人、30把刀……”果然即呼即灵(?)来  相似文献   

5.
长留的墨香     
对于《南风窗》和每一位南风窗人来说,1996年的12月7日都是一个不幸的日子——在这里工作了11年之久的《南风窗》副总编谭启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突然离开我们,悄然远去了。“大雅长存半留墨香半化鹤,斯哲永在一柱薪火一世名。”由编辑们集体拟就的这幅挽联,表达着我们无法言表的痛惜。“五十而知天命”,老天恰在他五十之年夺去了他的一生,这是何等残酷又沉痛的事实!苍天无理,苍天不公。以他的才华和思想,他原本应该再与我们相伴几十载的光阴,再多留下一批才情横溢的作品。然而如今,睹斯文却再不能见斯人  相似文献   

6.
印记     
傅彪  张秋芳 《工会博览》2006,(10):32-35
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谈恋爱可能女孩子都是这样,将她的手交给一个人的同时,就将心一并交给了他。那次以后,彪子想让我和他的家人见面,又不敢明着和家里人说,于是编出一个“狡猾”的借口——同学聚会,把大半个班都招呼去了。我对他的“阴谋”一无所知,和同学们一起去了他家,装出一副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有个孩子在国内上大一时被交换到美国的一所州立学校读半年书。他来了后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不想同国,决定申请在这所大学当正式学生。为了这件事情.他托熟人找到我。大家电话聊了一个小时。他的第一个问题是:“我选什么专业?”我则问:“你想上哪个大学?”他觉得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我则觉得他的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魅力     
年仅二十五岁的法国将领拿破仑,在统率军队去意大利远征时,就已能巧妙地运用语言力量,鼓舞起士兵的斗志。他对衣衫褴褛的远征士兵说:“弟兄们,你们都处在半饥饿、半裸体之中……我要带领你们到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去,那儿有繁华的城市和丰足的乡镇。”当他的军队占领米兰之后,他的言辞又改变了。这时他再也不去刺激军士的衣食欲望,而是用极其激进的言语,声称他的将士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家乡父老的光荣:“你们将来回家时,你们的父兄们会把你们指给每一个人看,这就是从意大利远征归来的英雄!”《拿破仑  相似文献   

9.
把钞票当种子,埋到土里。然后等上几天,希望钞票成倍地增长。这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四日深夜一点半钟,发生在成都市双流县机投乡万福桥村社员李建国家里的真实故事。李建国,又叫李老大,他的美好愿望是把自己有限的金钱变得更多,象种五谷春种一斗,秋收万斛一样。于是才会在骗子的唆摆下,把983元做“种”埋在地里。谁料  相似文献   

10.
燎原 《南风窗》2014,(23):54-57
10月24日,从拘留所出来时,黄锡海突然发现自己“名满天下”:三穗县大街小巷,偏远山村的电线杆上,都贴满了关于他被拘留的“公告”。远在广州的朋友,也在网上知道他出事了。 46岁的黄锡海,是三穗县八弓镇灵山村村民。这事得从半个月前说起。10月9日,在三穗县城,黄锡海参与了一场“散步”。诉求是:希望新组建的镇远市市政府所在地,选在三穗县。  相似文献   

11.
“这周六下午两点二中操场练球,无故不去的除名啊.”“哦了.”“两点太晚了呀.”“我一点半就到.”“都一点半吧.”“上次比赛,大家盘带过多.利落点儿.”……这天,怀柔区总工会足球队队员们又在QQ群上开聊了. 说起这支刚刚才一年的足球队,队员们可有聊不完的事儿. 老球友有了新球队 虽说这支足球队刚刚成立一年,但队员可都算是老球友了.至于为什么加入新球队,却是与他们的工作分不开——队里的所有球员都是工会的干部、职工和专职社会工作者.虽然大家的年龄、职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足球.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高呼“反对微软霸权“的方兴东先生,最近又讦问起微软与国家计委达成的六项谅解备忘录来。他说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是微软的“失意之地”,选择计委是“在不同的部门利益之间寻找突破”。而实际上,计委是综合经济部门,两部是行业主管部门,都是政府机  相似文献   

13.
与米卢对话     
从米卢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他就处在了漩涡的中心。他被我们描写着,被我们评论着,被我们质疑着,也被我们批判着。然而镜头前、话筒前的米卢永远是三缄其口,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在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下,他熟练地运用“太极推手”,巧妙、圆滑地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即使与他成为朋友,米卢讲话也不是无所保留,特别是在谈到一些问题时,米卢不愿批评任何人。他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这可是我们私下说的,你要保密!”从这一点上说,我不是个合格的朋友,偶尔我会将他的“私房话”告诉读者,但这只有一个原因——让更多的人了解米卢,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解他对中国足球的改造,了解他在中国经历的一切,而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与经验。米卢经常说,他尊重每一个人,他努力做到善待每一个人。他说得非常认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不过,偶尔在他心情舒畅或极度郁闷的时刻,老米也会用一种沧桑的口吻对我说:“LILY,终有一天我要给你打开我的日记本,让你了解所有的一切!”对面是老米的一阵沉默。我接着道,“你不用给我看什么日记,我只想要你一次发自内心的倾诉,关于过去这一年半。”  相似文献   

14.
公车改革后,一把手花半价把局里那辆最好的轿车“拍”到了手。虽年过半百,但他雄心不减,报班学开车。经过半年的勤学苦练,拿到了驾照。这以后上下班,他就自己开车。  相似文献   

15.
七岁:十四岁: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五岁五十五岁:六十岁:“爸爸了不起,什么都懂!” “好象有时说得也不对……”“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假如爸爸当年象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北京的刊物办得不错,大家要求订《十月》。”“要么订一年、半年,哪有订十个…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位北京来客对我说:我是北京的个体户。我很佩服广州的个体户,他们居然敢在自己的家门口摆档。还那么抖(他笑了笑)。我们北京的个体户,都是‘十字军’。”世界历史上有过著名的“十字军远征”。用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远离家门口开档。何故?“在家门口,总有点不大自然。”他说:“看来广州青年的思想真够解放的。”所谓“思想解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追求人格个性化的一种表现。广州青年的追求,也经历了三部曲的变迁。第一部:千人一面。这是一个令人索然无味的年代:一样的解放鞋,一样的蓝制服,一样的坚定有力的手势,一样的气势豪迈的步伐,一样的意味深长的微笑,一样的百倍警觉的眼神……第二部:盲目模仿。这是一个“热风”不断的年代。一会是录者机热,一会是太阳镜热,一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张文杰 《工会博览》2013,(17):50-50
▲日前,北京京城压缩机有限公司活塞机创新工作室将原来的“他紧式”填料方式改为“自紧式”。这一技术创新成果使受损后的填料自动得到补偿,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8.
天坛医院 王博 患者赞他“王一针” “我不让你扎,你粗手粗脚的给我扎坏了怎么办?我要换个女护士.”这是王博刚到天坛医院急诊室时的情景,在他面前上演着各种不信任.“作为屈指可数的男护士,一定要干出样儿来!”王博暗下决心.如今,在输液室只要是王博的班,几乎都是其他的护士挂液,他一个人为病人扎针,患者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王一针”.  相似文献   

19.
获得大学学士的、梦想“干大事、发大财”的年轻人吴俊做梦也没想到:他刚刚在网络上疯狂半年,才步人发财“轨道”.就遇到了网络整治“风暴”,他被重庆网络警察追踪、缉捕,破灭了发财“美梦”不说,一头栽进了高墙铁窗,还要在囚牢支付10年半的美好青春。  相似文献   

20.
任何公共机构的建立、运作、任何集体行动都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和意愿;反对任何裹胁、洗脑、强迫、欺蒙。“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着。”这是《战地钟声》一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小时候玩过惊险的“杀人”游戏,“击毙”过别人也被别人“击毙”过;虽然庸庸碌碌的前半生中也曾有过一两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但是,都比不上读完全书来到最后这一句话面前时所感到的震撼。这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中最寂静的几秒钟,罗伯特·乔丹,美国蒙大拿大学的青年讲师,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游击战士,已经不能按期销假返回校园上课了,他将战死在异国的土地上。海明威常常带给读者宗教般的体验,但他不扮演圣人,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叙述以松针上的寂静收尾,似乎在暗示人们去扒开松针探寻下面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