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透视“教育乱收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非义务教育缴费上学已经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但是,与之相伴随而产生的“教育乱收费”现象,竟置国家法令和政策于不顾,呈愈演愈烈之态势,使群众反映异常强烈,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关注。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许教育乱收费,有关方面也多次组织对教育收费的专项检查,但迄今为止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保持国家、社会稳定和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此而言,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  相似文献   

2.
许筠 《群众》2013,(5):I0038-I0040
中小学“择校热”以及由此带来的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成为教育公平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突出表现,而导致“择校热”的根本原因则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面对这一难题,江苏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以来,省级层面出台一系列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各地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等,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3.
从《透视教育乱收费》一文提出的问题,不禁联想到教育乱收费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顽症已有不少年头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全社会上上下下作了许多努力,却总是收效不大。然而,对这件事要说真的已无药可救,则为时尚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划出教育收费的界线,即要不要划出合法收费、正当收费和违法违规收费的界线。一般说来,教育收费应该只存在于非义务教育领域而与义务教育无关,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国家不能提供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受义务教育者必须自己交纳一部分经费,所以中国的教育收费就全面覆…  相似文献   

4.
成秋英 《新东方》2009,(11):43-47
一、“上学难、上学贵”的现象 “上学难、上学贵”既是民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焦点之一,也是如今普通老百姓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疾苦呼声。“上学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小学、初中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未落实,学校仍向学生乱收费、变相收费,二是上“好”学校难,即上教师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教学设备全的优质学校难。  相似文献   

5.
周宜开 《世纪行》2008,(3):13-13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之间在校舍、设备、师资、经费、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差距。中共十七大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就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兹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投入1600多亿元用于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这个事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官员王定华称,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解决(《人民日报》11月11日)。对此,全国人民和网友都笑了。  相似文献   

7.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一、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以大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基本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展显著。全国已经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有554...  相似文献   

8.
严羽 《人权》2005,(4):33-35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两基”的战略目标,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经过8年的奋斗,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已经基本实现了“两基”目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6%和90%,全国有2598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占总县数的90%。然而,在2005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普九”的数据提出了质疑。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玉林在撰写的《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蓝皮书》中也指出:“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白沙县教育局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改变工作作风,从群众的切身利益抓起,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切实落实进城就业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确保学生按时入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普九”指标要求。去年,全县报名入学的小学生有16471人,入学率达99.9%;初中生5852人,入学率97%,同时还认真做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实行免除杂费发放工作,为12837名小学生6162名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投入167.198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入学。受益的学生有22440人,其中小学生16261人,初中生6179人。…  相似文献   

10.
人权短波     
《人权》2002,(4):58-60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成效显著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日前在全国政协九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的通报》时介绍: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2001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8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7%,比10年前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比1990年增加了4倍。 教育收费公示 制度开始实行 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乱收费,按规定应公示而未公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赶考“     
考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神圣而庄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讲,考场如战场,考试实乃命运之门,成败荣辱系于此。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赶考”路漫漫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  相似文献   

19.
魏欣 《理论月刊》2007,(6):51-53
萨特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上的争辩,可以归为生存与存在的争辩。“existence”意味着生存,在萨特那里它形成了主题,而海德格尔的主题却是“being,”即存在。存在与生存的争辩将萨特与海德格尔区分开,揭示出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实质是生存主义,而海德格尔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