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姬 《新民周刊》2022,(3):48-51
基辅罗斯被认为是3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的前身。1994年,美国地缘战略理论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帝国。"乌克兰确实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所说,"乌克兰曾经是俄国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大国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在 4月 2 0日“残疾人日”到来之际 ,韩国各地举行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当天 ,在汉城奥林匹克公园举行了第 2 4个“残疾人日”纪念典礼 ,共有 40 0 0位残疾人及其亲属出席。在悬挂着“与残疾人共享美好世界”横幅标语的纪念典礼上 ,韩国保健福祉部长官向在残疾人福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8位模范人物颁发了勋章和奖状 ,同时还向获得 2 0 0 4年度残疾人自立奖的 5位残疾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在纪念典礼结束之后 ,韩国在奥林匹克公园露天广场举办了爱心电脑房、视觉障碍体验、残疾人制造的产品展览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此同时还举办…  相似文献   

3.
穆越 《当代韩国》2009,(3):93-96
1968年春,大韩民国政府将两枚建国勋章颁发给朱庆澜将军,以表彰他在1931~1933年间秘密支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及保护韩国独立运动志士的功绩。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份不同寻常的纪念品竞在海外等候它的中国主人长达16年之久。直到1984年秋,才由海外经香港转送到了朱庆澜将军的家人手中。  相似文献   

4.
以人文研究参与国际问题研究,为我们透视当代乌克兰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一书,从乌克兰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等方面入手,考察了乌克兰未来的内部发展及其对外选择的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回看俄罗斯军队越过俄乌边境,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俄罗斯攻打的是乌克兰吗?在俄罗斯于2月24日出兵乌克兰以后,无疑,2月26日、27日成了形势转换关键的时刻。2月27日,俄罗斯战略威慑核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而西方开始增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其中,属于北约阵营的法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3亿欧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援助款。  相似文献   

6.
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道夫·宾尼,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历史学终身教授,2005年9月5日受邀在欧洲所做了关于“欧洲认同”的演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包括不同的争议。他从心理史学的角度描述了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向大家展现了欧洲认同源起的不为人熟知的一面。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能讲完。本刊在宾尼教授的授权下,全文刊发他的演讲稿(刊发前,宾尼教授又做了补充和修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 引起韩日间纠纷的“新历史教科书”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成员撰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历史教科书”),通过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查(2001年3月30日)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这段期间,韩国强烈谴责严重歪曲韩国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舆论界也向韩国政府施加压力。韩国政府终于在5月8日向日本政府递交了要求重新修改“新历史教科书”的备忘录,即修改“新历史教科书”中的25项内容和已有的7种教科书中的10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劳石 《德国研究》2005,20(4):38-38
本刊北京讯德国驻华使馆在10月10日庆祝德国统一15周年招待会上,首次向长期从事德中友好并作出贡献的中国人士颁发“德中友谊奖”。本刊顾问王殊、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理事连玉如以及中国法政大学教授米建获此殊荣。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致词并颁奖。德中友谊奖首次在京颁发@劳石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历史文化复杂,乌克兰三次争取独立的历史都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相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及俄国内战导致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乌克兰提供了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自己国家的客观条件。但由于乌克兰地区各种势力的不同要求,各种力量在乌克兰地区激烈博弈,最后布尔什维克取胜。一战前乌克兰地区分属于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两国,一战后,则分属于四个国家:苏维埃俄国获得了乌克兰的大部分,波兰获得了加利西亚和从前曾属于俄国的沃伦部分地区,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喀尔巴阡罗斯,罗马尼亚获得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当时与俄罗斯及乌克兰问题利益相关的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也对乌克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研究俄国革命及内战期间乌克兰地区各种力量的争夺,对理解和认识当今俄乌冲突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冷战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一种政治现象颇为流行,那就是全民公决。1991年苏联举行有关是否维持联盟的全民公决为世界瞩目,它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决。随后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就共和国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90%以上的投票者赞同乌克兰独立。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丹麦人于1992年6月2日就马斯特里赫特条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本长期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乏力,日本央行开启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持续大肆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大胆采取负利率政策,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引导社会公众预期。政策实施以来,通胀目标时限一再推迟,政策虽在短期内改善了经济形势,但又受到全球金融市场及外国政策的干扰。究其原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企业部门缺乏稳定预期、少子老龄化及财政货币政策相互掣肘等因素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美国监狱私有化的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廷惠 《美国研究》2007,21(3):70-84
传统意义上,管教罪犯被认为是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责任。美国1980年代以来出现了监狱私有化趋势。通过对美国监狱私有化原因、问题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对于全面理解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形成竞争性和公私合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私人监狱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主张并未得到证实,但监狱私有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效率。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私有化所导致的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本身是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均势生成的一般机制,认为均势这一体系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分别是外部制衡、内部制衡和大国的自然成长。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中,有不同的主导生成机制起作用。在多极体系中,均势主要依靠大国之间联盟关系的形成与转换来维持;在两极体系中,均势的维持主要依靠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即内部制衡;在单极体系下,均势依靠权力中心的自然成长得以恢复。利用多极和两极状态下的历史案例,文章检验了这一核心假定,并考察了均势生成机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极体系下均势回归的可能性。文章认为,在权力结构与生成机制之间,联盟的可获性、制衡的实力门槛以及制衡所负担的成本等三个要素起着因果链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辉 《美国研究》2005,19(3):152-154
2005年5月19~21日,由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四川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中美关系史中的人物”学术讨论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60多位从事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活动,提交论文30余篇。与会者对给中美关系带来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研讨范围广,论文涉及人物覆盖了中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诸方面。二是会议参加者大多比较年轻,显示了中美关系史研究队伍良好…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中江兆民的思想向来倍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有关其代表作品《三醉人经纶问答》的分析文章亦数不胜数。兆民的和平思想以小国主义为特征,是近代日本和平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他的和平思想中,不仅能看到西方近代的人权观念,还能找到东方传统的和平观念。本文从近代日本和平思想发展轨迹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兆民的思想,以《三醉人经纶问答》为中心浅析其和平政治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1月6日:任命丁斌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任命王欣太为农业农村部人事司副司长,免去其农业农村部人事司二级巡视员;任命王衍为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免去其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二级巡视员;任命邵建成为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非效率制度均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度转机必然引起财富分配结构的变化,俄罗斯经济转轨是因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从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剧变起步的,首先表现为激烈地改变原有的财富分配结构,但并没有产生财富增长效应,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转轨陷入“非效率制度均衡”。普京上台后,加大力度以改变原有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俄经济转轨走出非效率制度均衡,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并不多见,普京时期能否使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经济绩效之间产生良性互动,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成功抑制腐败的国家之一,其严密的刑事法网、强力的反贪机构和严厉的刑事执法,有效地震慑和遏制了贪腐犯罪,也彰显了其反贪刑事法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