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不仅受到西方学者的质疑,而且也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对西方学界提出的质疑和否定作出回应,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理论内涵,分析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并以此来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信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使其更好地指引中国妇女发展的实践,更加充分地体现其当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掌握大众并以此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科学理论的重要渠道,而其根本的实践意义又体现于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提升主体的实践能力,追求社会进步与推动社会和谐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坚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收入和财富源泉提出了许多新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南生 《湖湘论坛》2009,22(1):31-33
价值问题是同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艰苦奋斗与合理享受相统一的关系,还必须批判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贺先平 《湖湘论坛》2003,16(3):11-12
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起 ,到今天已经走过了 10 0多年不寻常的历程。尽管它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历经无数曲折 ,不只一次地遇到过低潮 ,但是 ,迄今为止 ,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 ,从无数学派之一发展成为世界革命的旗帜 ,磅礴于全世界 ,震动全世界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也没有哪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 ,从实践中诞生 ,又回到实践中去 ,由理论转入运动 ,由理想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不只因为它是普遍真理 ,更重要的是因为它面向人类历史、现实和未来开放自己 ,是真正与时俱进、具有彻底开放特性的科…  相似文献   

6.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人的价值"的研究中,不仅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缺陷,而且大量的研究成果还有沦为学术废品的危机。消除这些缺陷和危机的出路,就是运用爱因斯坦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方法,回归价值概念的本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和人的理论中,"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概念和"人的价值"理论,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中的人,就是他的最高形式的"人的价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理论自觉的不断提高分不开。自觉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生命力;持续自觉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价值是以本土化为实现途径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成果同时也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进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契机,是深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推进器,是对时代重大课题的重要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获得突破性发展的途径。必须重视世界具体国家、民族、地域实际文化的特殊性和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基本的进路:以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东方马克思主义进路;肇始于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路。作为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东西方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源于三重价值诉求:群众需求、生活需求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这三重价值诉求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理论掌握群众,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下的生活追求,创造和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皓 《人民论坛》2012,(36):218-2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紧密联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实践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桥梁;具体施行中,要坚持思想与事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创新性文化环境,提高创新主体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3.
黄向阳 《传承》2013,(6):54-56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南,还表现在为引导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南,帮助大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水平。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的能力;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提升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书俊 《桂海论丛》2015,(1):11-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彻底、之所以能说服人,关键就在于它自始至终关注人、关注现实人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在批判继承卢梭、黑格尔、尼采等思想家关于人的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理论,才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程元恒 《传承》2013,(12):60-61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最终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最终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7.
张建云 《长江论坛》2013,(6):25-29,9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并非来自理论上的刻意论证,而是来自理论的来源和根据一一实践。实践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普遍协同的过程。我们今天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不是理论上的主观臆想,而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英 《求索》2011,(2):63-65
基于时代特点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与使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正确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一个主要领导革命的非全国性执政党转变为主要领导建设的全国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内容、方式、规律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国际力量、国际关系的互动与调整,时代特征也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这都使得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把握时代主题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前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卫珍 《前沿》2004,(5):9-11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因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及时地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 ,对理论进行自我批判和辨证否定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