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毛泽东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回答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摆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2.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记住1967年8月5日。这天时任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中南海遭红卫兵批斗。回家后,他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愤慨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的这番话掷地有声,也道出了宪法保障的根本问题。其实,刘少奇拿出的这本宪法还是他协助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也是…  相似文献   

3.
最近,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写了一本书--《我的父 亲毛泽东》。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材料和照片,有机会 让我们走近了伟人的家庭生活,走近了一位伟大而又亲切的父 亲。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而且自认应为世人注目的是,在这个"中 华第一家"中,作为父亲的毛泽东,把对子女的爱集中在一点:从 小把"人民"两字根植在他们的心中。他生怕他们有高人一等的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一间小会客室,杨大民一边把他的律政实录《明星维权——我让宋祖德败诉》签名送给我,一边解释说,这本书无关娱乐,而事关法律。午餐中,他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他如何为毛泽东、周恩来特型演员配音的故事,一边和好朋友、中国律师观察网主编赵国君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5.
"信"与"不信"     
看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记者日前专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有一段对话,让人震撼.为了干扰查处,王怀忠曾经索贿两百万元,送给一个自称能帮他到北京疏通关系的骗子.记者问他,作为你这种阅历,怎么还会轻信这种人?他说:"头一次我信啊."记者又说,你分管政法,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凭你自己判断,这个骗子答应的事情有可能吗?王怀忠仍然回答说:"我前两次相信,我还给他拿钱,不然我咋能给他钱."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斯大林于1952年秋就建议中国尽快进行全民选举和制定宪法。他对当时访问莫斯科的刘少奇说:“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利用两种方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在宪法中可以规定:第一,全体人民,包括资本家、富农在内,均有选举权;第二,承认企业主和富农的财产权;第三,承认外国人在中国的企业的租借权。这些事实在中国都是存在的,并不妨碍你们搞宪法。我想你们可以在1954年搞选举和宪法。” 1953年初,制定宪法、全国选举等大事便摆到中共中央的紧要议事日程上,也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纷纷在各种场合讲述这些问题,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工作也围绕这些要事展开。 1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我在局机关某部门担任科长。我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发红头文件。你知道我们局的文件是如何制作出台的吗?其实这很简单:文件先由局里的某一个部门起草,然后把文件草稿报送给局里的主管副局长签发,如果主管副局长没有异  相似文献   

8.
一 我到毛泽东主席身边摄影,是1970年春季的事.这之前我一直是周恩来总理的专职摄影记者. 我到毛泽东身边照相,完全出自一个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毛泽东说过做过贡献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在政府里安排职务,周恩来说“要划一个最大的圈子”早在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就考虑过新中国成立后要安排民主人士在人民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的问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对做过贡献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在政府里安排职务。1949年  相似文献   

10.
纪东 《政府法制》2010,(4):33-33
1973年前后,周恩来三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而“四人帮”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周恩来进行了很密集的围攻。 我只有一次听到周恩来用了“国骂”。事情是关于到底林彪他们是“极左”还是“极右”?因为当时周恩来支持一个看法,就是认为林彪他们是“极左”,所以要清除“极左”势力。但是“四人帮”说林彪不是“极左”,是“极右”,反过来批评周恩来清除“极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违宪审查,路在何方?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记住1967年8月5日.这天时任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中南海遭红卫兵批斗.回家后,他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愤慨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的这番话掷地有声,也道出了宪法保障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猫鼠对话     
老鼠“:猫局长,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啊!”猫:别跟我来这一套,你们老鼠的几种招法我可见多了。告诉你,你的这一套对我来说没用!”老鼠:猫局长,瞧你说的,我们老鼠怎敢在您面前耍什么心眼?我们只是真的仰慕您的高风亮节,深深地被您的魅力折服。这不,表达一点由衷的敬意总可以吧!”猫:量你们也不敢有别的什么想法,既然这样那就不妨进来坐坐吧,不瞒你说,我还正想找你们谈谈,了解了解情况。”老鼠进门,毕恭毕敬奉上一个鼓鼓的见面礼包。第二次对话老鼠:猫老板呀,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我觉得您才是世界上最有派头…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生活》2017,(24):46-47
不可忽视的细砾 28岁的陈女士回忆说:"我记得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同桌问我一个字怎么写.语文老师看到我们说话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让我到讲台前罚站.我委屈地哭了.老师却说':现在才知道哭?'还是让我整整站了一下午!回家后,我向我妈诉说自己的不平遭遇,却招来一顿暴打.从那以后,我变得特别不爱说话了."  相似文献   

14.
森林 《政府法制》2014,(26):51-51
1949年年底,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到苏联访问。周恩来根据国际惯例,指示为毛泽东制作黑色中山装和黑色皮鞋。但是毛泽东表示不喜欢黑色,而喜欢灰色中山装。周恩来知道后,便指示叶子龙等为主席制作黑色和灰色各两套,共四套中山装礼服。毛泽东说:“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会做这么多。花钱不少啊!我毛泽东也开始浪费了!你们记住今后不能再做衣服了,这些衣服够我穿一辈子的了。”  相似文献   

15.
震江 《政府法制》2014,(12):17-17
1955年,国家公务人员结束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双轨制,开始执行等级工资制。以周恩来为首的领导小组开始编制工资方案,实行“四定”,即“定职、定级、定衔、定薪”。按照国务院第一次拟定的工资方案,行政级从1级到24级,一级是军委主席毛泽东(大元帅)600元;二级是副主席、总理,550元,包括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三级是元帅,500元,包括陈云、邓小平和各位元帅;四级是大将,450元;五级是上将和大军区、省、部级正职,400元。方案呈报到毛泽东那里,他看后说:“我看不妥,这样不利于团结,贫富差距要缩小嘛!”  相似文献   

16.
雷长风 《检察风云》2002,(14):58-59
三国时曹操患头疼病,痛不可忍。亲臣荐神医华佗前来诊治。佗诊脉视疾后说:大王头疼,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根除。操大怒说:你要杀我呀!华佗说:关公右臂中毒箭,我为其刮骨疗毒,他没一点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为何多疑呢?曹操说: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你定是与关公有私情,想  相似文献   

17.
大凡每一个“钉子户”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段酸甜苦辣的故事。“钉子户”还有什么让人羡慕和感叹的?前几天看到一则异域新闻,感叹良久。一位83岁的老妇成了英国最有名气的“钉子户”:任凭房地产开发商威逼利诱,她就是拒绝从她出生的小屋搬出去,眼看着周围建设的豪华公寓快把她的小屋淹没了,她就是不为所动。“从窗户看到的除了公寓还是公寓。”在举国上下一片“造城运动”中,我敢肯定,我们的“钉子户”应该是很多的,而成为“钉子户”也是非常痛苦的。说实话,没有谁愿意做“钉子户”。因此,我说的羡慕,并不是说我要去做什么“钉子户”,尝尝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人治”观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耘耕 《法学》1993,(12)
毛泽东的讲话中,就“人治”,“法治”问题讲话讲得最多的要数1958年8月21日下午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个讲话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意思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治比法治好。他说: “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大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时间犯法了,对于盗窃犯不靠群众不行.(刘少奇插话: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法实际靠人,法律只能作办事的参考.……)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民法刑法那样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  相似文献   

19.
第一项任务 星期三中午,我从图书馆回到办公室,隔壁办公室的小伙子给我送来一份法文的文件,上面附着一个小条,让我给我的上司打电话。领导给我分配了第一项工作,让我研究关于国际组织中观察员地位的问题,法庭想给予一些国际组织观察员的地位并与他们签订协定。我的任务是研究这样做是否合适,如果可以给予的话,是否需签订协定,在协定中就规定双方哪些权利义务,研究后写出有关的备忘录。为了将工作做得又快又好,我取消了回去吃午饭的打算,一头钻进七楼图书馆,图书馆中午不关门,多亏以前在研究台湾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曾涉猎这方面的问题,知道在什么地方找材料,可惜图书馆里这方面的资料奇缺,只找到很少的资料,我把它们复印后,拿回办公室去看,然后抓紧时间在电脑里打了一个简单的备忘录,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印象。我的上司说,他给我的那份法文的东西是我前面一位搞的。我说:“我看不懂法语,有英文本吗?”他说:“没有。你不是学了很长时间法语了吗?你不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追逃行动中,遭遇车祸的尹大宝颅骨骨折险些丧命。在手术台上醒来,他的第一句话是:"伤了多少人?谁伤得最重?"当有人告诉他一个名叫王琳的民警伤得最重时,尹大宝当时就说:"马上把我扶起来,让王琳先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