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念珠菌病一般是由念珠菌属中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菌主要侵害表皮和粘膜,也可致内脏或全身性感染,是最常见的霉菌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幼年动物,兽医临床上近几年报道较多的是禽类的白色念珠菌病,有关犬的念珠菌病报道较少。1 发病情况1998年10月,哈尔滨市南岗区王某饲养的1只5月龄腊肠犬发病。该犬平时主要喂给牛肝、火腿肠和骨头,曾用解放军农牧大学生产的五联疫苗(犬瘟热、细小病毒、狂犬病、传染性肝炎和副流感)进行过2次免疫。发病初表现为减食,偶尔出现呕吐、腹泻,几天后病情…  相似文献   

2.
鸡贫血病病毒辛九庆袁吉1)陈奖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鸡贫血病病毒(Chickenanemiavirus,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体。CAV感染可引起雏鸡严重贫血和胸腺萎缩,甚至造成死亡;亚临床感染则引起食欲下降,并导致...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 ,很少死亡 ,但感染母猪可将病毒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和死产。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10 0 %。1 发病情况1999年 8月 ,某新建猪场引进 63头妊娠母猪。当时猪场基建还未完成 ,这批猪在建设施工条件下饲养 ,10月初有 18头母猪顺利产下 168头仔猪 ,仔猪生长状况良好。 10月 16日有1窝 (共 9头 ) 6日龄仔猪发病 ,主要表现严重腹泻 ,并出现神经症状 ,72h全部死亡。接着其它哺乳仔猪出现类似发病情况 ,其中最小的为 2日龄 ,最大的为 18日龄。 6周内有 48窝共 3 15头…  相似文献   

4.
应用3对引物建立了3套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体系。用该技术分别检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型、3型毒株,并能鉴别1型致癌性强毒株和非致癌性弱毒株;可从强毒感染发病鸡病变脏器和弱毒免疫的SPF雏鸡不同时期采集的羽髓中检测到MDV1型病毒的DNA;可鉴别强毒发病鸡羽髓和弱毒免疫鸡羽髓。以羽髓为检测材料,应用上述PCR技术可对MDV1型弱毒疫苗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5.
用从广州地区流行性腹泻病猪分离并适应到Vero等传代细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1强毒株,通过Vero、pK15、ST细胞株的连续传代,证明第72代毒已被致弱。用83代毒(P83)对吃初乳前的小猪以8~10ml剂量口服连续传5代,每代都从接种猪小肠取样接种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于增殖后作为次代接种材料,结果5代毒均未引起小猪发病,证实该代次毒株的安全、稳定,达到了常规弱毒疫苗株要求的标准。用P83制成弱毒疫苗,对22头8~10日龄小猪进行免疾效力试验,14头口服免疫,8头颈肌注射免疫,剂量均为2ml/头。免疫后21d以最小发病量(即原毒液的1:12稀释液)及原毒液的2倍、4倍和8倍的稀释液经口进行强毒攻击,对照组12头也以相对剂量同时攻击。结果免疫组仅口服免疫、经大于最小强毒攻击量6倍剂量攻击组中1头(1/2)有一过性轻微腹泻,发病不到24h即恢复。对照组的12头中有10头典型发病,严重腹泻,并有寒颤等症状,病程长达3~6d,7d后腹泻症状消失,但体况明显削瘦。试验证明P83制备的弱毒疫苗的总免疫效力达94.6%,表明P83已具备弱毒疫苗株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称鸡瘟(Fowl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生鸟类均可感染。因宿主和病原的不同,发病情况多种多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中100%的鸡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仅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排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可将禽流…  相似文献   

7.
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珍珠鸡 10 0 0只 ,2 5 4日龄时发生一种以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 ,先后发病 15 3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坏死性肠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珍珠鸡采用地面散养 ,饲养到 2 5 4日龄时开始发病。起初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食欲下降 ,发病后曾按球虫病治疗 ,用马杜拉霉素拌料 3d ,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当天死亡 9只 ,以后继续死亡 ,共死亡 82只 ,死亡率为 8.2 %。2 剖检变化共剖检死亡珍珠鸡 12只 ,死亡鸡肌肉丰满 ,嗉囊充满饲料 ,肠道扩张、臌气 ,以空肠和回肠最…  相似文献   

8.
用鸡新城疫苗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在我区部分乡村、猪场发生和流行,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发病,尤以哺乳仔猪受害严重。用抗生素治疗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疗效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从具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NIB)临床病变特征的乌骨鸡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经鸡胚盲传6代后,可引起40%以上鸡胚死亡,并出现典型的侏儒胚;人工感染雏鸡表现为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能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繁殖;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56℃水浴30分钟被灭活,耐pH3和pH11;不能直接凝集红细胞,但经1.5%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1:512),这种血凝活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阳性血清所抑制;电镜下可见直径约90nm、大小一致的圆型病毒颗粒,表面有稀疏的纤突,长约20nm,与冠状病毒形态相似。综合以上特性,证明所分离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  相似文献   

10.
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抗体张净夏谦高晓燕王巧全韩国珍(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引起仔猪肠道疾病的冠状病毒,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乃至脱水,2周龄仔猪感染后死...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的防治仔猪腹泻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6~8月及11月至次年2月多发,8周龄以内仔猪最易发病。临床症状病猪拉水样或糊状粪便,多呈淡黄色或黑色,有时呕吐。腹泻严重的饮欲增强,尿少,皮肤干燥,有时表现酸中毒症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粘膜病     
粘膜病(Mucosal Disease)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腹泻—粘膜病复合症。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无临床表现的接触传染病,以高热、腹泻、厌食、鼻漏、白细胞减少及口腔、食道、前胃、皱胃和肠道粘膜糜烂为特征。多数病畜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在畜群中血清阳性率可达60~73%。病原为病毒。主要感染牛,绵羊能发生亚临床感染,鹿有自然发病的报道。 历史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是幼龄动物腹泻的病原之一。有关羔羊轮状病毒性腹泻,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于轮状病毒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报道很少。我们在对腹泻羔羊病料进行电镜检查时发现,在新疆部分地区存在轮状病毒与疑似萼状病毒(Calicivirus)混合感染的病例。(一)发病情况 乌鲁木齐县芨芨槽子放牧点有生产母羊900余只,分4群产羔。1987年该点只有1群羊流行腹泻,1988年则蔓延至其它3群。羔羊出生2~3天开始发病,整群发病率85%以上,致死率可达80%。(二)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 发病初期可见黄色水样粪便从肛门流出。羔羊体温、食欲正常。数小时后卧地,不愿运动。触动肛门可见粪水呈喷射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刘尚高,刘爵(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自1969年Mebl1s等首次从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及幼龄动物急性腹泻并致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仔猪、小绵羊、马、狗、猫、兔...  相似文献   

15.
黑叶猴轮状病毒腹泻病的诊断简报乐正中(贵州省兽医防治检疫站贵阳550008)何明会(贵阳市黔灵公园动物园)1993年1月,贵阳市黔灵公园动物园的数只黑叶猴发生腹泻,经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确诊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发病情况1993年元月,黔...  相似文献   

16.
引起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病毒两大类 ,临床发生的猪腹泻病往往是合并感染。近年来 ,由于临床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 ,耐药菌株大量出现 ,使得抗生素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而病毒性腹泻 ,一直无特效治疗药物。基于此 ,笔者根据中草药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经验 ,针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引起的断奶仔猪腹泻 ,采中草药方剂进行防治 ,效果显著。1 材料与方法1.1 中草药 主要由黄芪、茜草秧、白头翁、苦参、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黄连、黄柏、茯苓、白芍…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典型的鸭肝炎病变 ,但死亡率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 ;B株病毒不能致死正常雏鸭 ,但雏鸭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 ,感染B株病毒可引起雏鸭死亡 ,死亡鸭肝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猪的烈性传染病,在我省时有暴发,对养猪业威胁很大,因此做好猪瘟诊断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猪瘟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成功,并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该技术能识别猪瘟强毒抗体和猪瘟弱毒(疫苗)抗体,又能排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绵羊边界病病毒(BDV)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因此,它既可用于猪瘟免疫监测,又可用于猪瘟的诊断。我们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猪瘟免疫监测的同时,用于现地猪瘟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 购自中国兽药…  相似文献   

19.
同猪腹泻有关的病毒,主要是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猪轮状病毒。这两种病毒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复制,以后随着上皮细胞的破坏和脱落,导致绒毛缺损。由于病毒复制引起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而发生腹泻,尤以乳猪为甚。脱水可引起死亡,TGE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世界流行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哺乳类、鸟类和鱼类均可感染此病。我省循化县自1990年从辽宁盖县、宽甸等地引进绒山羊后,每年出现羔羊腹泻、消瘦甚至死亡等现象,经抗菌消炎、止泻效果不明显。根据该县牦牛隐孢子虫感染率高及牛羊混牧、混圈的情况,我们于1998年3~7月份对该县2个乡1个场的204只4~9月龄绒山羊进行了隐孢子虫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采集循化县孟达、红旗乡和循化县种畜场4~9月龄有腹泻史的绒山羊粪便,共204份。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