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宪法保障就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由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即包括宪法监督和宪法保证两个方面.依法治国呼唤宪法保障,因为两者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宪法保障能在观念、制度、秩序和智力上为依法治国提供支持与保证.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依法治国而言,宪法效力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进行适当调节的最高法律效力。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依法治国就是要维护宪法的法律效力,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都需要依照宪法进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宪法制定过程进行有效的宪法规范,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宪法的尊严和进行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与宪法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以有法可依为基本前提的 ,依法治国应有公开的、明确的、稳定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法律体系统一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和法治水平如何 ,与该国宪法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程度密切相关。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 ,宪法在实施中尚有许多不足 ,宪法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 ,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和加强宪法权威 ,是依法治国方略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公民宪法权利到法律权利的转化要依靠宪法的实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宪法权利到法律权利的现实切换,需要立法保障、社会权保障和司法保障协同推进。立法保障是宪法权利转化为法律权利的基础与前提;社会权保障是指公民权利尤其是社会权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安排;司法保障是指权利司法救济机制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宪法诉讼模式的建立能为宪法权利提供全面的保障。这三种保障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求。  相似文献   

5.
最新宪法修改的背景,表现为"动因"和"前奏"两个方面.最新宪法修改共14处.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表现为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国有赖于宪法的充分实施;依法治国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宪法.从而我们能正确地认清宪法修改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最高权威,形成宪法至上原则。必须从观念上、制度上、实际操作上确保宪法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剥夺或威胁的基本权利。文章认为,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天赋的权利;生命权具有普遍性、母体性、目的性和不可转让性;我国现行宪法将生命权作为一项隐含权利对待,不利于从根本法上加强对生命权的保障;学界对生命权属性界定上的混乱,也不利于从根本法上加强对生命权的保障;我国目前仍存在对生命权不够珍惜、不够重视的现象,明文确立生命权在宪法中的地位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关于住房权在宪法层次的保障,有观点倾向于将其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赋予其主观请求权特性,本文认为此种路径并不可行。住房权的宪法保障应立足我国宪法之实际,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以宪法委托理论对我国宪法相关条款进行解释,构建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此路径下实现对于住房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改革带来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各种利益突日渐增多.其中最紧迫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则是"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它已成为我们许多法律面对的一个重点和基本的问题.它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对宪政体制的建立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近二十年来依法治国的探索,直接上升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是建国65年来从未有过的。而且,全会充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第一次正式写进党的决议。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宪法与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澳门法制建设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宪法是保障一国两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澳门基本法的法律来源,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澳门基本法首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机关不仅要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更要在出现违法情形时能够切实有效地承担法律责任,这不仅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司法制度的急切需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能够得到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召开,对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的《行政诉讼法》贯彻了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相信它的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本人权重要内容的平等权是宪法文本及其精神应当规定的基本内容,同时它也是宪政实现的基础。平等权有其具体的内涵,它允许存在合理差别,但是合理差别存在的前提必须是平等,其实质是反对歧视。公权力的存在及其正当化运转离不开对平等权的保障。平等权既具有基本权利的所有权能,又深刻地体现着一种平等的宪法原则。对于平等权的保障,实践操作却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漠视、践踏平等权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状与目前法治社会的构建大潮是格格不入的。在剖析当下平等权保障诸多缺陷的基础上,重新厘清平等权的基本内涵,从思想、立法、司法、执法和制度构建等方面深层次探讨平等权的保障路径是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4.
儿童属于特定的弱势群体.弱势儿童群体集中体现社会弱势群体所遭遇的困境,是当前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为脆弱的“弱势群体”.我国应该转变立法理念,确立起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规定“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儿童权利保护的专门立法,加强儿童权利的司法保障;尤其应通过行政力量保障弱势儿童群体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和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5.
房屋拆迁,既关系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又关系到国家,开发建设单位,被拆迁单位及亿万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广为社会各界瞩目。新宪法出台后,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宪法的保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公民高举宪法文本捍卫家园的故事。从我国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和人权的漠视;二是拆迁人滥用公共利益侵吞私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拆迁补偿不公平,民怨很大。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宪法的基本内核,宪法是意识形态最重要的载体,意识形态要通过宪法来体现和维护。注重宪法保障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我国宪法确认和赋予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宪法地位,划设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宪法红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需要通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化宪法实施监督、压实党组织推进宪法实施的政治责任、提高宪法宣传教育质量措施等,进一步健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着力提高宪法实施水平,在推进宪法实施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联度和依附度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条件、优势等存在较大差异,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借助法律手段对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考虑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以宪法为母法,辅之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将着重从宪法保障的角度出发,对宪法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所有权限制应是所有权本质之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权限制内含于所有权概念之中。宪法既规定了所有权受限制,又规定了所有权受保障。所有权宪法保障包括保障条款、制约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保障条款包括制度性保障和个别性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一部确保国家与公民这一最基本社会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基本法,是一部确保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本身符合和谐社会精神以及它们之间和谐协调的最高法,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目前我国现行宪法在保障和谐社会构建方面存在宪法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基本关系的调整不力、现行违宪审查制度不完善等不足。我们要从宪法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是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将执政党的权力纳入宪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修改宪法并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使宪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和谐标准法和最重要的和谐保障法。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全球性问题。尽管国际社会不断从国际层面上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力度,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关注腐败问题;但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效果还取决于各个主权国家的国内相关制度和有关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打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相关制度需要宪法的支持,宪法的内容对打击和预防腐败犯罪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